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探究分析

2020-07-09 03:15李梦迪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声乐表演情感表达

【摘要】在当今注重素质教育的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下,艺术教学逐漸备受重视,作为艺术重要内容的声乐艺术教学发展也随之受到重视。声乐表演作为声乐艺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将声乐演唱技巧与肢体表演相综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被纳入声乐艺术的教学内容之一。艺术中的舞蹈同样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作品,跟表演密不可分。将高校教育中的声乐表演与舞蹈结合起来分析,舞蹈的某些基础训练对于声乐表演同样适用且在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声乐表演与舞蹈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能获得一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事先对二者的具体分析、两者的关系探究以及在教学中的实施思考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可能对声乐表演还有舞蹈在高校的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进而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进度,本文就对声乐表演和舞蹈之间进行具体的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声乐表演;肢体动作;舞蹈;艺术审美;情感表达;教学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143-02

【本文著录格式】李梦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创作的风格分析[J].北方音乐,2020,05(10):143-144.

一、声乐表演艺术的特征

“声乐表演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优美的嗓音,通过生动的表演来塑造声情并茂的艺术形象。”声乐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学作品,也可能来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想法,它以歌声和身体作为载体,向外传达喜怒哀乐的生活与丰富的思想感情,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多变性、复杂。表演类的艺术的共同之处,皆借用语言还有形体肢体动作的因素来进行表达,声乐表演也不例外。声乐表演讲究“韵”,在唱技上对歌曲的音色、力度、感情表达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气韵”“韵味”两个特征上也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艺术特色的特征,这也是声乐艺术历史悠久的体现之一。

二、舞蹈艺术的特征

《舞蹈基本原理》提到,舞蹈是凭借人体来表情达意的艺术,以人为媒介,以动作姿态为语汇,在时间的变化中以空间的审美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体现生命的符号。中国舞蹈的特征表现为气韵通贯,神形具备,其运动形态,最终也归结到表演的“气韵”,“气韵”中国舞蹈的内核。可见,舞蹈的核心重点在一个“韵”字,要想表现好舞蹈的意境和内容,就得打好气韵、身韵的基础,这是舞蹈的核心。舞蹈离不开身体和肢体,像舞蹈常用到的“兰花掌”“山膀”“大掖步”等,无一不是一种肢体语言,舞蹈就是通过这些肢体部位的动作组合连接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舞蹈作品,来表现人情世故、喜怒哀乐。

三、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一)相同点

1.同归于艺术:艺术跟普通学科不同,它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或者是抽象思维都有一定要求,锻炼的是参与者的想象力和实践力。作为艺术二者都来源于生活,创作皆可能受生活启发,二者又均服务于生活,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转播载体,向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提供精神食粮,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整体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2.思维性:在《声乐演唱艺术的思维与方法研究》中提到,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在演唱前往往会进行一定的思维过程,在头脑中提前设计好声音形象,以便于在演唱时调动自己的积极思维,缓解紧张情绪,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效果。舞蹈表演也是如此,通过多年学习舞蹈、参加各种演出的经验所得,演出前,舞者会在脑海中提前设计、温习好动作力度、幅度等,为正式演出做好心理热身,也便于应对场上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一点在舞蹈的教育教学方面,也经常把表演前的思维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给学生了,以便成功地完成艺术表演。

3.肢体语言动作运用:关于声乐演唱,肢体动作的应用再常见不过,关于在声乐表演中出现的肢体动作表演需要表演者行云流水进行,当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处于兴奋状态时,肢体动作或许就会出现。在《声乐理论研究与技巧训练》一书中,关于声乐表演中形体的运用一部分,书中说到一个演员歌唱艺术水平高低,不单是用美好的声音和各自独具个性、自如流畅的歌声来打动观众,还需要辅以舞台形体表演的技巧和合理运用,比如形容祖国大好河山的胸前划手,描绘姑娘面容娇羞时女性用兰花指抚摸自己脸庞诸如此类。在声乐表演这一艺术中,肢体的动作可以用来表现作品本身的内容,肢体动作可以体现演唱者的演唱状态,良好的表演状态便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声乐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可以用来辅助表达诠释作品想要流露的感情,表演者表演哀伤时弯腰掩面、表演快乐时笑颜如花般的转圈拍手等,在歌声本身的基础上更直接地表达了感情;声乐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可以用来帮助受众群体接受并理解作品,当代艺术的受众群体年龄层面覆盖极广,甚至可以说没有不能接受艺术的年纪,考虑到这样广大且多样化的受众群体,表演者要将作品升级到更易接受的地步,肢体动作的应用就起到了这样一举两得的作用。这是在声乐表演中肢体动作的运用所起到的一些作用。在舞蹈表演中,肢体的应用更为重要。苏珊朗姆说过,舞蹈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之所以说是“知觉形式”,就是因为舞蹈直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在袁禾老师的《舞蹈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到过,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的艺术,则动作即使舞蹈的本体。舞蹈的肢体动作,用于表现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也用于表现作品本身,当然同上文的声乐表演一样,也可用于帮助观众群体理解作品。综合声乐与舞蹈表演的肢体语言的共同性可见二者运用肢体的一个主要原因都是想要通过动作更好地展现作品中的“韵味”,一切都围绕着突出表现二者的特征。

(二)不同点

1.表现载体: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在表达载体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然二者均属于舞台表演艺术,但声乐主要通过嗓音来传达艺术作品,而舞蹈则主要通过身体部位的肢体动作来传达艺术想法,在传达表现作品的载体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2.肢体动作区别:在声乐表演中,肢体动作更偏向于简单的单一基础的表现类动作,然而,舞蹈表演的肢体动作跟声乐表演的肢体动作相比远要复杂多样,声乐表演中的动作放在舞蹈表演中,应是属于最基础的形体类的单一动作范围,在二者教育中,声乐表演的肢体方面的训练则是在舞蹈教育中的形体训练范围。

四、当代高校声乐表演教育教学探究分析

(一)声乐表演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本论文论题中的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抛开在当代高校教育中舞蹈教育极强的专业性,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声乐表演教育中,学生们在舞蹈的肢体方面面临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入高校的声乐表演学习,由于有的学生學前未能接受到专业全面且科学的舞蹈形体训练,导致声乐表演中排练及表演时出现肢体僵硬、不能好好表达作品内容与情感、表演过程枯燥无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声乐表演教育的教学进度与效果,可见对于接受高校艺术教育的声乐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肢体是阻碍他们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一个关键。

(二)教育教学改进提议

在谢颖老师的《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一文中提到,声乐艺术中的形体语言是表演主题内部演唱心理的外在表现,也是词曲作者完成作品一度创作后,歌者在二度创作后的肢体表现,只有声乐艺术与形体语言恰当而合理的配合,才能展现出艺术表演的魅力,给人以视听审美享受。可见,舞蹈教育教学中所应用的基础的形体训练对于进行声乐表演学习的学生们来说同样重要。

例如,舞蹈形体课中最简单的基本站位与体态这一块内容,在声乐表演中就直接对应了声乐歌唱中的站姿、坐姿。苏联的捷米采娃说过,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学生们建立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与歌唱技术至关重要,正确科学的站姿和面部表情可以使声乐演唱者身体处于适合发声的最佳状态。声乐表演中的肢体动作也是表演的灵魂,在舞蹈的形体课中,手位、眼神的训练即对应了声乐表演中出现的肢体动作。在舞蹈教育中的手位训练锻炼学生的基本手势意识,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眼神的训练锻炼学生的灵动与灵活,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眼神的科学训练对学生培养声乐表演艺术特征中的“气韵”极为重要,有了“神”,才能孕育出“韵”,在声乐表演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甚至是细微的情感流露,全都可以通过眼睛表达表现,对于声乐表演来说,眼睛与面部表情相结合尤为重要。在声乐表演的教育中,舞蹈教育中的基本手势手位及眼神的训练对应了其表演的肢体动作与神韵,为了演出思维性的顺利运转,从教育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形体动作训练就不可缺少。

提议例举:(1)为声乐表演咋专业的学生定期设置形体课,课程中心围绕基本站位、体态、基本手位动作、眼神训练为主,再加入舞蹈教育中舞蹈作品最基础最经典的舞蹈组合训练,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同时拓宽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了解;(2)设置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两专业课程的互动实践,促进两个表演类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互相学习,收获灵感。例如每周一次的艺术实践,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俩专业共同排练一个节目,可采用自主排练的形式,学生们自己讨论编排内容组织编排,在探讨交流中潜移默化受到双方艺术熏陶,有利于各自专业提升,同时也锻炼学生思维性的灵活运用。

五、结论

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声乐表演离不开舞蹈的形体动作,更需要舞蹈表演专业的眼神神韵传达作品精髓,在声乐表演的教学中,将这一点融入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将舞蹈的形体课结合声乐的专业性引入到声乐表演课中,为声乐表演的学生们开设专门针对提升声乐表演精气神和气韵灵气的声乐形体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声乐演唱太表面、不能表达作品感情等问题,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并提升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这门艺术教育的综合发展。由此还可以得出,艺术这一大门类,每行每门虽大不相同,但均有共同之处,每个艺术门类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与合作,文化艺术大融合大交流的时代,只有多交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才能使艺术更好地发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臧学军,岳炳丽,纪璐.声乐表演训练与声乐审美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7):89.

[2]袁禾.舞蹈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12(1):235-245.

[3]白俊卿.声乐演唱艺术的思维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3):1.

[4]许倩.声乐理论研究与技巧训练[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8):164-169.

[5]谢颖.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J].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5):1.

[6]郭德华.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肢体语言的功能[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0).

[7]袁媛.浅谈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3(10):24

作者简介:李梦迪(199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声乐表演情感表达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