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防控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

2020-07-09 00:20张亚斌
关键词:农药病虫害物流

周 道,张亚斌

(1.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遭受病虫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外观损坏,农产品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农产品贸易[1-2]。施用农药可以防治农业病虫害,增加农产品产量等。然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如施用次数过多、施用剂量过大等,会给农产品造成危害,若农产品吸附了大量的农药并且渗透进农产品内部,易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农产品贸易[3]。在当前生态环保的大背景下,以环保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护我国农产品不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并寻求发展,必须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受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4]。绿色防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方式,就是积极利用保护自然天敌,恶化病虫害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将病虫害危害农产品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取代传统农业病虫害中的化学防治方式[5-6],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化学防治方式相比,绿色防控具有安全、无残留、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绿色防控研究是当前国际上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热点[7-8]。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上升到更高层次[9],科研工作者十分关注绿色防控相关研发动态,绿色防控的研发已成为农业科技人才关注的重点领域[10]。绿色防控技术以促进农产品安全、减少化学农药化肥施用量,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高效等优点,符合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方向,保障了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11-13]。

一、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贸易

(一)绿色防控概述

绿色防控是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有益生物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以生物基础产品,如生物制剂、昆虫信息素、利用害虫天敌等,达到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绿色防控技术虽然新型、绿色、环保,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比较曲折[14]。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农业病虫害,药效虽然没有化学防治效果快,但农业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更不会在农产品上残留。当前,绿色防控技术处于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世界各国防治农业病虫害时,加大力度限制化学农药,倡导绿色防控技术手段防治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突出“绿色”,强调利用生物手段及天敌制约,减少传统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作物的绿色效益,绿色防控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其中农业防治包含耕作方式的变化、选用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合理调整农作物耕种时间等,物理防治包含(杀)灭虫灯、光防治、性信息素等,生物防治主要包含生物农药、天敌生物、稻鸭共作等。目前,生物防治用于农作物的绿色防控市场认可度逐渐升高,如:赤眼蜂作为寄生性天敌,在农业害虫防治上,是世界上使用面积范围最大、防治效果最好的技术之一,赤眼蜂除大面积应用于水稻、玉米、甘蔗害虫之外,近年来还被引用到果树、蔬菜等农业害虫的防 治[15]。应用病原微生物防控害虫,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苏云金杆菌(Bt)是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微生物。

绿色防控技术方法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通过减少传统农药施用次数,农业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保障了人民饮食安全,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害虫天敌得以保护,维护了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所以,绿色防控有利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防控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后盾和保障

每年病虫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降低,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防控技术是对化学防治的充实和完善,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做了大量研究,研发出了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化学农药。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环境受到污染,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各国政府相继提出环境保护政策,由此出现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绿色防控倡导利用自然天敌,不追求根绝害虫,提倡与农业病虫害协调共处。充分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于农业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能够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绿色防控措施能有效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能够明显减少农业污染,而且能够避免对天敌生物的杀害,保障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因此,绿色防控不仅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突破农药残留壁垒的关键。

(三)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促进绿色防控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须尽量利用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国民经济收入越高,国民对农产品数量和品质的追求相应也会提高,进而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要求相应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每增长1%,食物消费增长1%~2%;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每增长1%,食物消费增长7%~8%[16]。在高收入国家或在低收入国家,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均要求必须充分考虑病虫害防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病虫害防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病虫害得到防治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必须符合要求。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要求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频次,保护耕地和水等重要农业生产要素,为后代的生存及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17]。因此,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倡导农业病虫害防治从传统化学防治走向科技含量更高的绿色防控,最终实现农业病虫害防治质的飞跃。

二、绿色防控视角下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遇到的瓶颈之一即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际上,环保组织对提高环保意识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粗放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刘鹏举等[18]利用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and Feed,RASFF)导出2000—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产品类别选择食物,危害类别选择农药残留,得出我国农产品因农残不合格受通报共259起,从图1可以看出,45起不予进口,45起重新分派,42起直接销毁等,给我国农产品贸易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图1 2000—2016年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不合格被通报情况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然而,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随着地域不同差别很大。同时,随着季节变化,雨水分布也有不同,夏秋两季雨水较多,冬春两季雨水较少,旱涝比较频繁。再加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使得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最终制约农产品发展。耕地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城市化、工业化等的快速发展进程抢占我国大量耕地资源,耕地资源中质量高的耕地占比不足30%,加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工业污染使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导致耕地生产能力下降,逐步制约农产品贸易[19-20]。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牺牲当代及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是典型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若继续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将会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迫使我国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企业绿色生产观念不足

当前很多农产品企业对农产品绿色生产重视不够,大多农产品企业更加注重农产品产量和利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土地保护,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严重影响土地质量。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土壤耕地污染也随之加重,造成土壤板结、耕层变浅、土壤理化性质变差,最终导致土壤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下降[21]。生产环境污染直接导致了农产品污染,农产品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要求相距甚远,使得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被拒于国际贸易市场之外,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占比份额下降,农产品企业绿色生产观念不足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阻碍。

2.绿色物流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没有对农产品的物流设施、环节等作硬性规定。农户、企业主考虑更多的是产量和利润,不太关注农产品物流运输是否采用绿色物流。李笑笑等[22]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分析华中、华北、华南等区域农业从事者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认识,调查结果得出只有11%的人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很了解,而超过一半的人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知之甚少,可知普通农户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知之甚少。农产品绿色物流急需专业人才,而我国物流行业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大部分人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薄弱,缺乏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系统化思考,人力资源供不应求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进步。农产品从货源地经过各级经销商,最终运输到国际贸易市场,如此繁杂的物流环节,农产品物流包装过于简单,运输过程中农产品容易受到污染。其次,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冷链技术,不利于农产品保质保鲜,农产品是易腐产品,如果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耽误,必会造成农产品损失。

3.生态农业制度建设不够

制度在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建设生态农业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的效果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政府通过行政、财政、产权等形式,调整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制度。因此,制度的保障是生态农业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目前,行政职能部门对生态农业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不够,行政调控职能履行不足。同时,政府对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满足不了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农村土地流转体系不够完善,建设大规模生态农业工程还有阻碍。

4.农产品贸易体系不健全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比较落后,在农产品贸易中,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思想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从追求农产品数量到追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标准仍然存在差距。农产品贸易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体系,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缺乏或不健全,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我国没有完全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贸易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贸易双方因国别不同,文化上存在差异,贸易双方在订单签订之初,不能完全做到双方平等,使农民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因此,有的农民偏好于短期利益,甚至隐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出现以次充好等现象。

5.农药污染农产品问题严重

农药大量使用或施用农药后间隔时间短,容易造成农产品的直接污染。施用农药后,土壤等生态环境被农药污染,土壤是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水、营养物质等的同时,也获取了土壤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最终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农药随着水、营养物质等传输到农作物的根、茎、叶等,并不能通过表面水洗清除。农药在农作物中富集部位决定了农产品安全性,有研究表明,小麦粒和玉米粒中检查出的有机氯最多;蔬菜农产品中,农作物根系富集农药的能力最大,因而,马铃薯等地下可食块茎类农产品更容易富集农药;生长在土壤中的农作物富集农药后,还会间接性富集到非土壤种植的农产品,玉米棒、稻谷秆等用作黑木耳生长代料,玉米棒、稻谷秆中富集的农药会被黑木耳吸收,进而间接性造成污染[23-25]。人们食用这类蔬果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生态平衡因为农药的大量使用遭到破坏,农药在控制农业病虫害时,鸟类、有害生物天敌等可能被杀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6.农产品贸易品牌缺乏

农产品贸易缺乏知名品牌。品牌代表的质量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关键点,但是由于一些农户、企业主追求眼前利益,政府对农产品企业的经营和保护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农户、企业主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换取眼前利益,破坏了农产品企业逐日积累起来的企业公共形象。农产品企业没有建立标准的农产品生产体系,无法形成真正优秀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农产品贸易供应商数量虽然庞大,但企业之间无序经营,甚至相互之间盲目竞争,农产品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意识,相互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形成合力,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农产品交易链的不同环节,管理重叠、管理缺位现象突出,缺少引导,导致市场秩序杂乱无章,造成小微农产品企业资金量缺乏,抵御外界风险能力偏弱。同时,农产品企业市场营销水平低,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产品企业未能高效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国际消费者对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品牌知之甚少。农户、企业主对国际市场风险缺少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判断并预警国际市场农产品贸易过程中的政策变化、市场动态。总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开发。

三、绿色防控理念下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宣传绿色生产下的环境保护知识

在传统农产品贸易中,重商主义观念、贸易顺差观念占据着农户、企业主思想上的主要地位,追求农产品贸易的最大利益,使得对农作物生产环境重视不够,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思想上,针对传统贸易中农户、企业主的重商主义理念和贸易顺差观念,政府应加大宣传引导农户、企业主学习绿色生产条件下的环保知识。环保知识的宣传是长期事业,需要农业、生态、环保、教育、科研机构等密切合作。第一,对乡镇农机推广干部、乡村教师等人才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绿色生产条件下的环保专业素养。第二,宣传绿色生产条件下的环保知识需要密切结合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环保和农户、企业主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将环保知识的宣传渗透到农村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农村宣传工具(如大喇叭、宣传栏等)向农户、企业主讲解科学耕种知识,及不同农作物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的技术。通过专题培训,引导农户、企业主掌握土壤、水源保护的常识,了解随意扔弃农药化肥包装的危害及正确处理方式。第三,引入绿色生产条件下的环保知识进入农村中小学课堂,通过环保知识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具有环保意识。总之,绿色生产条件下的环保宣传须结合农村实际,通过农村常见的媒介和平台宣传环保知识,切实做到提高农户、企业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观念。

同时,在政策上,政府应大力支持农产品绿色生产企业;在法律上,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范,制定并执行相关农产品环保法律规范,切实把农产品绿色生产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从思想宣传到法律规范,改变农产品贸易过程中简单追求贸易顺差,让农产品贸易绿色生产的观念和知识深入农户、企业。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

国家应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督和调节作用,制定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让从事农产品绿色物流行业的企业有法可依。推进农产品绿色物流过程标准化,严厉打击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物流活动,对经营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冷链物流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测运输过程中的农产品状况,制定紧急预案,减少运输过程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鼓励企业建立智能化分类系统,将退换商品、季节性库存等适当处理,达到节约资源、生态环保的目的。传播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电视、手机等平台加大宣传农产品绿色物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利用农村常见的如大喇叭、宣传栏等媒介,做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大对农产品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员工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另外,企业和高校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在校学生把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农产品绿色物流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工作。

(三)推广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积极推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借助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依赖、制约关系,积极引导绿色防控的方法。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能够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利用天敌技术、性诱剂等生物措施,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措施。必要时,农业部门应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逐渐改善田间生态环境,使得天敌种群恢复和增长。传统农药生产企业应加大绿色防控或无公害农药的研发投入,使农药施用向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

生态环保农业的发展,是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部门应逐步引导实施生态农业等绿色环保型农业,这是我国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政策上,政府应加大支持生态环保农业,在原有政策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应以科学为根据,结合当地农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符合本地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推广普及生态环保农业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的建立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示范点等,积极引导农户、企业主自愿参与生态环保农业建设。同时,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企业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生态环保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保农产品的生产开发。鼓励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的种植规模,生产更多高品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农产品,使我国农产品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需求。生态环保农业的发展,是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中许多检验方法没有充分使用,检验技术相对落后。首先,要对不合理的标准进行修正,合理引用国际贸易市场上现有通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其次,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不定期突击排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于违规的、不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生产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再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执行的透明度,宣传普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工作,使农产品贸易企业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构建农产品贸易预警体系和专门机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及时发布,国际贸易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及政策动态,给企业和农户调整农产品结构、安排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有效保护我国农产品贸易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工艺流程、包装设计等进行绿色改造,对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企业实行农产品生态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六)加强农产品贸易品牌建设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农产品贸易企业能否抢占市场份额,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国际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追求质量转为更高层次的品牌追求。因此,在未来的农产品贸易竞争中,将是农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不具备品牌优势的部分企业将被迫退出。农产品贸易企业要确保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加大投入发展质量好、档次高的农产品。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营销策略的应用,增加宣传投入,注册商标,通过认证,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参与国内外农产品贸易品牌之间的竞争。

猜你喜欢
农药病虫害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