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海, 陈颖聪, 温慧军
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及炎症反应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持续损伤是其发生的病理因素之一[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反映炎症损伤程度上具有高灵敏度及特异性,PCT可能是卒中发生后机体的炎症状态的标志物,能够独立预测急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的功能预后[2]。目前,关于YACI患者病情与PCT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naging,DWI)判断YACI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使用NIHSS评分量表[3]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轻重,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探讨Y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PCT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住院的YACI患者86例的临床病例。入选标准:(1)距卒中发病48 h以内;(2)符合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部DWI发现明确责任病灶[4];(3)初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发病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排除标准:(1)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临床资料不完善;(3)失语、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痴呆不能提供完整病者;(4)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疾患;(5)发病前后使用过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6)采血前使用过抗凝及纤溶药物。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分组 根据头部DWI检查结果,将首次入院的YACI患者分为大梗死组(larg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LCI group,18 cases)、中面积梗死组(middle cerebral infarction MCI group,31 cases)和小面积梗死组(small cerebral infarction SCI group,37 cases),使用NIHSS评分判定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另外选取同期行头部DWI检查结果正常的72例健康体检青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重点比较各组间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1.2.2 标本采集及检验 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提取上层血清,保存于-70 ℃冰箱以备检测,同时采集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正常值范围:敏感度≤0.02 ng/ml,正常值上限为0.05 ng/ml),仪器使用德国生产的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脑梗死体积的计算 根据入院时DWI梗死灶的大小,按照 Pullicino公式[5]计算梗死体积:T(ml)=π/6·L(最大长轴)·S(短轴)·Slice(层面厚度)(cm),将观察组分为LCI组18例(梗死体积≥10 cm3)、MCI组31例(梗死体积5~10 cm3)和SCI 组(梗死体积<5 cm3)37例。
1.2.4 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估 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NIHSS评分[3],依据NIHSS量表数值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NIHSS评分<3分,共51例)与重症组(NIHSS评分≥3分,共37例)。
1.2.5 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病[6]、2型糖尿病[7]、血脂异常[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吸烟[10]及饮酒[11]的诊断标准严格纳入和排除患者。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2.1 观察组脑梗死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表1中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PCT均与脑梗死发病相关(见表2)。
2.2 不同神经功能损害组入院时PCT水平的比较及相关分析 重症组入院时PCT(0.69±0.4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0.42±0.23),差异有显著性(t=6.978,P=0.016)。
入院时PCT水平与YACI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93,P=0.022)(见图1)。
2.3 不同梗死体积组PCT水平的比较及相关分析 大梗死体积组PCT水平(0.79±0.42)高于中梗死体积组(0.51±0.38)和小梗死体积组(0.27±0.16)(t=3.168,5.145,P=0.041,0.032);中梗死体积组PCT水平高于小梗死体积组(t=3.955,P=0.043),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时血清PCT水平与YACI患者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49,P=0.007)(见图2)。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青年脑梗死是指发病年龄在18~45岁的脑梗死,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小于45岁的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9.78%[12],青年患者对个人、家庭、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1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仍为动脉粥样硬化[14],其他包括性别、种族、吸烟、饮酒、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15,16]。本研究结果(见表1、表2)显示:YACI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饮酒、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环节[17],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1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卒中相关的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且互相关联,共同作用加重脑组织损伤[18]。有研究表明,这种由缺血引发的免疫炎症反应引起损伤的作用超过缺血本身[19]。因此,血清炎性标志物成为了评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一个有力工具。PCT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炎性标志物,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2~3 h后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便会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20],因此对于机体炎症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PCT升高的趋势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了PCT可能在卒中的发病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参与其中[5]。
本研究结果(见表1)显示,YACI患者入院时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CT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梗死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梗死后的脑组织发生炎症级联反应,引起一系列炎症介质释放入血,导致外周血中PCT水平上升,但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PCT水平与 YACI 患者发病密切相关(见表2),相关脑卒中研究表明[5]PCT升高的趋势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有关,与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但目前这一结论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需要大量的试验进一步阐明。
本研究应用NIHSS评分将YACI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入院时重症组PC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见图1)结果表明,YACI患者PCT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CT水平随着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临床症状越重,体内炎症反应也越严重,释放的炎症介质就增多,外周血中PCT水平也就越高。同样,不同梗死体积组入院时PCT水平也呈现不同,表3显示大梗死组PCT水平高于中梗死组和小梗死组,中梗死组PCT水平高于小梗死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图2)显示,PCT水平与YACI患者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CT水平随着梗死体积的加重而升高,这可能是由于梗死体积增大、血管及神经炎症加重、炎症介质随之增多,外周血中PCT水平也就越高。这提示血浆PCT水平与梗死灶大小有关,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临床工作中可把血浆PCT水平作为衡量脑梗死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的有效指标,为评估病情及指导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图1 PCT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
图2 PCT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但是,本研究也有局限性:其一: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本研究未对入选的YACI患者跟踪随访,不了解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与PCT水平的关系,不能全面评估PCT和青年脑梗死预后的关系;其二: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PCT与YACI患者颈动脉硬化及颅内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及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仍需大样本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