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020-07-06 11:33刘庆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陇东纺车羊毛

刘庆

1939年至1943年,抗日根据地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困难。抗大总校和分校连小米也没有了,学员们吃高粱、黑豆,甚至吃野菜、橡树叶、榆树皮。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困难,抗大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之中,使教育与生产结合起来。于是,抗大学员也自力更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这在古今中外的办学史上,也是伟大的创举。

1939年2月9日,抗大召开全校党的活动分子大会,罗瑞卿代表抗大生产委员会作生产动员报告,要求把生产运动列入教育计划,统一安排时间,做到“不劳动者不得食”。要求全体教职学员开垦2万亩荒地,生产粮食6600石;生产单、棉衣各5000套;每人生产若干双鞋、袜子和绑腿;全校全年所需肉菜由自己解决。为了落实上述计划,共产党员要做生产运动的先锋。

毛泽东也为抗大开荒生产题词:“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1943年5月4日,朱德在接见即将去陇东开荒的抗大第七分校第二大队的同学时说:“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中央要你们去陇东抗大第七分校,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贝:第一是镢头,第二是枪杆子,第三是笔杆子。你们要拿起镢头开荒种地,建设校舍;拿起槍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七分校第二大队的教职学员带着首长的嘱咐和这“三件宝”开赴陇东合水县豹子川一带,在深山里开荒生产,建新校舍,并担负学习和保卫边区的任务。经过一个夏天的艰苦劳动,把荒无人烟的豹子川变成了学习、生产、练兵的好地方。朱总司令这三件宝贝,不仅是送给七分校二大队,也是送给整个抗大的传家宝。

在大生产运动中,抗大学员除了开荒种粮种菜,生产自给以外,为了实现丰衣足食,还掀起了纺线运动。学校给大家每人发了一辆纺车。初学纺线时,热闹非凡,特别是男学员,拿惯了枪杆子的手要纺线实在不易,纺车一转,棉花抽慢了,纺的线又粗又松;拉快了马上断线,急得不少同志发牢骚。但是,革命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一切服从革命的需要”。当大家冷静下来,想想纺线也是为了战胜敌人的经济封锁,争取抗战胜利;而且听说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首长也在纺线,一股怨气全消了。经过一个星期的勤学苦练,不仅不发牢骚,不砸纺车了,还钻研提高纺线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他们改造了祖祖辈辈千百年留下来的旧纺车,提高了纺线的速度,一般同志一天都能纺出一斤二两线,质量还很好。老百姓称赞说:“八路军真是能武能文,粗活细活样样精通!”

陕北盛产羊毛。同志们不仅学会纺线,还学会捻羊毛线,织毛衣、毛袜、毛手套。捻成的毛线经过呢子用槐树叶子汁染成黄色,便可以做成呢军装和呢军大衣。到1944年冬天,抗大的同志靠自己动手,真正做到丰衣足食。有的同学高兴地说:“我们穿的是羊毛,盖的是羊毛,全身都是毛,真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当有人把这句话告诉毛泽东时,毛泽东哈哈大笑,诙谐地连声说:“天才,天才!” 加工,还可以织毛毯和粗呢子。

猜你喜欢
陇东纺车羊毛
纺车,承载印度历史与浪漫
纺车声声
老纺车
春日 陇东花事
Golden fleecers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薅羊毛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摸羊毛
陇东老区的放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