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鹏,陈图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心理特征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人格完善、价值观形成、行为习惯和应对方式养成的关键阶段,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也面临着人际交往、融入社会的压力,可能发生人格特征缺陷、应对能力低下[1];同时,大学生正处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统一整合的阶段,在此阶段内心矛盾和冲突伴随着他们成长,尤其是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时,焦虑、抑郁等各种负性情绪随之产生[2],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进入大学校园。由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关爱和期望远高于非独生子女,同时,城市的独生子女人数高于农村,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童年玩伴的缺少,使得这部分大学生在敏感性、兴奋性方面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有恒性、世故性、独立性、敢为性及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女生往往表现更明显[3]。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独生子女同龄人及成人[4-6]。刘松涛等[7]研究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一般人群。有研究认为独生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甚至优于非独生子女[8-9]。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庭受到父母的过度关注,所以在家庭之外的情景中容易出现不合群、胆怯以及无法和他人和睦相处的问题[10]。有学者提出,独生子女需要通过假想的朋友以弥补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缺乏[11]。
近年来对以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为调查工具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恃强和不独立[12],与既往研究所得出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任性、怯懦脆弱、依赖性强、孤寂冷漠、心理压力过重”[13]结论不完全一致。张樱樱等[14]研究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差异。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有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较多采用的人格理论是五因素模型,过去人格差异研究仅有少数采用人格五因素模型,基于五因素模型的偏常人格模型的研究更少见,大多数研究使用艾森克人格或卡特尔16PF人格模型。并且过去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而偏常人格特质与人格心身健康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选取基于五因素理论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中的人格替代模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差异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选取江苏省内3 所高校1 508 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问卷1 508份,有效问卷1 426份,占94.6%。有效样本中,男生524 人,占36.7%,女生902人,占63.3%;其中独生子女936人,占65.6%,非独生子女490人,占34.4%。
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
2.PID-5人格问卷
DSM-5 中的人格问卷(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DSM-5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ID-5)包含220个题目,分为5 个维度,包括负性情感、分离、敌意、脱抑制、精神质,这5 个维度由25 个特质构成,每个特质由若干题目组成,用4 级评定法,0 分为完全不符合或者基本上不符合,1 分为有时候或有些情况不符合,2 分为有时候或有些情况符合,3 分为完全符合或者基本上符合。该问卷是DSM-5 人格替代模型用于评估偏常人格特质的工具,中文版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高于0.70,25 项特质与对应维度的项目总体相关系数为0.404~0.929,呈显著相关,在5 维度水平上对25项特质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其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10,提示模型拟合良好。
本研究方案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线上问卷进行调查,用问卷星平台从网页、微信等收集数据,为确保信息内容的有效性,由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统一组织测试,各班老师进行推送和监督,学生统一进行问卷填写。问卷收回后,对不符合规定填写的问卷进行删除。
使用SPSS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PID-5 的25 个特质及5 个维度分别计分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负性情感、分离、脱抑制、精神质这4 个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得分略高于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在敌意这个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在5 个人格维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分别以父母文化程度对各维度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维度比较(分,x ± s)
结果显示,25 个特质中,避免亲密特质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24 个特质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以父亲文化程度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对持续重复行为(F=7.551,P=0.006)、操控(F=5.120,P=0.024)、傲慢(F=4.438,P=0.035)、注意分散(F=15.901,P<0.001)、寻求刺激(F=5.785,P=0.016)5 个特质有显著影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仍然只在避免亲密特质上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特质上无显著差异。以母亲文化程度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对焦虑(F=5.827,P=0.016)、顺从(F=7.789,P=0.005)、持续重复行为(F=7.498,P=0.006)、受限制的情感(F=5.829,P=0.160)、孤僻(F=4.283,P=0.039)、操控(F=4.205,P=0.040)、不负责任(F=4.402,P=0.036)、注意分散(F=14.929,P<0.001)8 个特质有显著影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仍然只在避免亲密特质上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特质上无显著差异。
表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比较(分,x ± s)
我国从1979年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独生子女数量迅速攀升,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家庭结构模式。独生子女已成为主体群体,而非独生子女则成了一个少数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的变化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精神环境有无影响一直是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关注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也有着明显差异。在独生子女政策推行的早期,较多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特点,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多数研究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认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严重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格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一结果一方面可能与人民生活日趋富裕、家庭中子女偏少的社会现状有关(家长对一个孩子或两个孩子的关注度已经没有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国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独生子女较早步入社会后社会化的一种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行为、人格的差异日趋缩小,处在成年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群体人格特征已无明显差异。进而证实了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整体是健康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群体在社会化发展、心理健康程度及整体人格因素上不存在差异。
而在25个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中发现,仅在避免亲密这一特质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结果提示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政策的改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可以认为两者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独生子女因家庭环境等因素,家庭教育的严格,无兄弟姐妹的成长陪伴,使他们较为独立,而非独生子女更易出现心里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更不愿意与他人保持亲密。非独生子女相较于独生子女拥有较好的情绪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陪伴所致的交友需求,使独生子女渴望拥有同伴,在寻找和交往伙伴的过程中容易受挫,导致其情绪的不稳定,同时导致了独生子女避免亲密方面的得分较高。非独生子女在寻求刺激方面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可能由于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沟通训练,家长往往过于关心和保护,很少让其独立处理困难,导致独生子女在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方法不多,易发生消极的情绪行为反应。独生子女在傲慢方面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由于在从小的成长环境中,独生子女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立生活和学习,会表现出更加恃强。这样的结果也正是说明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的差异已经越来越不那么明显了。
从协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父母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也存在影响。可能由于父亲在家庭中扮演较为严厉的角色,因此在与父亲相处过程中,孩子更容易模仿父亲,认为父亲是一家之主,拥有着较大的权力,表现出傲慢等特质。同时父亲在生活中的日常角色,相较母亲而言,容易犯错、注意力不集中,但却能够扛起重担,拥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各种未知的新鲜事物,因此在行为上孩子也更易出现注意分散,乐于寻求刺激。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也存在影响,孩子容易亲近母亲,在生活中母亲的陪伴会更多,母亲对孩子也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所以孩子易表现出顺从。然而,母亲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会让孩子担心自己的行为不能达到母亲的要求和期望,会让孩子出现焦虑,孩子的情感也不能够很好表达,由于害怕出错,所以不敢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正确地表达。
大学生处于特殊人生阶段,其人格特征趋于成熟稳定,人格特征上的缺陷会造成大学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得分较高,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需要注意学生的情绪感受,了解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对不稳定的情绪进行应对,使学生能够学会控制管理自身情绪。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焦虑得分较高,这与他们的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等有关,学校应尽可能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同时开设心理咨询室,让学生有可以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场所,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大学生愿意寻求刺激、追寻完美,这说明他们拥有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学校中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尤其是乐观、韧性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6]。
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形成并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往往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善,很容易受到周边一些因素的影响,不断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杀人案件”及“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暴露出大学生人格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应当重视培养和健全大学生人格特征,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人格塑造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作,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鼓励大学生坦诚待人、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加强道德教育,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缩小各方面的差距,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