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疫情期间,消毒越彻底就越安全;将消毒喷雾直接喷在身上,等于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在街道绿化带大面积喷洒消毒剂,出门就不怕病毒侵袭。
真相:对杀灭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合氯消毒片、金属型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等。它们能渗入细菌的细胞壁及病毒外壳,使蛋白质氧化变性而致死,有着高效、广谱、快速的消毒作用。
为了防控疫情而重视消毒固然很好,但也要注意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错误消毒和过度消毒反而有可能造成伤害。
少量的病毒和细菌并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过度消毒会导致细菌明显减少,对人体免疫刺激不足,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失衡,使人出现免疫系统疾病。此外,过度依赖消毒剂还是诱发过敏的主要因素,频繁使用消毒剂也可能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甚至腐蚀家用电器,引发火灾。
长期过度使用消毒剂会使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导致微生态环境失衡,引发超级细菌的产生。不同的化学试剂消毒原理不同,混合使用会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人急性中毒,危害生命安全。
在室外过度喷洒消毒剂会使消毒剂长期滞留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甚至进入食物链,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影响动物、微生物的平衡,引发生态问题。
2月29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防止过度消毒,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雨雪天气不开展外环境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不在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劑(粉);不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此外,在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时要特别注意避开点火源,不在厨房等有明火、高温设备的地方进行。(据《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