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好吗?

2020-07-06 03:22王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脊髓康复训练骨科

王斌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23-01

脊柱脊髓损伤是损害脊柱脊髓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脊柱脊髓损伤术来治疗该疾病。但是为了达成理想的治疗效果,我们通常会在手术过后对患者进行骨科康复训练。临床研究表明,骨科康复训练中设定的护理措施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什么是骨科康复训练,我们将对相关内容一一进行阐述。

一、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早期护理

在该阶段内,患者为了维持自身脊柱的稳定性,通常需要进行卧床治疗。而护理人员则应该在该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使用矫形器帮助患者实施脊柱保护,同时还要评估患者能够下床活动的时间。

其次,患者的呼吸稳定性一定要得以维持。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对于呼吸道内产生的各类分泌物应做到及时清理,避免呼吸进程受到阻碍。此外,在患者可以接受的力度下帮助患者翻身,可以降低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属于高位脊柱损伤,那么在合适情况下可以采取特殊手段,即把患者的气管切开进行氧气输送,避免出现呼吸梗塞和肺部炎症。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术后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为此,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量,例如血压和心率等,同时还有尿管的出入量。

从饮食的角度来看,手术后两天内,患者都不应该进食,直到出现肠鸣后方可喂给患者一些口味清淡的流食。

在该阶段可以进行一些早期活动。如果患者在经历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没有造成其他部位的损伤,就可以展开康复运动:可以每天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手部和脚关节,在提升关节灵活度的同时,也能避免患者发生肌肉挛缩或者是手足下垂。

二、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恢复期护理

首先是对神经性膀胱的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定期导尿清洁的具体方法,不仅要教导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导尿操作,同时还要关注尿路感染的相关症状,通过及时清洁患者的尿路来避免膀胱受到细菌感染。此外,患者的膀胱功能需要得到准确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依据评估结果来为其设定合理、有效的饮水排尿和清洁计划。

其次是要对神经元性直肠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情况,对患者的直肠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来制定排便练习方案,为患者排便提供科学依据。从饮食的角度来看,患者的食物中应富含纤维,该举措能够为肠道蠕动提供更多的动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节律性,避免紊乱饮食。

緊接着是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由于脊柱损伤患者需要卧床治疗和休息,因此发生褥疮等皮肤疾病的概率较大。为此,家属不仅要每天擦拭患者的身体,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同时还要协助患者翻身,避免细菌滋生。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告知家属预防褥疮等皮肤疾病的知识,帮助家属提升健康意识。

之后是对肺部感染的预防和处理。保持患者治疗空间的室内清洁和通风,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能够为患者降低肺部感染提供有效支持。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必不可少。必要时还可以针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提功能性训练。

最后是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处理。在该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温度和血液状态进行密切监测。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彩超检查后,如果发现并无其他问题则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肢体,引导血液进行回流,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血栓症状,应立即进行溶栓处理并进行适度的保暖工作。

三、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期康复训练

(一)轴线翻身法。

首先把患者的两只手臂放在胸部前方,做出交叉姿态,然后护理人员将右手放在患者的腰部,另一只手需要放在患者的肩部位置,此时另一名护理人员将双手分别放置在患者臀部和腰部的位置,两名护理人员同时用力即可帮助患者完成翻身操作。

(二)良肢位摆放方法。

良肢可以有以下两种摆放方法:一,侧卧位。该姿势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垫起,让患者向前伸直上臂,完全伸展上肢,同时将下肢弯曲,并将上身部位的下肢垫起。二,仰卧位。该姿势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和肩胛骨分别用枕头垫起,其次需要使用枕头将脚踝和脚盖两个位置垫高,并将肘关节向前伸展。

(三)手法扣拍技术。

帮助患者调节至舒适姿态,然后护理人员将两手的手指并拢,形成酒杯状,然后在患者的腹部位置进行力度较小的叩击,每分钟大约需要叩击一百次左右,每次叩击应保持用力的均匀性,同时应该以患者的疼痛感为度量标准,调整用力角度和用力大小。

(四)站立训练。

首先让患者倒在一个电动直立床上,然后使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床上。之后开始将直立床进行倾斜操作,帮助患者直接站立起来。倾斜程度应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在该训练过程中应严密观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当出现异常情况后应该立即调整直立床的倾斜程度,避免让患者受到损害。

四、结束语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通过骨科康复训练来完成脊柱功能的恢复。针对性的骨科康复训练不仅包括对手、足关节等位置的锻炼,同时还有上下肢的运动恢复。该方法能够以加快患肢血液循环的方式避免患者的下肢出现静脉血栓现象,在调节患者神经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快速康复这一治疗目标。但需要强调姿态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其他损伤。

猜你喜欢
脊髓康复训练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