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琪
摘要:劳动和休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休闲的异化现实进行批判,将劳动与休闲相统一,创立了劳动休闲观,其基本表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社会的普遍劳动形式。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休闲观下自由自觉劳动的确立依据入手,并以此为根据探索人类如何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劳动忠于自己的本性,并达到劳动即休闲的状态。
关键词:劳动休闲观;异化劳动;自由自觉劳动
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的解放是贯穿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人的发展问题,并把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消除异化成了使人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异化劳动的扬弃。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著作中的劳动休闲观思想,对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使人的本质得以复归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休闲观下自由自觉劳动的确立依据
劳动和休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无论在古代西方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劳动与休闲一直被放置在对立面来看待,这种劳动与休闲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则解构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史上把劳动与休闲对立起来的休闲观,从实践生存论的角度将劳动与休闲统一起来,创立了劳动休闲观。[6]
在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中,劳动与休闲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劳动与休闲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虽有差别却又无法截然分开。从整体上看,劳动创造人类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离开它人类生活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休闲则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是劳动创造的目的和归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确证和依据,离开它人类就变成了为劳动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类生活就显得没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既不能重劳动轻休闲,也不能重休闲轻劳动。享乐主义和苦行主义都是错误的两个极端,必须在这两个极端中谋求并维持平衡,从而达到劳动化休闲的和谐状态——即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这进一步强调了自由自觉劳动的重要性。这种自由自觉劳动实际上是休闲化劳动或劳动化休闲,是介于勞动和休闲之间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这是模糊了劳动和休闲之间的界限的一种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这种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8]
在人的类本质层面上,劳动和休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没有劳动就没有休闲,两者相互内蕴,但只有在彻底消解了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劳动和休闲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其基本表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社会的普遍劳动形式。如何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也就是劳动如何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实现劳动与休闲相统一的关键。
二、马克思劳动休闲观下自由自觉劳动的方向探索
财富的本质是劳动,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想要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可以从改变劳动方式开始。追求适合人类本性的劳动方式,才能实现乐生与适生的劳动,从而使劳动忠于自己的本性。人类的休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娱乐、安逸、创造探索和宗教关爱这四个方向,劳动方式的转变可以从休闲的这四个方向得到一些启示,从而达到劳动与休闲的统一。
(一)娱乐方向
娱乐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休闲方式,通常不需要人们付出艰辛长久的努力,在人们的休闲时间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娱乐方向侧重于感官享受,具体表现为游戏、影视、运动等休闲方式。这些休闲方式都是行为主体为了获得放松和快乐而自愿进行的活动。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劳动总是伴随着辛苦和紧张,休闲才能获得放松和享受。劳动方式在转变过程中可以借鉴休闲娱乐方向中的自主选择性,鼓励人们在就业前进行职业测试,去从事自己感兴趣并有能力胜任的工作。马克思也曾指出:“任何个体本身并没有完全自由的休闲空间,虽然是在任意的部门内劳动、发展,那么整个社会充当协调社会生产生活的角色,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比如上午工作,下午休闲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奴隶。”
(二)安逸方向
安逸的休闲方式偏向于静态的休闲,追求的是内心的舒适与安宁。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倾向于追求这种安逸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一休闲方式对于追求平静安稳生活的中华文明而言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劳动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这种安逸性,通过解放劳动力的方式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等,都解放了人类大量的劳动力。当然,这样的劳动方式的转变必然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三)创造探索方向
创造探索方向可以算是休闲很高的境界了,不但满足了个体的爱好与兴趣,更有可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思想与事物。这一休闲方向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的途径,可以使人们摆脱生活中的千篇一律和烦闷无聊。在转变劳动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中的创造性。判定与衡量“现实的人”的现实本质的标尺是人的活动的差异性即体现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的差异性。[9]创造性的劳动方式才能使人们的劳动自身成为目的本身,人们通过创造与探索,获得智力的提升,充分展现出自我的积极性。
(四)宗教关爱方向
宗教与道德情怀是人们寻求精神安宁和愉悦的重要途径,突出表现在对于他人的关爱、真挚的情怀上,这些都能使人们本能的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并心生感激,这些活动与人类的生存性劳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一休闲方向可以使人修身养性,通过这样一种赞美的情感来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通过做志愿者活动和慈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劳动方式在转变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人文关怀,建构有人情味的劳动。例如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各位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以及广大志愿者群体就践行了极具人文关怀的劳动,展现了团结一心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并营造了大同社会的和谐氛围。
三、马克思劳动休闲观下自由自觉劳动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休闲观下的自由自觉劳动也就是实现了劳动与休闲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了人类乐生的生存样态。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有些人以从事科学、艺术、政治、宗教等来谋生,那就是休闲化劳动,即为了别人的休闲而从事的为自己谋生的劳作,这不属于自由自觉劳动;而有些人则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进行这些活动,这就属于劳动化休闲,同时包括了目前公认的与劳作完全对立的纯粹的休闲活动,这就属于自由自觉劳动。实际上,作为谋生手段的休闲化劳动未必是乐生的,而是纯粹生产物质资料的谋生性活动的派生物或服务工具,不属于真正乐生意义上的劳动化休闲。要实现从纯粹劳动谋生者上升到劳动乐生者,必须经历由谋生到维生,再由延生到乐生四个发展阶段。人们必须要获取基本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吃穿住行的需求,进而才能从事自我享受和自我发展的活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自由自觉的劳动可被视为对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追求。
休闲与劳动的相互融合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也得到了实现,每个人都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与休闲融合之后,劳动者们就可以积极地争取并能够获得相对多的自由时间,而自由时间的增加是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必要条件。而只有当生产力很发达,人类才能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游离出相当数量的剩余时间,构成社会的自由时间,从而使未来理想社会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导致工作时长的缩短,自由时间的增加;另一方面,劳动本身的性质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广阔的空间。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不再作为人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劳动与休闲的统一才能由应然变为实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劳动者基于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天赋而劳动,劳动成为了一种自由选择;这种压抑的、被迫的和辛苦的劳动不复存在,劳动演变为人们能力提升、天赋确证和个性张扬的表征,成为一种享受,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即休闲。同样,在这个状态下,休闲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人们劳动能量消耗的补充,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解决生理的需要,而是一种非功利的纯生命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使人们成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的“完整的人”,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而不是大众式的“偶然的人”。可见,劳动与休闲的统一和相互促进才有可能使人类自由从可能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5.
[4]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汤舜.休闲心理学[M]北京:线装书局,2012.
[6]吴育林.论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
[7]张永红.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J].学术论坛,2009(6).
[8]刘晨晔,许征帆.劳动——休闲:马克思人的自由全而发展思想的两个内在逻辑基点[J].南京政治学院学,2003(1).
[9]陈若松,陈艳飞.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当代意蕴[J].求索,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