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帅,李明华,陈礼锟,黎宇阳,文季辉,庄顺芝,张停亭,李才明
(1.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 516001;2.深圳市气象局,广东深圳 518040;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s palsy,BP)又称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而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主要症状为发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并可能伴随听觉过敏,泪液减少,味觉改变及耳后乳突区疼痛、耳内或下颌角疼痛等症状[1-2],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损害。我国城市BP发病率为42.6‰,远高于欧美国家的发病率2‰[1]。
BP是面部神经功能紊乱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提出了几种假设: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学说、病毒感染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自身免疫性炎症学说、类固醇激素学说等[1,3-4]。有研究认为,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是BP发病的诱发因素,寒冷、高温、强风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与BP发病有关[5-6]。希腊夏季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风速与BP发病呈显著负相关[7],西班牙BP与低温显著相关,而与气压和空气污染条件无关[8]。在我国北方月平均相对湿度可能是BP发病的影响因素[9]。BP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还表现为一定的时间延迟,有一定的潜伏期,韩国BP的发生与前一天的最大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10]。但也有地区研究表明BP与气象条件及其变化几乎没有关系[11]。
综上所述,BP的发生与气象要素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象要素不同,BP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也不同,除此之外BP的发病还与气象要素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惠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的变化较大,本研究通过分析惠州市BP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旨在探讨气象条件对BP发病的影响机制,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心医院和惠州市第三医院2013—2016年逐日BP住院患者资料共882例,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发病日期等。
气象资料选取2013—2016年惠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中的18个气象因子,包括平均气压、最高气压、最低气压、气压日较差、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总云量、平均低云量、降雨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日照时数。
由于气象要素对BP疾病有较大影响,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气象局提供的18个基本要素进一步释用派生出变温、变压和气温日较差等多个因子。由于气象条件对BP的发病影响存在连续性和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选取发病人数与各要素的时间因子(X0,X-1,X-2,X-3,X-4,X-5)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其中,X0表示发病当天气象要素,X-1表示发病前1天气象要素,……X-5表示发病前第5天气象要素。
1)性别和年龄分布。
2013—2016年惠州市BP病例882例,其中男性589例(52.8%),女性540例(47.2%),与全市男女人口比例相当(男性52.71%),男女发病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病例,但是31~70岁是疾病的高发期,占总发病数的71.9%(图1)。虽然男女发病总数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1~50岁的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42.0%,但是在71~90岁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52.3%,其余年龄段男女发病没有太大的差异。
图1 男女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分析
2)年际和季节分布。
从图2a可以看出,2013—2016年BP发病人数呈现增加的趋势,年平均增加22.7人,2016年发病人数比2013年多32.4%。发病日数为一段时间内有1例以上病例的日数,2013—2016年发病日数与发病人数呈现相似的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10.3日,2016年发病日数比2013年多19.1%(图2b)。
图2 2013—2016发病人数(a)和发病日数(b)的逐年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2013—2016年不同季节的BP发病数不同,春季发病人数最少,年平均45.8例(20.7%),而秋季发病人数最多,年平均61.3例(27.8%),秋季比春季发病人数增加33.9%。通过显著性分析,秋季发病人数比其他季节显著增多,而其它3个季节发病人数差异并没有显著性。从逐月来看,11月发病人数最多(10.4%),4月和5月发病人数最少。7月到次年2月发病人数位于月均值(18.4例)之上(除了10月),为此病的多发期(图略)。
图3 2013—2016年不同季节发病人数分析
1)春季。
春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X0—X5的相关系数(表1)表明,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和前5 d内日平均气压、日最高气压和日最低气压都有极显著正相关,与发病当天的气温日较差和极大风速显著正相关,与当日和前第1 d日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气象要素没有显著相关。
表1 春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的相关分析结果
2)夏季。
夏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X0—X5的相关系数(表2)表明,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的日平均水汽压,前第2 d日最低相对湿度、日总云量、日平均云量,前4 d日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前第1和第2 d的气温日较差及前第2 d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
表2 夏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的相关分析结果
3)秋季。
秋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X0—X5的相关系数(表3)表明,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和前5 d内日平均气压、日最高气压和日最低气压都有极显著正相关,与发病当天和前1 d的气温日较差,当天的日最大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前第3 d日极大风速呈显著负相关。
表3 秋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的相关分析结果
4)冬季。
冬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X0—X5的相关系数(表4)表明,BP发病人数与发病前1 d日相对湿度、日最低相对湿度和发病前3 d日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发病前1 d气温日较差和日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
表4 冬季气象要素与BP发病人数的相关分析结果
1)从2013—2016年惠州市BP发病统计分析表明,31~70岁是疾病的高发期,虽然男女发病数差异没有显著性,但不同年龄段男女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11~50岁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71~90岁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
2)从年际变化分析表明,2013—2016年BP发病人数和发病日数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和住院人数增加、就医政策、群众的医疗知识增加等有关;从季节变化分析表明,秋季发病人数比其他季节显著增多,是此疾病的高发期,但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导致BP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差异[12];从月际变化表明,11月发病人数最多,而4和5月发病人数最少,7月到次年2月为此病的多发期。BP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同季节的潜伏期也不相同,一般潜伏期为1~3 d,但每个病人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能力不同,潜伏期也并不相同。
3)气象条件对BP发病起到了诱发作用,春季、夏季和秋季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和前5 d内日平均气压、日最高气压和日最低气压都有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BP发病对春夏秋3季气压的变化非常的敏感。除此之外,春季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的气温日较差、极大风速和日雨量及前第1日的日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春季气压升高、气温日较差增加、风速增大并伴有降雨多是冷空气影响下的气象要素产生的变化,这表明春季冷空气的到来对于诱发BP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HSV-1病毒活跃程度有关[13]。因此冷空气来临时BP易感人群应注意保暖和减少外出。
4)除与气压变化极显著相关外,夏季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的日平均水汽压,前第2日最低相对湿度、日总云量、日平均云量,前4 d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前第1和第2日的气温日较差及前第2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夏季地面和高空相对湿度突然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云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小、气温日较差减小、日最高气温减小,这可能将会对两天后BP的发生起到诱发作用。
5)除与气压变化极显著相关外,秋季BP发病人数与发病当天和前1日的气温日较差,当天的日最大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前第3日日极大风速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秋季气压升高、气温日较差增大、风速增大会对1~3 d后BP的发生起到诱发作用。
6)冬季BP发病人数与发病前1 d日相对湿度、日最低相对湿度和发病前3 d日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发病前1 d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冬季相对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减小,主要是暖湿气流影响,因此冬季受海上暖湿气流影响可能会对1 d后BP的发生起到诱发作用。
本研究选取了18个气象因子和发病当天及前5 d的气象因子,统计了4年882例BP住院人数,大量的数据分析使得结果很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只收集了惠州市3家三甲医院的住院人数以及近些年医疗政策变化等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