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0-07-09 03:16闫如玉
北方音乐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发声表达方言

闫如玉

【摘要】传统民歌在我国声乐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声乐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素材。尤其是民间唱法中的很多内容与技巧都发展成为中国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里的咬字、方言、润腔、擞音等运腔方式也成为了中国声乐独有的特色。“山西民歌”作为中国民歌中的一脉,其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特色鲜明,成为了中国声乐学习和借鉴的源泉,所以,如何演绎好山西民歌,在演唱中如何把握山西民歌的审美、如何正确表达歌曲内涵是我们一直以来需要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山西民歌;方言;发声;审美;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047-02

【本文著录格式】杨佩侠.山西民歌演唱探究[J].北方音乐,2020,06(11):47-48.

一、山西民歌的方言

所谓的科学方法,都是要为音乐服务的,而音乐是为了语言服务的,最终我们唱出的是歌词是人物的内心。而民歌作为方言的艺术,如何在歌唱的技术层面解决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是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民歌要想传承,并被方言覆盖区域之外的听众所接受,首先要让大家听懂,所以在演唱民歌时要以普通话为基准,适当加上地方的特色,这样既能保留其风格韵味,又能被更多的非本方言区的听众喜爱。比如“难活不过人想人”的“人”字,在普通话中我们念做“ren”,二声的前鼻音,而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会特别强调这个字的方言特点,因此就唱作一声的后鼻音“reng”。在众多的山西民歌中,河曲民歌的风格性特别强,尤其这种“思念的感觉”只有通过“方言感”才能实现,瞬间把把很贴近生活的乡音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河曲民歌的音乐特色。如果我们没有把方言唱出来,这样一首歌就失去了其独有的韵味。在整个晋方言区,其方言特点是在“嘴皮子”上咬字,在演唱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方言都需要进行还原,例如交城民歌《交城山》的“水”字,按当地的方言,应该读三声“xu”字,这样处理既不好听也没有语言的美感,更没有任何情感表达的意义,所以还是用普通话来演唱,以便更好的传播,也使演唱达到更好的效果。谱例:

山西民歌中经常有一些衬词,如象声词和语气助词等,也是山西民歌的一大特色。如晋南民歌《走绛州》,“一根扁担软溜溜的溜呀呼嘿,软溜软溜软溜软溜溜呀呼嘿”等大量衬词生动地表现出山西小调民歌方言的音韵美感。山西方言中的叠字也很多,日常表达就和唱歌一样,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例如:《想亲亲》中有许多的叠词,“灯锅锅”“半个炕炕”“烧酒盅盅”“茅蓭蓭”“雪花花”等,这是河曲民歌语言上的独特表达方式,听起来很亲切,也更具生活气息。谱例:

二、山西民歌的发声

民歌是方言的艺术,唱哪个地方的民歌,通常就要用当地的方言来念歌词,如果我们仅仅还原了方言本身,那作为艺术表达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语言的发声位置和说话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演唱音色,所以我们需要在方言的基础上加工提炼,不仅要体会发声的语调,还需要揣摩口腔里的发声位置。山西方言大多是用嘴皮子讲话,所以,山西民歌要唱在前嘴唇就会好听,如果我们打开得太大,用偏后面的声音来唱山西民歌就不好听,例如“这么长的个辫子哎,探呀么探不上个天哎”的“天”字,就得咬在前嘴唇,而唱成“tie”字,“这么好的个妹子儿哎见呀么见不上个面”的“面”字,就唱成了“mie”字,只有发声位置对了,民歌才能演绎出其独有的味道。

所以,要强化对咬字、吐音、发声位置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唱好民歌,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唱出的就是假民歌。

山西民歌总体风格是“弯弯绕”的感觉。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它的音域非常宽,旋律跌宕起伏,在演唱时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声音一会儿悠上去,一会儿又落下来,在唱高音时要充分运用头声把音甩上去,唱到低音时要感觉在喉咙处唱,有种“咽下来”的感觉,这个“喉音” 是种演唱技巧,又称为“喉咙打结”,这样就把山西民歌独有的“酸味儿”表达得淋漓尽致。技术不是在每一首歌里都要用到极致,演唱时针对声音的调配也不一样,而是根据作品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发声方法,从而体现民歌的风格。谱例:

三、山西民歌的当代审美

山西民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但其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持独有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就是结合主流传媒体现国际感。“国际感”就是要和时代紧密结合,充分体现时尚性,“时尚性”,反映的是当下时代的主流文化,是一种现代人视角下的民歌表达。歌词的音乐就是音乐的美感,音乐思维就是音乐审美,把这些建立好了才能唱好,所以,我们现在的演绎仅局限于原模原样的照搬照抄,便失去了传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做的是继往开来,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时代审美潮流给当代人唱、给未来唱。时代不同音乐审美标准就会不同,比如刘改鱼老师唱的一首红色经典民歌《建立民兵队》,非常直接、开阔、嘹亮,以饱满的热情号召大家来参军,那时候的音乐审美是革命美学,要求唱作者在台上首先有精神、有斗志。随着时代发展,音乐审美逐渐回归常态,直到现在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人们都追求优雅,所以,审美潮流也是随着社会状态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民歌演唱不能脱离艺术的范畴,艺术所追求美是紧贴时代的美,是唱给一定历史时期的人听;比如在解放初期,人们崇尚的是土地改革农村铁姑娘的标杆形象,现在那种生活离我们渐渐远去,其艺术形象也失去了现代性和示范性,越来越需要舞台化。例如《门搭搭开花》,以前和现在唱法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声乐审美的变异性,所以演唱民歌必須紧贴时代,通过艺术处理在情感上和当代人产生共鸣,让历史形象在舞台上重现,让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在舞台上重生,让经典的作品在不断改进的符合时代审美的唱作方式演绎下持续输出文化养分。

四、山西民歌的表达

在声乐演唱中,表达人物内心、抒发感情、积淀文化涵养是歌唱的灵魂。“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山西民歌风格各异、体裁多样,所以,山西民歌的演唱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在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演唱风格上认真打磨与专研,要用最真实、最自然、最贴近人的情感来打动观众。

在山西有两个最有特点的民歌:一个是在“鸡鸣闻三省”的河曲,河曲也是我们熟悉的“走西口”其中的一个口。在河曲,生活环境差、人们比较贫穷,当地流传着一句话:“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在经历了很多年以后,它就会成为一种文化,所以那个地方的人和歌都非常外向,因为他们等不到“那一天”,等不到“慢慢来”,所以当地的歌词都非常火辣。例如:“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那‘要命的二小妹妹”等诸如此类,这样一种很直接的表达,就是由于那样一个生存环境、历史变迁,造就了河曲人的外向、热情、开朗的性格。河曲民歌的表达方式是热情的,没有一点儿的矫情,只要张嘴演唱就是热情奔放、朴实直白的,因为他的语言要遵循音乐风格,所以,处处显示出河曲人“不能等”的性格特点。而左权民歌和河区民歌的表达截然不同,左权民歌被称为北方民歌的活化石,民歌里的句子特别美,和诗经一样,诗经里有一种手法叫做“比兴手法”,而左权民歌中就是这样,先讲一个比兴对象,再翻回来说这个事情,所以称为“开花调”。左权县地处山西中部,环境不同、生存状态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左权人相比河曲人性格内向,由于左权气候温和,适合种庄稼,生活比较安逸,在这样一个生活状态下,人的性格就被另一种文化所塑造,例如有一首开花调《有了心思慢慢来》,就非常优雅,可以用“温、良、恭、俭,让”来形容左权人民的性格。

山西民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民歌体系中影响颇大的一脉,也是中国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力量。不能局限于仅仅以民间艺术的形式传播,而是要用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承担起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重任,结合日新月异的科学方法走向世界舞台,传播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传递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杨佩侠(1982—)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声乐方向教学与表演研究。

猜你喜欢
发声表达方言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巴格达迪“发声”破重伤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