早期综合干预和系统管理对早产儿脑瘫早期诊断和干预效果评价

2020-07-09 22:18陈放刘颖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脑瘫早产儿

陈放 刘颖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和系统管理对早产儿脑瘫早期诊断和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早产儿60例,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管理方式,研究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与系统管理,对比出生后体重、相关情况。 结果 出生后0天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差异,P>0.05,研究组7天平均摄奶量、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高于对照组,出生后7天、出生后14天、出生后21天研究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早产儿脑瘫可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和系统管理,有利于早期发现早产儿脑瘫,并改善其发育情况,促进机体各项情况更好的生长,值得应用。

关键词:早期综合干预;系统管理;早产儿;脑瘫;诊断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86-02

脑性瘫痪(CP)主要是由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某些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最终导致的综合症状[1]。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症状一般在幼儿时期出现,并伴随一定的智力障碍,且生长发育迟缓,性格与语言行为异常。大部分症状均在2岁前出现,也是使得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治疗技术已经出现较大的突破,但临床误诊与漏诊的情况仍较为严重[2]。早期诊断与治疗也成为改善患儿症状的关键原因,本文通过将早期综合干预与系统管理纳入其中,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60例脑瘫早产儿,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纳入标准[3]:①所有患儿均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②胎龄<37周;③家属均知晓本文研究项目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畸形;②先天性宫内感染。对照组:女15例,男15例,胎龄范围在193-244天,平均胎龄为(214.33±14.21)天。研究组:女16例,男14例,胎龄范围在191-245天,平均胎龄为(214.42±14.23)天。两组患儿基线资料之间,P>0.05,统计学意义不成立,组间可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管理方式,对患儿进行简单的运动恢复,促进肢体自行运动,向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确保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進行体征检测。

研究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与系统管理:1.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体格、神经发育检查,对相关干预措施进行评估,由康复师、治疗师及护士组成干预小组,采纳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讨论。2.神经干预:利用关键点控制异常姿势反射与肌张力,促进并引出正常肌张力与平衡反射,每周进行5次,每次进行40min。3.家庭:每周需要进行家长指导,使得家长能够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并采取正常的日常生活姿势,使得出院后也能进行强化训练与日常生活应用。4.脑电循环治疗:由于脑瘫患儿颅内血流动力学存在低速低灌流的情况,也是大脑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可进行脑电循环治疗仪,将电极贴服在双侧乳突上,刺激强度为45-90mA,频率设置为136-198Hz,需要及时进行病情进行调整,其中治疗1疗程为10次,每个月治疗2疗程。

随访管理:在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随访项目包括:患儿的体格发育、适应能力、社会行为、精细动作。而出院后的康复,需要包括每2天训练一次,进行简单的抚摸、按摩、理疗等措施,治疗7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需要20天作为空窗期,再次进行治疗。

家庭教育:对患儿家长需要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了解家长对脑瘫疾病的认识与态度。大部分患儿缺乏良好的信心,甚至愿意放弃治疗,此时需要进行良好的认识干预,改变家长的思维行为能力,积极消除不良情绪,采取短暂的心理治疗;并放松身心,增加心理适应能力,改善焦虑程度。并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宣传工作,了解疾病的病因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早产儿平均摄奶量、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4]

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平均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其中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达,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达,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相关情况

研究组7天平均摄奶量、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出生时与随访期间两组早产儿生长情况

出生后0天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差异,P>0.05,出生后7天、出生后14天、出生后21天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目前围产医学与新生儿重症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与高危儿的抢救成功率正在不断提高,但脑瘫患儿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而脑瘫患儿需要进行良好的定期随访、观察,及时观察期治疗情况,也脑瘫患儿治疗的关键。对于脑瘫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使大部分患儿症状明显出现改善,达到正常发育水平[5]

脑瘫患儿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本文通过将早期综合干预与系统纳入其中,结果显示:出生后0天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差异,P>0.05,研究组7天平均摄奶量、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高于对照组,出生后7天、出生后14天、出生后21天研究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于幼儿时期属于中枢神经发育较快且可塑性较强的时间,在此期间进行良好的干预刺激,能够使得脑功能出现良好的代偿,产生非常规的神经突触,良好的刺激对脑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出现神经发育较差的情况下,需要早起进行康复训练,实施良好的功能训练,防止关节出现萎缩,改善肌肉功能,纠正异常资料,实施主动或被动的训練,继发大脑运动功能,建立良好的运动反射,激发大脑功能。本文结果中早产儿出现后及时进行随访管理,能够及时改善脑损伤,早期的随访能够更好的进行检测与干预。重视家长的干预培训,指导家长能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提高家长认知程度,确保高度配合,使得患儿智力与运动发育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脑瘫患儿可采取早期综合干预与系统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智力与运动的发育,并提高相关体格的生长,改善脑瘫患儿后期生活,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桂平,林坚,庞伟茂等.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48-151.

[2]额尔敦高娃,韩小梅,王娜等.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早产儿脑性瘫痪的作用及对早产儿智力、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5):728-731.

[3]黄艳芳,何东梅.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脑瘫高危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水平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156-157.

[4]谢雪玲,王薇.三磷酸胞苷二钠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50例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24):96-98.

[5]蒋英,胡贵珍,申洁琼等.医院家庭结合模式运用蕾波训练法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3):29-31.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脑瘫早产儿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三坐标测量机在发动机质量控制中的系统管理研究
ZAWTIKA DEVELOPMENT输气管道项目交通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瘫患儿332例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