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2020-07-09 03:15王静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中职音乐

【摘要】面对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改变和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探讨和实践,在教学方法、方式的不断更新后,我校的学生在音乐鉴赏领域已有了质的突破,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分析音乐、欣赏和体验音乐,拉近了中职学生与音乐知识、音乐素养的距离,也减少了对音乐学习的排斥,同时也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中职;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177-02

【本文著录格式】王静.中职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20,05(10):177-178.

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中职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音乐鉴赏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古今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更益于对中职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为有效提升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充分新鲜的素材。但是,由于初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条件差距过大,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音乐素质与音乐技能的两极分差也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使音乐教学进入了高难度教学状态。为此,高中学生如何采取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中职学生如何选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观点。

一、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作为欣赏音乐的前提

中职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需要从更深层面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唱歌课”和“唱游”的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认识水平,才能对音乐作用有更全面的了解。因为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成熟,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文化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化理解,是有效欣赏音乐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欣赏《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著名的二胡曲之前,有必要布置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型作业”:一是了解乐曲的创作年代,二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也就是从两个方面首先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深化对这首乐曲的思想性的认识,体会乐曲抒发的情感,从而使乐曲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这是欣赏音乐的第一步,我们把这一步简称为“思想准备”。它将对第二步欣赏的“情感体验”和第三步的“联想想象”、第四步的“认识理解”起到铺垫作用。在鉴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时,同学们可以结合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当时的背景,使自己知道这部作品是在奥地利与普鲁士战争失败后,维也纳人情绪低落,为振奋人们的精神而作的。这样,我们就越发感到音乐的作用和力量所在。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课前的“作业”不多,却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大胆采取用联想想象,激发欣赏音乐的情感

在音乐鉴赏中,把握“声——情——意”的过程中,实现感官的赏析、情感的赏析和理性的赏析是紧密联系的,对音乐的感受心理过程是极为重要的。感官的赏析、情感的赏析、理性的赏析是无意识、理性鉴赏的一种提升,是从儿时简单的欣赏到全面赏析的跨越。因此,同学们有必要调动内在的情感来体验音乐作品。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音乐与自己的情感自然会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通常会在音乐欣赏前播放两分钟的小电影,或讲一个易于感人的事件,然后才播放音乐。在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时,有的同学反馈到:“在听到‘楼台会一段时,我们几个同学都落了泪,一段段亲人离别的场景就在脑海中闪现。”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大胆地联想、想象,既调动了中职生的情感,也让音乐听起来更能催发情感的共鸣。激发中职生对音乐的炙热之情,一步步地走进了音乐的殿堂,体验了音乐之美,提升音乐鉴赏素养。

三、在比较中掌握作品的风格

音乐是通过流动的音符二表现出听觉和时间的艺术,要听出作品的风格、流派往往是很费劲的。那么,怎样才能逐步地把握作品的风格?抽取每个作品的重要节奏型、节奏短句先学习、后对比是有效的方法。首先,每首曲子的调式各有其特点;其次,乐曲的节奏也各不相同。如中国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日本民歌《樱花》,节奏上前者为XXX|X·X|XXX|X—|;后者是:XX|X—|XX|X—|。调式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有主音是“6”调式,由“6、1、3、5”构成;《樱花》的主音是“3”调式,由“3、4、6、7、1”构成。在分清了乐曲调式和节奏的区别后再辨别鉴赏,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学到了該方法以后,对各个民族、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就能简单地区分开来,它就象一把钥匙,打开了音乐的大门。中职生领悟能力比较强,相当一部分同学应该能迅速地掌握这种方法,有的找到了《瑶族长鼓舞》的节奏,有的写出了新疆等民族音乐的节奏。就是不同作者、不同流派的也可采取比较的方法,因为经过对比后,记忆更加深刻牢固。如,在欣赏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中高、低声部像二重唱;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的装饰音、颤音像欢快的舞蹈;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达着人们的欢乐。

四、以提炼、总结作品达到理性的鉴赏

理性的鉴赏,是享用音乐的最高境界。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提炼和总结乐曲的内涵,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任何音乐作品都蕴含着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是从对乐曲的鉴赏中开始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方法的,因为声耳作品可以在歌词中感受音乐体现的情感。如同学们在奏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就要体会表达亿万人民的“吼声”在一串串浓缩的音符流淌出来,联系正处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深受苦难中华民族的浓浓爱意,总结情感的源泉、提炼强烈的感情所给予的思想表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一腔的爱国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表达了极其强大的号召力,这首不朽的旋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联系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对乐曲情感的体验中理解歌词,总结出作品乐曲所要展现的思想情感,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不难的,关键是循序渐进。对于没有歌词的器乐作品,同学们理解起来确有一些难度,如果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也能够听懂音乐,不过不能从欣赏交响乐入手,可以从相对易于理解的名曲入手。譬如,可以从优美动听的《天鹅》开始,这首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乐曲生动形象,大提琴悠扬的音符配合着竖琴伴奏,呈现的是天鹅在翩翩起舞情境。一般的欣赏者都可以达到这个层次,遗憾的是就此终止了。那么,更深一层的内涵表现的是什么?歌颂的是什么?赞美的是什么?音乐能带给听众广泛而深刻的情绪体验,有时甚至超出作者的思想范围。《天鹅》这首乐曲作品借助天鹅的体态、性格和洁白的色彩,表达了对纯洁和善良的肯定和对真、善、美的赞颂。这首乐曲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展现出了相当高的艺术高度,足以让鉴赏者领略到一个伟岸的艺术境界。有了这样一个开端,再次鉴赏名曲时学生们就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了,完全可以理性地分析乐曲的思想情感,尽管不是很全面,但经过教师的稍加纠正点拨、总结或学生间的相互补充,就能很好地避免教者的“一言堂”了。把握由单一到庞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们还有必要继续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这是深受大家喜爱得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对于怎样更进一步理解乐曲的真正内涵,需要通过在讲述“我了解的贝多芬”中逐步“了解”这一伟大作曲家,最终找到“命运”交响曲的底蕴。如:贝多芬曾斥责拿破仑是凡夫俗子;他还拒绝为权貴演奏;他也曾失恋;耳聋的贝多芬居然亲自指挥了四个乐章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等,最后紧紧扼住“命运”之喉战而胜之,他一生追求光明,敢于同苦难作斗争,在第五“命运”交响曲中集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整个乐曲充满着“黑暗与光明”、不屈的主题与“命运”现实的斗争,在音乐赏析中提炼、总结作品的主题和精神情感,达到理性的鉴赏。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要求下,中职教师需要拿出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运用“思想准备——情感体验——联想想象——认识理解”策略,多角度入手,在学习、探讨、赏析中提升中职学生音乐鉴赏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调查与思考[J].音乐天地,1995(4).

[2]陈俊时.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J].音乐天地, 2006(9).

[3]李艳青.浅谈音乐鉴赏课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中国教师,2014(S1).

[4]马娟.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J].教书育人,2014(21).

[5]徐秀芬.音乐鉴赏兴趣教学三法——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6]项颖.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7).

[7]钟爱瑾.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思路及具体建议分析[J].北方音乐,2016(4).

[8]洪春雷.谈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J].音乐时空,2015(5).

[9]缪玲娟.论如何通过兴趣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北方音乐,2012(11):74.

[10]吕安萍.中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中职院校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1):230.

作者简介:王静(1978—),女,汉族,大学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中职音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