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森 翟天东
“松”之于气功,其作用、地位以及功果效益等,师友们都讨论、阐释得晶莹剔透,我就不在此赘述了。今天所侧重谈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松”?及其“松”在自在快功的体现和运用。
练功中的“松”,不能去量化,亦不能固化,是一种“态”的表现形式,即“形态的松”和“意态的松”。只有两者很好的融合,才能有深度的“松”的收益和功效收益。
“松”是张大的概念,是把身体松开拓展,把关节、肌肉、韧带、筋膜等节节拉开、内距拉长,使人的整体内部微量变大、空间变阔,这才是真正的松。把身体缩了、小了,那不是松而是紧。就像轮胎一样,当胎内充满气的时候,里面的空间充盈,体积胀起,外刚而内柔,这就是松。把气放出去了,轮胎瘪了,内部的空间和距离没有了,手感虽是软绵绵的,其实这不是“松”,而是“懈”,其结果是没了张力、距离和空间,轮胎也自然走不动了。
那么,松应该体现在那些方面,怎么去看自在快功的松呢?
概括为十个字,即:松展,松活,松柔,松开,松静。
1.“松展”,即功架要松展
具本艺老师常讲,要“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手要伸展到天边”,这就是功架“松展”的基本要求。立身中正,以腰为中心,脊椎虚领顶劲,拉直拉长,椎节拉开;尾闾下垂,气沉丹田,沿胯、腿下沉至涌泉,两脚内侧走一线,形成以腰为节,以脊为轴,上下对拉,意念无限拉长,把肌肉、韧带、筋膜、骨节等内部距离拉长,空间拉大,实现了内在的、真正的松,气血、体液才能通过距离和空间充盈全身。同理,左臂和右腿,右臂和左腿的对拉,加之上述说的上下对拉,即是“五弓对拉”,形成了“外刚内柔”、“外实内虚”的全身松展松透。
在纵向松展的同时,通过正确的涵胸拔背,实现了横向松展。涵胸(或含胸)是虚含,是在拔背的同时,胸骨肋骨向两侧、向下、向前松展,扩大胸腔容量,以达到“支撑八面”。具老师在教功时强调,胸部要打开,就是这个意思。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含胸不是让双肩内扣,内扣是小、是合、是紧,会使胸椎向下并向后弯曲,走功时间长了多会驼背。
2.“松活”,即关节要松活
人的全身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100多个是能活动的关节。气功中尤为重要的是号称“九曲珠”的九个关节(即:腰、胯、膝、踝、肩、肘、腕、指)。功架松展了,脊椎、肢体、四肢伸长了,可活动的骨节自然打开了、松活了,就可在活动的范围内上下、左右、前后,多角度、多方向、各幅度的自在活动,才能彻底打开经络血脉系统。所谓“风摆杨柳”“导体令柔”“行云流水”“导气归丹”等,都是在关节松活,特别是“九曲珠”松活的基础上,才可实现的“软”和“柔”。特别是腰这个大珠子松活了,才能气沉丹田。
有的学友在练功时坐胯走,矮一点,意识上的感觉是松了。实际上会使上体和椎体下沉,同时不自觉地卸掉了虚灵向上的领劲,使颈椎、胸椎、腰椎诸关节间隙闭合了,就失去了脊椎关节特别是腰隙的松活,那就不可能产生腰为主宰,上下对拉、左右松活的劲力,从而也就没有了“腰松”和“气自然归丹”。所以,这不是松,而是懈,或是存在意识感觉上的“假松”。
3.“松柔”,即筋要松柔
人体的筋,由大筋、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盂缘等组成。筋附在骨头上,起到收缩肌肉,系结、活动、固定关节等作用。自在快功通过形体和四肢等动作,以及运动的幅度、频率和劲力去“抻筋拔骨”,把大筋、肌腱、筋膜等拉开抻长,使关节更松活,肌肉更松放,同时,增强了筋的松柔和弹韧。筋软松柔则经络通畅,气血充盈,生命就充满活力。即所谓“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4.“松开”,即肌肉的松开
人体约有628块肌肉,占体重的40%~50%,肌肉是身体的主体,它的基本功能是靠肌肉群的收缩力和爆发力,去伸缩、牵引并给力诸关节做出各种动动;同时也是经络、气血、体液的宿主和通道。因此在练功中肌肉的放松极其重要。
肌肉以肌群的方式依附并包裹在骨骼上,有很强的收缩力,一般是处在紧的状态。因此它需要活动,也就是抻拉,才能保持弹性和伸缩性,才能做到松,从而保证经脉气血的畅通无阻。
肌肉放松的状态,一是松开;二是松沉。
松开,就是把包裹在肌肉群外表的筋膜拉松,里面的肌肉才能松开。自在快功的“抻筋”,就包括了抻拉筋膜,使筋膜所包裹的内空间拉长拓宽,肌群内部容量大了,肌肉就松开了。
松沉,就是使收缩包裹在骨骼的肌群,通过松开而向下松沉。自在快功的“拔骨”,就是以腰为节、以脊椎为轴上下对拉,以及四肢及诸关节的对拉拔长及其肢体的节奏运动,便就形成了“骨升肉降”的微状态。内家功概念是,“骨升肉降才是松”,逐步达到“如衣挂架”,才是“松”的最高境界。
5.“松静”,即意态要松静
体态的“松”必须和意态的“静”相融合,互为支撑,才能有好功效。
“静”是说着容易做到难,特别是行功,更是很难达到深度的静。郭林师祖说过,“行功中入静是很难的,它是相对的静”。尽管是相对的静,其遵循的标准也应该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然安舒,自性忘我。
那么,怎样在练自在快功中,相对地松静下来?总结一下个人的感悟:
一是在练功的始段,要向自己的身体发出“松、静”的暗示。这种暗示要浅浅的,潜意识的。 因为,人的肌肉分为受人意识支配的“随意肌”和不受支配的“不随意肌”,肌肉群的收缩或松张,很大部分是听命于大脑发出的指令。肌肉群接到“松静”的指令后,便就按照指令进行化学物质的合成。
二是头脑要放空,皮层要放松。思想要尽量放空,尽量不要生杂念,大脑皮层先放松,然后,从头到体及腿及脚皮层逐次放松,就渐次进入了松静状态。
三是心安神定,自性忘我。有了杂念不要紧,排除杂念的最好办法就是,“自性、止观、无我”。
前段时间,看了圣空法师的《七日觉》禅修的教学视频,启发非常之大,联想郭林师祖创编的新气功,实际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功理功法是道家之大成;二是,吸取了佛家“心法”之精华。而后者恰恰被很多人给忽视了。
圣空法师讲到了“真心自性,了别识,心意识”。让人把自性停留在“了别识”阶段,即物的本元,不要进入物的“用”,即“心意识”阶段。守住“了别识”,看住“心意识”,就没了贪、嗔、痴,就没了妄想杂念。另外,郭林师祖说的悟外导引,让走功时意识前方远处有一个苹果或鲜花类的像(题),在头脑中不盯、不追,若隐若现,就容易入静了。这也正是佛家的“镜观觉照”,是非常容易定心入静的好方法。希望师友们得闲重温一下《七日觉》禅修,对松静的修炼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是常练才能自然松静。说、论、悟,是不可或缺的,更主要的是练。松静是形态和意态的融合,练功者无论时间长短,都有松静,只是达到了什么程度和境界问题。要松静到高深,就得多练,把式子练熟了,自然了,身体就松了,心就静了,神就安了,即所謂“功到自然成”。
五是做好预备功和收功以及气化。这本身就是松静功,郭林老师的新气功同传统气功最大的区别是,传统气功重健身养生,而新气功是治病救人的。特别是癌症患者,她们等不得“百日筑基,三关共渡”,只能是“三关分渡”,在练功中逐次渡关。预备功、收功、气化,实际是先渡“松静关”的桩功。预备功是站桩,收功和气化是坐桩,行功是走桩,整个过程就是动静相兼的组合。因此,主功前及主功后的桩功,对松静中的作用和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自在快功不是没有“松”,而且,无论是在“形态”或“意态”上,自在快功对气功“松”的内涵和品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