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
摘 要:传播仪式观主要从传播与社会现实互动的角度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在研究新年献词的解读上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通过对《新京报》十年来的新年献词进行解析,一方面对《新京报》新年献词的创新变化进行探究,另一方面便于受众深入了解新年献词所要表达的意义。
关键词:新年献词;《新京报》;传播的仪式观;创新
媒体新年献词,也被称为元旦社论,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仪式性书写,是每年岁末年初媒体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核心内容公开发表的,用以表达立场和态度、迎接新年的文章。笔者以《新京报》2009年~2019年共十篇新年献词(元旦社论)为研究文本,基于传播的仪式观分析其新年献词的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一、关于传播的仪式观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对照长期占据美国传播学界主流的传递观,凯瑞指出传播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中的传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1]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可以把传播仪式观理解为将人类的传播行为看作一种仪式,媒体在传播内容上需要进行新时代意义的转化和创新表达,打造更能让受众有“参与仪式”的词句,完成与受众的情感共鸣、意义分享和身份确认,进一步确立公共空间的秩序。
在研究方法上,传播仪式观强调的是一种阐释方法,它阐释传播活动的实践,实践所设定的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2]因此,笔者参照传播仪式观的理论,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考察。
二、传播形式的变革:共创共享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垒墙渐渐被打破,受众从信息接收者开始变成参与者。受众角色的转变倒逼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做出创新和调整,内容需要更兼备情感化、符号化、主观性和象征性,为受众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在仪式观的语境下,信息传播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在时空内的传递和发送,而是更多地强调“参与仪式”下受众对共同意义的认同,并引起受众参与传播的热情。现代社会是异质性很强的社会,但价值观迥异的人们,却要在同一社会中和谐共处。因此要维系这种“共同感”,就需要媒介为大家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认知关系,大众在阅读同样的报刊,接受同样的信息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我们”之感。受众通过分享仪式和感受仪式的神圣与庄重,从而在内心获得对现实社会的共同理解、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因此,媒体的新年献词在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中所突出的主题和关注的问题,是建构传播内容实现共创共享意义的基础,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
三、新年献词的传播内容变化分析
1.主题表达
从2009年到2019年,“改革”和“梦想”一直是《新京报》两大主题,但在表达形式有所转换。
“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和内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新京报》在“改革”中不断加入“权利”、“民主”、“创造”等词语,体现出对民生和社会的重视不断加深,更贴近公众的利益诉求,加强受众对传播内容上的情感认同。而“梦想”这一主题在2013年伴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开始侧重,将“梦想”越来越聚焦在社会的个体上,从“小梦”中去构筑“中国梦”,提升受众的认同感。
《新京报》在新年献词的话语表达中基本上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从2009年到2019年,“我”、“我们”的使用以及出现在段首处的频次在不断提高,引起受众的关注并强化受众记忆,极大地拉近了《新京报》与受众的距离,让二者置于同一个信息场中。通过平行的传播方式,信息传递更加直接,形成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格局,使受众更易于接受献词中所表达的观点,媒体也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3]在传播过程中《新京报》传者的身份在不断得到凸显,受众的情感共鸣点和参与仪式感也在不断加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内容选择
《新京报》在十年来每一篇新年献词都会对过去一年发生的大事进行回顾,所选取的回顾事件都是具有一定深度,并且贴合受众需求和关注点。例如2009年的“就业难”、2019年的“学生营养午餐”,这些议题大多选自新京报过去一年的深度报道。
《新京报》创刊之初的采编理念是“负责报道的一切”,受这一理念影响,《新京报》在新年献词中力求为公众伸张正义,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以全面客观的报道反映现实,话语透露出其浓厚的社会责任感。
在高频词的梳理分析中,可以发现“改革”、“世界”、“梦想”使用频率一直较高,这反映出《新京报》作为公众媒体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的的坚守一直没变。从所使用的社会热词来看,《新京报》发展变化的同时,更加地关注个体权利与民生话题,从保障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一直坚守着“瞭望者”的角色,践行自己舆论监督的职能。
3.文章风格
在语言风格上,新年献词呈现出文风开阔、砥砺人心的独特风格。如2019年新年献词中:“就在昨日,2018年最后一天,有的年轻人跨年狂欢,有的年轻人卿卿我我,也有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读书、分享。这多彩多姿的婆娑世界,就是真正的美好。”类似的话在历年的新年献词中都有展现。《新京报》在亲切可感中强化仪式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共同意义的分享更加自然,也更容易得到受众群体的认同。同时,新年献词中营造的共同价值空间,也是读者对自我身份和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再确认。这样的仪式稳固和维系着社会群体的和谐,增强了受众对社会的认同感。
在叙事方式上,《新京报》越来越多采用排比句式和诗意的表达。例如2019年使用了一系列祈使句引出事件,加强了感召力,使内容更具流畅性,减少了受众提取重要信息的时间,让交互更加顺利,更愿意参与分享当中来。
综上,随着媒体的改革,《新京报》的新年献词中一直延续并加强了接地气的风格,贴近人的日常生活和网民的关注点,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受众的参与仪式感也在不斷加强。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王尚武.从“传播仪式观”看2017年媒体新年献词.今传媒.2017年第3期
[3]李文杰.简析《人民日报》新年献词(2007~2017)的话语表达.新闻研究导刊.第8卷第2期
[4]王桔.2004年一2018年《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媒体新年献词的话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