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机卓玛
摘要:仪式,是存在于任何一种宗教信仰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宗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藏族的斋戒仪式为考察对象来研究“阈限”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藏族;斋戒仪式;阈限
一、绪论
仪式,是存在于任何一种宗教信仰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宗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仪式,小至一顿日常的小餐,大至宗教祭祀活动乃至更大的范围。特纳将仪式定义为“适合于与神秘物质或力量相关的信仰的特殊场合的、不运用技术程序的规定性正式行为。”他在研究恩登布人的仪式中,强调了仪式是一种“象征符号”,与社会形态与交流勾连在一起。本文以藏族斋戒仪式为研究对象论述通过仪式中的阈限阶段。
二、通过仪式中的阈限阶段
何为“阈限”?著名的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在总结范·盖纳普原创的“通过仪式”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的“阈限”概念,此后“阈限”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了解“阈限”这个概念,首先必须要对“通过仪式”有所认知。范·盖纳普本人为通过仪式指所下的定义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1]比如恩丹布人酋长的就职仪式、藏族的成人礼、斋戒仪式等等。 即“个体的生活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他把“通过仪式”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离仪式(就是和以前的身份分离),阈限阶段(即中间的、过渡的阶段)和聚合仪式(和新的身份结合)。阈限阶段就是处于分离仪式和结合仪式之间的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阈限”(limen)一词在拉丁文中有“门槛”的意思,在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说到“而介乎二者之間的‘阈限时期里,仪式主体[被称作“通过者”]的特点并不清晰”,[1]。“阈限人”即是“站在门槛上的人”。
对于仪式过程的研究,将范·盖内普的分离、过渡和聚合的通过仪式的三阶段改称为阈限前、阈限和阈限后三阶段,特纳认为阈限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处于结构的交界处,是一种在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在特纳看来,阈限阶段是一种模糊不定的时空,没有阈限前或阈限后的社会文化生活所具有的那些特征以及世俗社会的种类和分类,阈限阶段的所有成员是平等的,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异,代表了平等,是反结构的。
三、藏族的斋戒仪式中的阈限阶段
藏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斋戒仪式(藏语称为???????各地称法也有所异)是一个普遍的修行方式。修习最短的是从今日破晓前到次日破晓前,最长的是为期七日。修习人数和修习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
所有修习者都是阈限人。分离前每个人各有身份地位,修习时和以前的身份分离,阈限时便进入到修习状态,即中间的、过渡的阶段,行为和平常不同,包括饮食起居、言语、行为等,不论平时你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如何,这时候大家都是斋戒仪式的修习者,没有差异,都是平等的。结束后便重新聚合,阈限人获得了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斋戒仪式阈限部分的第一个阶段即黎明破晓前洗漱,并口诵经文磕三头,这是斋戒仪式的开头仪式。之后便不可进食,直至午时。这阶段是可以言语。第二阶段即午时进食,并且所要食用的食物也和平时食物有所区别,不可吃荤。一般是吃糌粑、酥油、奶渣。老一辈的基本上还在保持这种做法,后一代里面有食用大米、面食的现象。午时进食称为“贡赐”(藏语意为午饭,宗教术语)。首先要把自己所学需的食物和器物都要准备齐全,当食物准备齐全时就席地而坐。因性别不同,其坐法也不同,男性盘腿坐,女性则侧身压腿坐,同时要解开鞋带,象征着所有的罪孽得到释放。一旦坐下直至就餐结束不可起身。就餐结束后要用糌粑做一碗被称之为“隆恰朵玛” (藏语写作???????????????)的条状物,将糌粑坨坨用左手捏成条状物,使得在糌粑上印有左手手指姆的形状,然后用大拇指压一下“隆恰”头部,并在“隆恰”,(藏语写作????????)上取下一小坨糌粑摁在“隆恰”中间。然后起身扔到屋檐上口诵六字真言并祷念能被鸟虫所食,然后漱口。第三阶段即就餐结束后便不可言语,直到次日破晓前,(当太阳还未照到山上时)。这时煮一锅素稀饭,藏语称之“陀滴”,材料为大米和人参。煮好后在经堂磕上次头便吃“陀滴”,才算圆满完成。有些老人会连续七天修习,如若连续位为之,次日便不可使用“陀滴”,而是在破晓前用圣水(被喇嘛施法过的水)漱口,又重复前一天的流程。
修斋戒仪式在藏族人生活中是一件日常而有意义重大的修习,可以是为自己祈求福报,也可以是为逝者祈求。这过程中不可言语、不可杀生(包括植物)、素食,要转经、磕头,其过程是极其艰辛的,它非常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些人连续七天修习是更是一件艰辛的事。不仅有意志的考验,还有外物的障碍。比如你摔了一跤或者受疾病疼痛,正常人是会发出“唉哟唉哟”的声音,但是修习过程中人是不可言语的,即使摔跤、疼痛都不可言语。这些都是受到了外物的障碍,(藏语称作???????),这类似于一个人在喇嘛前发誓戒掉烟,后因受到障碍而打破了誓言,会消福报。藏人是很忌讳这样的做法的。
本文的探讨仅仅是初步的,尝试性的,仅仅以藏族的斋戒仪式为例,还有许多领域也有通过仪式中的阈限阶段,如宗教差异或者文化差异上的对于颜色——“红色”的界定、对于社会成员性取向——“双性恋”的界定等等,这些现象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赘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2]陈麟书.宗教学原理[M].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
[3]安修.Lee.宗教简史[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12.
[4]方立天.佛教哲学[M].长春出版社,2005.12.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6]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M].第十四辑.西藏人民出版社.
[7]蔡彤宇.OM!印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
[8]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C].今传媒.2014年第9期.
[9]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J].中国藏学.2015,28(4):35-44.
[10]白玛措.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J]. 中国藏学.2014,27(1):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