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珊
摘 要: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大任,如何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思政课的获得感,是当前检验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完善思政课组织教学工作、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開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获得感,引导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政课 获得感 提升路径
习近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增强学生在思政课的获得感,成为思政课程进行教学效果评判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学生思想、心理、品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获得感”原义是表示人们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随着习近平在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获得感”一词的运用,使其具有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幸福感的含义[1](107-112)。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精神方面的满足,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随着我国全面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出与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重要责任,还承担着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及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堂教育过程中增加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事物及客观现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我国进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属于“00后”,部分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较薄弱、自我意识强、学习习惯差、个性化强等方面的不足,过于追求个性化与独特化发展,如果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过于平淡,那么不能引起对于思政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理解程度不高,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获得感,不利于学生思想、心理及观念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从学生获得感提升方面,完善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思政课注意力。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和学习思政内容,有助于满足精神需求,改变个性化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思政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客观现象及事件,促进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高职学生思政学习特点分析
(一)思政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关注点逐渐发生变化,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干扰。学习思政内容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不利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20-21+24)。
(二)课堂参与度不高。
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知识、情感、价值观念等的互动,帮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升获得感,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部分高职学生并不愿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导致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知识、心理、思想等相关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不利于思政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削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主动性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导致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逐渐降低,学生的文化基础欠佳,学习主动性不足。高职思政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思政内容与知识,还需要学生课后结合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情况的理解与分析,加深对于思政内容的理解,完善思想与价值观念。但是,部分高职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不能主动学习,缺乏自控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导致学生不能对思政课内容在课后进行充分理解与吸收,降低了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三、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路径
(一)完善思政课组织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好组织教学工作的准备,以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为目标,完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保障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以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通过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体验思政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增强思政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积极性。同时,思政教师要全面提高对职业道德素养、人格魅力素养、业务能力素养、政治素养的要求,严格规范言行举止,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政观念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逐步感染和熏陶学生,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思政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时,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生态度的含义,理解培养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含义,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生活挫折压力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课组织教学工作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生态度,创设情境,营造直观、丰富的视觉感受,渲染烘托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心理上认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获得感,促进学生思想与观念的健康发展。
(二)丰富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教学理论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思政课理论知识和活动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获得感[3](77-78)。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学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把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带领学生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与精神体验,引导学生从辩证的角度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析与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感悟。其次,高职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前,应该对高职学生的整体思想、专业特点、学习状况、性格等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思政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专业化安排,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带领高职学生进行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课后运用思政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客观事物及现象的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学习状态。最后,教师可以把新闻报道解读纳入思政课教学中,创建《新闻周刊》导读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国内外大事的交流,并提问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看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借助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教学拓展,带领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与观念的进一步升华,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注国家政策与时事政治的习惯,为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高职思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式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4](26-28)。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思政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政课相关视频和图片收集,在进行课程教学前借助视频和图片,营造课堂学习氛围,降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难度,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与分析,解决高职学生文化功底不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思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强化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效果。
(四)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思政理论教学正面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及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检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政观念进行实际问题及事件的分析或判断,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例如,思政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时,这教学内容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总体背景,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锤炼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一课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感动中国人物信息,探究他们凭什么感动了中国?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了解英雄人物所做出的光荣事迹,增加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不良行为信息,进行双方信息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中国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又有让人万分痛心的事情,增加学生对于加强道德建设的体会,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康德曾说:“这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加深了学生对于道德建设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职院校要进行组织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创新与丰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思政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还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增加对于自身、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逐步强化主人翁意识,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青生,孫园,曾娜.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10).
[2]刘怀,黄树林.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现状及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
[3]刘桦.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J].科教导刊(下旬),2020(02).
[4]宋贵斌.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