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笔者利用网上发布的各种防控讯息,创编了一组数学练习。想着在推荐学生练习之前,先让团队成员们动动脑、练练手,于是,便在微信群里发起了每日“竞答”活动。
题目一:每出门采购一次口罩,消耗家里库存1只,每次限买3只。买到了,多2只;买不到,亏1只。老张家里原有库存10只,出门10次之后,家里现有12只。请问,他有几次出门是买到口罩的?(适合三~六年级)
问题抛出后,笔者作为主持人与团队成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徐老师:应该是3次吧?
顾老师:这应该是“牛吃草”问题吧,是4次。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解答。
方法一:
假设每次都买到口罩:3×10=30(只)
相差:30-12=18(只)
没买到的次数:18÷3=6(次)
买到的次数:10-6=4(次)
方法二:
假设每次都不买到口罩:10-10=0(只)
相差:12-0=12(只)
买到的次数:12÷3=4(次)
验算略。
笔者:看得出,顾老师是先假设出门10次都能买到口罩,那么除去每次出门消耗掉的1只外,最后应当有30只,而实际只有12只。之所以会相差了18只,是因为其中有几次出门是没有买到口罩的,有一次没买到,现有口罩数就少了3只,这样就可算出有6次出门是没有买到口罩的,那真正买到口罩的次数就是4次。
徐老师:谢谢顾老师的启发!应该是4次。鸡兔同笼问题,差点儿错了。
本以为这个问题就这样讨论结束了,没想到于老师又在群里发声了——
于老师:是6次吧?12÷2=6(次)。
顾老师:不是的,本来有10只。
于老师:出去买到口罩,用去1只,买到3只,实际净得2只。
笔者猜想于老师是发现了“现有12只”确实是出门买到口罩后净得的,但他把买到一次实际得到的口罩数弄错了。如果买到一次是净得“+2只”,那出门一次没买到就该是“-1只”,所以用12 除以3才能算出买到口罩的次数。
为了激发团队成员参与“竞答”活动的积极性,最后笔者在群里作了个小结:不管结果怎样,过程都是有价值的。这也提醒我们,建模是把双刃剑,如果不把它归为某某问题,直接设x次出门买到,反而能更快捷地解决问题。
在几轮“竞答”活动结束后,笔者又把创编的十几道练习题分配给几位团队成员,让他们对这些练习题进行解析。周老师负责解析这一道“买口罩”问题,他除罗列出了假设法(类似于顾老师的解法)、列表法外,还自己命名了一种“对比法”。
对比法:读完题目,我们发现10天一共实际只买到12-10=2(只),对比下来也就相当于只有1天买到口罩,而其余的9天都做了“无用功”。这9天实际买到口罩的数量和为0,根据题目可以得到每次买到的口罩可以“抵消”掉2天亏本的口罩数量。我们可以将3天分为一组,这3天里只要是1天买到,2天没有买到算下来就总数为0。9÷(1+2)=3(组),3×2=6(次),意味着有6次没有买到,10-6=4(次),4次买到口罩。
粗略看一下,觉得还挺有道理的,但仔细一推敲,便能发现其中逻辑的混乱。第一,“10天实际只买到了2只”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无论出门买到还是买不到,都要消耗1只,因此出门10次实际买到的口罩就是12只,或者说实际买到的比原来的库存多2只;第二,既然已经“认定”了“其余的9天都做了‘无用功’”,那还需要把这9天进行分组吗?如果将条件改成“原有库存7只”,那按照这个“对比”的思路,接下来又该怎么推演呢?
通过分析,周老师终于同意把这种“对比法”去掉,因为教师都没有能够把这种方法说清楚,那又怎么去指导学生呢?与其用一些“另类方法”去扰乱甚至误导学生的思维,倒不如用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来启发学生!
姜祈看见她的出现愣了愣,眼里光芒一闪,但很快又暗淡下去。他冷哼一声:“这个时间点,学姐不该在上课吗?”
为了进一步阐明以上观点,我建议周老师再补充一种列方程的解法。直接设出门x次是买到口罩的,根据“原来库存的只数+买到的只数-出门10次消耗掉的只数=现有的只数”这一关系式,列出方程“10+3x-10=12”。周老师看后马上回复:“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有更简单的方程式?原来有10只,出门10次正好消耗10只,那最后的12只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看成是买到的?那就是3x=12,你看呢?”看得出周老师这回完全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不过笔者还是坚持原先的想法。虽然列出的方程“10+3x-10=12”看上去比较复杂,但它依据的关系式非常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适用于一般的情况。如果将条件改为“原有库存7只”,学生就很难直接找到“3x”对应的数量,而根据关系式“原来库存的只数+买到的只数-出门10次消耗掉的只数=现有的只数”来列方程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简单”,而要看这简单的背后蕴含的“道理”是不是更为一般,更具普遍性。某种程度上,只要学生能理解的“复杂”就是一种简单。至于学生能不能在“复杂”的基础上悟出更简单的方法,那就留给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吧!
题目二:“20200202”(2020年2月2日)被称为“世界完全对称日”。你知道21世纪一共会有多少个这样的“世界完全对称日”吗?(适合五年级)
顾老师这样“竞答”:
顾老师和笔者原来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根据“世界完全对称日”的排列规律,从左往右数第5、6位表示“月份数”,因此第4位数字只能是“0”或“1”,而当第3位数字大于“2”时,第4位数字就只可能是“0”了。然后,再应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就能找出21世纪所有的“世界完全对称日”了。
后期在对这道题进行解析时,丁老师又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
“世界完全对称日”是指公历纪年日期中数字左右完全对称的日期,如2010年1月2日(20100102),2020年2月2日(20200202)等。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1世纪一般认为是从2001年1月1日至2100年12月31日(也有不同的观点)。
先考虑20□□年,因为“世界完全对称日”的日期中数字要左右完全对称,所以就确定了4个数字:20□□□□02。这8个数字中,从左往右数,第3、4个数字表示年份的后两位,第5、6个数字表示月份。接下来,可以从表示月份的两个数字入手,也就是从1月排到12月,同时在前面补上与之对称的第3、4个数字。然后,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就可以找出答案啦,它们分别是:
那么,2100年有没有“世界完全对称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有的话,那得是21000012,第5、6个表示月份的数字是0、0,可是一年当中没有0月。所以,21世纪一共有12个“世界完全对称日”。
很显然,丁老师是先列举出从左往右第5、6个数字(即月份数)的所有情况:01、02……11、12,再逆推出年份数的后两位数字的。相比于笔者和顾老师的方法,虽然最终得到的12种情况并没有把年份数按顺序排列,但整体看却更为简便、快捷。笔者和顾老师把视线锁定在第3、第4个数字的特点上,而丁老师却是直接从第5、第6个数字入手,从01 开始“顺流直下”“一气呵成”。可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获得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多换一种角度,或许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题目三:假设一支援助医疗队由137人组成,除2名领队外,其余为医护人员。其中包括5个普通医疗队和一个重症医疗队。普通医疗队中医护人员的人数比是2∶3,重症医疗队中医护人员的人数比是1∶4。已知这支援助医疗队中共有护士93人,那么每个普通医疗队中共有医护人员多少人?每个重症医疗队呢?(适合六年级)
●方法一:严老师解答。
137-2=135(人)
5个普通医疗队医护人数比2:3
(2×5):(3×5)=10:15
1个重症医疗队医护人数比1:4
列举法:
护士总人数重症医疗队医生人数是否是4的倍数93 15的1倍 93-15×1=78 否93 15的2倍 93-15×2=63 否93 15的3倍 93-15×3=48是93 15的4倍 93-15×4=33 否93 15的5倍 93-15×5=18 否93 15的6倍 93-15×6=3 否普通医疗队护士总人数重症医疗队护士总人数
从上表看出当普通医疗队的护士总数为15的3倍,也就是45人时,与题目相符。
所以普通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总数=45÷3×(3+2)=75(人)
每个普通医疗队的人数为75÷5=15(人)
每个重症医疗队的人数为135-75=60(人)
●方法二:顾老师的方法。
137-2=135(人)
尝试1:
假设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25[(2+3)×5=25]人,则重症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110人。
因为103比93多10人,与题目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
尝试2:
假设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25×2=50(人),则重症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135-50=85(人)。
因为98比95多3人,与题目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
尝试3:
假设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25×3=75(人),则重症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135-75=60(人)。
与题目相符,每支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75÷5=15(人),每支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135-75=60(人)
两位教师都是应用假设(假设5个普通医疗队共有护士15人或5个普通医疗队有医护人员25人)、尝试的方法,最终找到答案的。“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方法三:严老师方程解法。
解:设重症医疗队医护人员共x人,则普通医疗队共(137-2-x)人。
每个普通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人数=(135-60)÷5=15(人),每个重症医疗队共有医护人员135-75=60(人)。
前期在微信群里进行的这一次“演练”,让我们重新当回了一次学生,“暴露”了在面对不太熟悉的问题时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更喜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兜转,而只有把新知识放到更广阔的情境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习”,也使我们真正认同了“在学习中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就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这样的观点。相信这些前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天性”,让我们接下来在与学生的网上学习互动中变得更理性、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