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娟 徐玲浅
摘 要: 大学是学生增长社会阅历、学习处世之道、丰富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里,辅导员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与学生干部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班团一体化机制出发,阐述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的关系,为促进民办高校更好发展献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辅导员 学生干部
隨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班团一体化机制下,团支部和班委会承担起了管理班级的重要职责,团支部和班委会要在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下开展班级管理等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们的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作为与大学生们接触最多、交流最长、工作最直接的大家长,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如何培养班级干部,和学生干部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做好或者注意哪些事项、扮演好哪些角色等变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班团一体化机制下,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分析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
一、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关系的状况
(一)辅导员与学生干部沟通过少
大学并不像初中高中,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班主任,学生数量不算多,学生与班主任朝夕相处,班主任有很长的时间、很多机会关心同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健康,能快速处理班级里发生的紧急事件。大学由于院系类别多、专业方向多、课程种类多,再加上采取大班授课制,还有不分专业的选修课等,一个教师常常要面对上百个学生。辅导员作为一个院系的大家长,面对的学生更多,普通学生们与辅导员接触和见面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辅导员很难照顾每一名学生。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和其他普通学生相比,有较多的接触时间。但由于学生干部们忙于上课、忙于组织课外活动等,增加了与辅导员的交往难度。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们的沟通交流少,相处不够亲密,很容易使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关系疏远,导致辅导员不能及时了解班级每天发生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不能对有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同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劝解和疏导。
民办高校的管理员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主动走进学生。每天去教室视察,主动与学生们聊天,贴近学生干部的心,定期与学生干部沟通交流,了解班级情况,带领学生干部更好地管理班级。
(二)辅导员不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民办高校一些辅导员的思想观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选择学生干部以后就放任不管。只是交给学生干部管理任务,只重视任务的完成度和最后的结果,对于中间执行的过程、活动的进度、推进的难度、遇到的困难等不闻不问、漠不关心[1](138),成了“甩手掌柜”。这样的辅导员只是把学生干部当做自己的帮手,没有认真培养学生干部的才干,没有锻炼学生干部的能力。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应该身体力行地做好学校和班级的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对班级干部们分配下发任务的同时,还要亲力亲为地跟进任务进度,随时帮助学生干部解决任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教授学生干部管理班级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干部的办事能力。
二、辅导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一)辅导员要以身作则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们看在眼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任,时刻注意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慎独”。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学生干部们尊重并学习的好榜样,严于律己,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对学生干部们产生正面的影响,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修身就是提升自己的素养。督导员自己不优秀则难以治理学生干部,谈何管理班级呢?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只有自身足够优秀,才会培养出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的学生干部们[2](168-169),才会带动班级学生们成长进步,使学生们更团结一心、具有凝聚力,形成民主和谐友好的班风。
(二)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
辅导员在选拔学生干部之前一定要对班级学生有充分充足的了解。学生干部选拔好,会帮助辅导员减轻不少工作负担,帮助辅导员做好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活体验更美好。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要结合多种情况考察评定,选择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乐观勇敢、独立自主、胆大心细、行动力和组织力强的或者成长迅速的、发展潜力大的同学当学生干部。这样的人才有能力管理班级各项工作,才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班风。
有些同学虽然十分渴望在大学期间得到学生干部职位,希望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与好感,被辅导员、老师和学校委以重任,但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者起不到表率作用,依然不能成为学生干部的选拔对象。有些同学虽然自身能力较强,但因为性格过于张扬,道德修养不过关,容易产生德不配位的问题,也不适合做学生干部,不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对象,不能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有些同学道德行为足够规范,但思想上不要求上进,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性格优柔寡断,做事情不够果断,这样的同学不适合成为班级的管理者[3](37-39)。
辅导员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可以通过竞选演讲或者才艺展示的方式,让同学们对学生干部的后备人选们有基本的了解。最后由辅导员和班级同学投票选举,票选出每一个职位得票最多的同学。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建立学生干部的监督机制,设定学生干部们的试用期限。在试用期内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监督,试用期结束后再一次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拔,听取民意,工作能力脱出的、得到广大学生一致好评和认可的可以继续当任。
(三)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民办高校辅导员还要做好学生干部们的培养工作。由于学生之间有个体差异性,因此辅导员要结合学生干部不同的心理特点、个人特征、性格志趣、兴趣特长和自身素质等条件和因素,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对学生干部们展开不同的培养。比如对于性格外向的、活泼开朗的学生干部,辅导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对于性格稳重的、做事严肃认真的,辅导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干部,辅导员可以建议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擅长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的学生干部,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或者节日晚会。
(四)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
每个人多少都会在某些时刻出现一些心理和情绪问题,都会有心情低落和状态不好的时候,学生干部同样如此。有些学生因为上大学第一次背井离乡,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亲爱的家人和熟悉的朋友,第一次在异地求学的旅途中学着像大人一样独立生活。难免不适应,离开家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思乡之情和低落情绪。民办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心注意并照顾学生干部的这些小情绪,做好学生干部的“心理医生”,当好学生“大学校园里的妈妈”等角色,及时疏导学生干部的不良情绪,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学校里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干部们尽快调整好心态,更行之有效地管理班级。
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既能帮学生们指引方向,又能帮学生们排忧解难。辅导员要了解学生干部的日常生活、工作发现和学习状况,给予学生干部帮助、引导和关心。让学生干部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和与友善、体贴与关爱。辅导员主动亲近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才会愿意向辅导员倾诉,愿意向辅导员寻求帮助,愿意第一时间找辅导员解决问题,以更积极的态度帮辅导员管理班级。
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做好学生干部们的德育工作。一些学生干部觉得自己和辅导员关系亲密,自觉高人一等,形成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官气,认为自己是干部就可以随意命令同学,对他人态度不好。在班级里不重视班级团结,放任同学之间搞孤立、搞特殊化等。遇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员一定要及时遏制,给予批评,向学生干部们灌输正确的思想。告诉他们学生干部只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只是起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干部要帮助同学、服务同学,而不是要求同学、为难同学。要辅佐辅导员管理好班级,注意班级学生团结。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以人为本,就事论事,当学生干部们出现原则性错误的时候给予严厉批评,如果只是工作中的失误或者疏忽大意而犯的一些小错误,就要给予理解和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干部们刚步入大学,社会阅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种情况,辅导员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教授学生干部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干部改进和完善,培养学生干部敢于人先、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让学生干部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服务观念,肩负起帮助同学、引领同学、服务同学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学校服务。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学生干部要能者多劳,比普通同学更努力、更积极、更能吃苦、更懂得感恩。要让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乐观心态,机智地克服困难,勇敢地挑战自己,理性地面对生活。帮助学生干部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树立自信。
辅导员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4](60-61)。大学就像一座象牙塔,学生们在其中受到老师们的保护,并不了解外面的社会有多么残酷,竞争有多么激烈。大学生们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国家预备人才,辅导员一定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家的前途命运,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面对社会、报效祖国。
(五)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大学生活中,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生干部们最棘手的。学生干部有很多社团和组织上的工作需要处理,有的时候学校的活动和课程有时间冲突,就會陷入纠结,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学业,分身乏术,难以兼顾。辅导员要告诉学生干部们遇到工作和学习协调不开、平衡不好的问题时如何处理。告诉学生干部们,学生的天职还是学习,学习是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因此,学生干部在管理班级和处理学校事务的同时,一定不能落下学习。大学学习环境较为轻松,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学生自制力的地方。学生们告别了夜以继日的学习环境,告别了家长苦口婆心的督促和班主任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很容易由于自身自制力不强而贪玩误学。这个时候,辅导员就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监督工作。学生们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才会在未来社会有立足之地。有些同学到了大学就放飞自我、懒散松懈、放任拖延,对于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导致自己“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改进,等到毕业后找工作时就追悔莫及了。对于不热爱学习的同学,更需要学生干部的带领,班级里的学习氛围才会变得浓厚。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会因为周围人的带动而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自身条件制订学习计划,比如一天背多少个英语单词、一个月看完一本课外文学书等。让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三、结语
班级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成效。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每一个角色。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起到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做好心理医生,及时疏导学生干部的不良情绪;做好暖心家长,给予学生体贴关心。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处理好和学生干部们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永宏,黎安康.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与辅导员的关系困境与解决路径[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
[2]卢鹏飞,李诗恒.浅论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管理[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26).
[3]刘蕾.高校辅导员在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中的作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5).
[4]崔颖.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工作浅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5(9).
本论文为2020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班团一体化机制下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JX 2020D482),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