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琼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单位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了单位制度管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可见内部审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成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所述单位的财政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公正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的治理水平,从而实现管理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法律政策也不断调整和完善,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公共财政支出、内部管理、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从而实现单位健康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因此,当前事业单位重视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尤其必要,这不仅是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要求,而且也是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够有效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也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相关问题的分析
从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情况来看,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深入,许多事业单位纷纷设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了监察审计体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虽然事业单位建立起了内部审计机构,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主要由财务人员兼任,使得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不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此外,内部审计机构还存在多重领导的情况,内部审计执行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整体水平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不高,主要是因为部分单位内部审计队伍基本是新建的队伍,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没有相关规范的管理制度支撑和学习,无法满足需求。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不是简单对单位财政支出等方面进行核查防弊,而是要在审计核查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和总结,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防范,从而提升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专业性不强、风险意识薄弱、防控能力较低等问题,以致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也高度重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规定和发展规划,目前各个领域都纷纷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同样,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也要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正确地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水平,发展信息化审计事业,目前仍有单位停留传统的工作形式中,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服务职能未有效发挥
我国审计署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方面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内部审计除了要履行监督、评价职能之外,还需要履行建议的职能,以此实现所属单位治理的目标。然而,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只是一味地注重监督职能,忽视了内部审计具有的咨询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只是通过检查的方式揭露问题,但是并没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五)缺乏全面的内部审计监督
缺乏全面的內部审计监督也是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多强调事后的监督检查,忽略了重点业务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这种事后监督检查的方式往往难以弥补既成事实,也不能够从根本上去预防和解决问题。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保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对此,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保证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才能够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因此,事业单位也要注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准确地对各审计事项进行分析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审计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财务、信息化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促使其成为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事业单位应要制定合理培训计划,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单位全体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其次,结合相关的经验和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并做好建设工作开展前的部署工作;成立工作小组,实时跟踪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度,做好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升级转型。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职能
首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要转变原有的工作思维,增强服务意识,清楚地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只是差错纠弊,而是服务于单位,从而更好地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开展各部门的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重点业务的监督管理,要加强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利用自身的审计理论知识,帮助业务部门解决业务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通过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得已宣传避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内部审计事前和事中监督
事业单位要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则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事前和事中监督。一方面是要求事业单位要结合最新的法规政策,以此加快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在进行重大事项之前,要做好实施方案的监督工作,同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重视事中监督,做好风险预警和防范,及早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实现内部审计监督端口前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积累实践经验,切实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员的综合水平,从而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