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航
摘 要: 普林斯顿大学是享誉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学,其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在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普大确立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先进行两年通识教育,再进行专业教育。普大规定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要根据学校划分的“分布必修领域”选修通识课,体现了博约结合的理念,为我国众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普林斯顿大学
自二战之后,得益于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愈发激烈的非暴力竞争,科学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类接连掀起了两次科技革命,一举造就了庞大的知识财富资源及惊人的增殖速度,许多学科借此建立起了成熟的知识体系,知识的专门化程度大幅提高,“知识爆炸”时代来临了。
知识总量的空前膨胀和各种专业知识的分化使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理念,社会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助长了这种趋势。但近年来专才培养中出现的学生一般素养和能力的缺失、社会认同感的割裂等问题,又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过度专业化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作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展通识教育的佼佼者,其通识教育模式的优势、特点及成因值得研究。
该校采取的分布必修(Distributed Requirements)课程模式,是美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通识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99-104),采取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保证学生所获的通识教育的广泛性和系统性。
一、普林斯顿大学分布必修课程的内容构成
学校划分了不同的“分布必修领域”,包括社会分析、历史分析、文学艺术、实验室科学技术、数理推理、伦理思想道德观念、认识论与认识七个方面[2],学生在这些领域进行自由选修,每个领域至少应选修一门课程。共计达到8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22%[3](45-47)。
这些领域的课程,虽然涉及面非常广阔,但并不泛泛流于表面。比如认识论与认知这一领域,研究对象是“认知”,该领域的学习注重指引学生根据理论、经验及关于人类“认知”的科学原理对人的“认知”进行思考和探索;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领域,重视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社会现象的、历史的、社会的背后因素的分析研究,强调创新的视角和理性批判的思考。统观七大领域,更多侧重的是传递原理和方法[4](41-46),是“授人以渔”而非直接“授人以鱼”,教会学生思考与创作。
所设课程七个分布必修领域各有不同侧重又相互融合,既能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人文教育,发挥古典学科的价值,又能融合现代科学,以原理性的知识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及科学素养。
二、普林斯顿大学分布必修课程的培养目标
普林斯顿大学分布必修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其总体本科生培养目标服务的。普大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提出了12项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第一,要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第二,具有批判性,能够系统地推理。第三,具有明确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够独立思考;第五,勇于创新并能够独立工作;第六,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第七,具有辨别真正的“彻底理解”的能力;第八,具有辨识重要与琐碎、持久与短暂的事物的能力;第九,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第十,能够深入某一领域;第十一,能够敏锐地察觉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的相关之处;第十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5]。
三、普林斯顿大学分布必修课程的评价方式
普林斯顿大学对于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查采取分步评分的方法,这种方法贯穿学生参与课程的整个时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因素。这样的方式排除了一卷敲定、一考定音的局限性,使课程的效力能够超出课堂范围之外,敦促学生时刻关注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通识课程课堂上,教师通常以研究讨论、学术沙龙等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使师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种高互动性、自由化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一丝不苟的课前准备基础上的。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相关研究材料,广泛阅读,结合自己的分析与判断,生成学习成果。只有进行充分的课余积累与精心加工,才能顺利地融入课堂。
以学校开设的“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在课程完结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课程论文和课堂参与对其进行最终的评定,任意一项都不能代表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分别占据总成绩的25%、30%、25%、20%[6],想要明确量化一名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必须把这些指标综合起来。
四、普林斯顿大学分布必修课程模式成型的背后因素
(一)“自由教育”理念下的宝贵遗产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發源于古希腊的传统教育形式,由亚里士多德总结并提出,是一种致力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心灵能力的教育理想和形式。这种教育主张以“三科”(语法、逻辑和修辞)及“四艺”(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进行心智的训练[7](5-6)。这种教育形式专为具备一定物质基础、基本脱离生产活动的有闲阶级准备,他们将目光转向智慧和心灵,追求纯粹的知识与理性,全神贯注地投身于智力活动。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自由教育理念为西方保存了大量的经典名著、传统艺能,并孕育出了专门的知识阶层。尽管随着资本崛起带来的社会巨变,过于崇尚经济利益及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实用知识的风气一度在社会上成为主流,那些“古典的”“过时的”事物遭到轻视,甚至被埋没以至于失传,如今由于对过去几十年发展经验的反思及众多学者的热烈提倡,那些宝贵的遗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在今天不再是某一阶层或者专业领域的独占品,更多地被视作每一个追求知识的人应该获取和享用的财富。
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是新泽西学院,是建立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最早一批高等院校[8]。继承了英国教会私立高等院校的传统,由来自英国的教会移民创办,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肩负起公共事务和宗教工作双重职责的精英人才[9]。教会曾经一度是欧洲的知识垄断者,教会人士对于博雅知识十分执着,需要一种教育传递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知识,所以普林斯顿大学自新泽西学院时期就被注入追求“博雅”知识的灵魂,此后的“小而精”、重视本科生教育,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广博的学位课程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发展路线,使这种追求“博雅”的教育特征能够一直存留到今天,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屹立于美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之林的重要特色。
(二)美国社会的多元化特征的影响
身为一个由多种族的移民和形态各异的文化组建的文明,美国社会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及作为移民后裔富于冒险和征服的精神使得整个国家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各民族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激烈地碰撞和交融。美国被埃德蒙·金称作“轮子上的国家”[10],表现出的特色正是如此。
除却这些先天因素之外,美国采取的联邦政治体制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国家的多元属性。在联邦精神的指导下,美国成为公认的世界范围内地方分权制的最高典范,各州都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力,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区域特性。历史上的《莫雷尔法》又一举奠定了大学为各州服务的传统[11],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大学体系是服务于不同需要的机构的、复杂的体系[12],使得各类不同的高等院校能够按照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再结合州的实际需要来办学,这种各州间的合理界限,能够有效遏制过度的市场化带来的大学同质化的效果,有助于普林斯顿大学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后现代”浪潮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后现代”是对现代西方产生重要冲击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3],表征为混沌、非理性、追求开放、创新、打破权威等[14](59-64),在如此思潮的影响下,追求任何形式的保守和同质化都将面临挑战。
(三)普林斯顿大学对于人的发展的独特理解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重视通识教育,关注通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与其对于人的发展的独特理解不无关系。上文中曾经提到,普林斯顿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带有古典性、宗教性的教育烙印的精英院校,招生面向上流社会,意在培养“博雅”的精英人才。它的学生大多来自实力雄厚的家庭,能够不为经济利益至上的实用工作所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探索广阔的知识世界。这样的定位使得普林斯顿大学自然不同于许多高等教育大繁荣时期出现的后起之秀,对人的发展的理解可以说同古典传统一脉相承,在近现代显得独树一帜。
在创立宗旨上,普林斯顿大学重视对学生人文、社会和科学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本科生教育质量。这种全面发展、精益求精的教育理想影响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学模式,对于该校来说,人的发展就应该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牺牲其他方面的片面发展,即便是专业发展,也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正因如此,该校本科生教育中,通识教育才会成为重要部分。分布必修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是普大选择并塑造有特色的分布必修课程体系的原因。
五、结语
相较于普林斯顿大学,我国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意识上不够重视、条件上难以支持,使大多高校的通识课程层次较浅、流于形式。普林斯顿大学的通识教育能够获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背后有着各种特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的支撑,值得研究者仔细研究,思考其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关系。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目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想要一夜之间建成数个“中国版普林斯顿大学”显然是天方夜谭。盲目借鉴,或者直接照搬普林斯顿大学模式中的某些因素绝对是不可取的,唯有经过合理分析和辩证思考,先进的方式和有益的经验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普大的模式和经验有可取之处,地位和成果已证明了道路的合理性,分析其模式的特点,研究其背后的因素,是适当借鉴的前提。
但即便普大的通识教育及其中的分布必修课程已然是非常成功的模式,但发展前景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分布必修课程遭到一些质疑,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模式给予学生的自由度依然过大,学生的选择难以形成合理、优质和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校外因素的影响,普大的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这种体系下寻找最易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的课程组合,一些艰深的课程难免受到冷落。但总的来说,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模式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表面问题和潜在问题,课程体系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全美高等教育变革的发展走向,普大的课程体系必将朝向更加灵活、平衡的方向發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
[2]盛园.普林斯顿大学本科课程及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席林,刘学东.通识视野,专业优势:普林斯顿大学博雅教育理念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4).
[4]李宝艳.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9(03).
[5]Princeton University[EB/OL]. htp: //www. princeton. edu/main/abou/.2010-05-09.
[6]Princeton University. Jap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EB/OL]. http: //registrar. princeton. edu/course - offerings/course_ details. xml? courseid = 001258&term = 1112.2014.
[7]郭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与自由教育理念的形成[J].大学教育,2012(09).
[8]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李蕾.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0][英]埃德蒙·金(Edmund J. King).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M].王承绪,李克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杨汉清,吴文侃.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13]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团,2003.
[14]蔡军,汪霞.设计和组织的后现代意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与教学流变——基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