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

2020-07-06 01:20翁圆圆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园安全家庭

翁圆圆

摘要: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是构建高校“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的需要。在校园安全视域下,分析了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提出了有待突破的若干路径,从而保障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

关键词:校园安全;心理育人;家庭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將“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对构建“平安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可见,心理育人与平安校园建设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一、校园安全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的困境

(一)全员育人理念尚未真正内化,心理育人的主体缺乏多元化

近年来,高校一直倡导“三全育人”理念,要求“人人为教育之人,处处为教育之地”。但现实是一谈到“心理问题”或“心理育人”,不少教师依然会认为这是心理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这类学生,更没有责任上报。一旦涉及“安全问题”、“平安校园”,很多老师也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是学校保卫处或学生工作部的职责。由此可见,高校仍需加大力度内化“三全育人”的理念,着重提升“心理育人”人人有责的意识,提出建设“平安校园”人人尽力的要求,充分调动“心理教师、辅导员、党务政工、共青团干部、专业课教师、后勤人员、安保人员等”主动参与心理育人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二)重“问题解决”轻“积极预防”,在营造“理性平和、健康向上”氛围上发力不足

查阅相关的校园安全管理、危机管理、风险控制的文献研究,发现高校往往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事后应对”、“危机干预”方面,通常采用4R危机管理理论来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在看待心理问题对校园安全的影响上,高校也是主要聚焦于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认为确保学生的生命不受威胁就是校园心理安全教育的主要工作。由此可见,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未真正从积极的、发展的视角内化“心理育人”的理念,高校仍需下苦功夫探索出一条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心理育人模式。

(三)危机干预力量分散,心理育人的系统构建上家庭作用重视不够

预防干预始终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难点。近年来,高校通过优化心理测评方式、实施校内预警防控体系等建构心理预防干预制度。尽管上述措施已经产生一定的效用,但是危机干预力量依然分散,尤其是家庭资源助力不足。

有统计表明,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受到不正常的成长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角色一方或双方的缺失。现实中存在①对于确诊精神障碍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曾遭受过父母的虐待、忽视或遗弃;②对于存在伤害自我或伤害他人风险的学生,往往大部分家长排斥与学校沟通孩子的心理情况,甚至隐瞒病史,拒绝带孩子送医就诊,这类学生成为校园安全的严重隐患。③大多数家长心理健康意识薄弱,较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基于上述现象,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的核心问题往往指向家庭的关系,危机预防的保障借助父母的重视,事后干预的成效基于家庭的力量。

(四)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心理育人“场域”欠缺多样化

布迪厄曾这样定义“场域”,它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它是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由此可以引申出,高校不仅仅要思考开展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着眼于在哪些“场域”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从而促使校园内真正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根据当前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对滞后的阵地。新媒体社交平台、网站的论坛等出现的过激的言论,网络上充斥的色情、暴力、诈骗等信息往往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极端行为,这给学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校园安全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的突破

(一)强调资源整合,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心理育人协同发展系统

在实践中强调发挥家庭的作用,致力于形成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发展的心理育人模式,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一是充分整合学生身边的校内资源 ,比如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任课教师、宿管、保卫、室友、同学、朋友、学生干部等,营造全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重点借助家长力量,打造家校合力育人共同体;三是有效借助社会平台,如合作医院专业资源、社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等。总之,高校要应坚持协同发展的心理育人模式,加强各个部门、各类力量之间的联动机制,将心理育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作来抓,做到上行下效。

(二)实施精准化心理育人,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要从根本上破除心理问题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威胁,需要高校长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工作态势。

根据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要求,要开展分层分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例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资质以外,还要接受长程的心理培训或个人分析,借助督导不断提高咨询效果和咨询满意度低。除了关注心理高危的学生,还要大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调试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减少校园中的隐性安全事件。

(三)优化网络环境,为“心理育人”创设良好氛围

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网络环境,高校要进一步重视校园网络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信息化。在互联网+浪潮下,尝试把各种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和分析,打造高效、便捷、安全、智能的智慧校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网络阵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借助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开展互联网+心理咨询,切实满足学生发展性和支持性的心理需求,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快速恢复平衡、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重塑育人视角,从着眼学生成长成才打造心理育人格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及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心理育人应坚持积极心理教育理念。积极心理教育是对传统心理教育的继承、发展和整合。它在教育方向上重心是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在教育目标和对象上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任务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上,在教育核心内容上在于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完善积极人格,在教育途径上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在评价方式上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为核心。因此,在校园安全视域下打造心理育人格局,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 邢泽轩. “互联网+”教育理念下中学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师范大学,2016.

[2]贾烜.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家庭因素的测查[J].教育心理,2015(19).

[3]王锐.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校园安全问题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5(2).

[4]胡春红.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安全的影响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3).

[5]张米佳. 大学生心理问题对校园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4(2).

[6]毛艺瑾. 探索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建设和校园安全稳定的内在联系性[J].教育师资育人,2018.

[7]刘秀菊.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校园安全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开学季,打好校园安全堡垒战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