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洁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在音乐课的课程结构上做了调整,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由六大必修模块、六大选择性必修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开设的选修三类构成,丰富了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开足、开齐、上好音乐课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笔者自2019年下半年起对河源市30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音乐课程开设情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听课评课、座谈交流、网络问卷等形式,对河源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开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看到了河源市普通高中音乐教学近几年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现对调查的部分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应对策略。
一、基本情况
(一)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当前,河源市共有30所普通高中,配备音乐教师总数为188人,其中专科学历音乐教师6人,本科学历音乐教师182人,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6.8%,188名音乐教师均为音乐类专业毕业。仅从数据来看,我市普通高中音乐教师队伍总体能够满足学校音乐课的正常开设。
(二)音乐课程开设情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六个模块,以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爱好、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等安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为选修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修满18学时并通过考查评价,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音乐课程中须获得3学分(54课时)。各学校课时安排及模块开设情况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足音乐课,课时达54个以上的学校有11所,课时达标率约为36.67%。在模块开设上,各学校主要集中在音乐鉴赏和歌唱模块,其余模块较少有学校开设。
(三)音乐教材配备与使用情况
学生人手配备一套教材的学校约占53.34%,部分配备、循环使用教材的学校约占23.34%,没有配备音乐教材的学校约占23.34%。完全按教材上课的学校约占6.67%,基本按教材上课的学校约占43.34%,挑选部分教材上的内容上课的学校约占43.34%,还有1所学校补充自编校本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有1所学校未开音乐课。
(四)硬件建设情况
从各校音乐教室配备情况来看,有24所普通高中学校配有音乐教室,占总数的80%;有27所学校配有舞蹈室,占总数的90%;配有合唱室、乐队排练室等其他功能的学校数量比较少。
(五)音乐课程学业评价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修满18学时并通过考查评价,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音乐课程中须获得3学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对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也提出了评价标准和评价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一是教育部门层面。全市有5县2区,除龙川县配有专职小学音乐教研员以外,其他县区均未配备音乐教研员。没有专职音乐教研员指导和引领学科的发展,导致县区音乐学科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制约了音乐学科的发展。
二是学校层面。个别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只重视文化学科,从不不过问音乐教育工作。个别学校领导在音乐学科教育上功利思想严重,认为在大型活动中拿到奖项就是素质教育搞得好,重社团、轻课堂、重尖子、轻普及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教师层面。在与教师交谈中发现音乐教师普遍觉得在学校得不到重视,学科地位不高。因此,很多音乐教师也是被动接受学校安排,责任心不强,思想懈怠,缺乏激情,不愿钻研,在教学中应付了事,教学方法毫无新意。
(二)音乐教师配备不均衡
音乐教师配备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校际不均衡及教师专业结构不均衡。一是校际不均衡。音乐教师人数10人以上(含10人)的学校有8所,这8所学校均在市区或县城城区范围内的公立学校。音乐教师人数2人以下(含2人)的学校有9所,这9所学校中有5所是民办学校,有4所乡镇学校。从调查情况来看,市区或县城城区范围内的公立学校音乐教师人员配备充足,甚至过剩,周课时量远低于规定课时量,导致人浮于事。偏远乡镇及私立学校音乐教师配备不足,音乐教师紧缺。二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均衡。音乐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声乐、钢琴、舞蹈三个领域,有能力担任其他模块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
(三)设施设备建设有待改善
在调查中了解到,有6所普通高中没有设置音乐课室,另外,因为距离课室较远、场室空间太小、场室老旧缺少维护等原因,有些学校虽设置了音乐课室但却形同虚设,大部分学校是在本班教室上音乐课。能拥有舞蹈教室、合唱教室、乐队排练厅等其他音乐功能场室及教学设备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的实施,对课程的开设及音乐教室设施设备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课室不足、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学科相关模块课程的开设。
(四)课堂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音乐学科的教师视野不够开阔,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落后,加上河源市目前尚未对音乐学科统一进行合格性测试,大部分学校没有对音乐课提出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总体不高。
三、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音乐课程开设的监督
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针对当前音乐学科不受重视,部分音乐课课时开设不足、开设模块单一、音乐课被挪用或占用等情况,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不定期对各学校音乐教育开展专项督查,将检查结果与学校的考核评估相挂钩,促使縣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切实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确保学校开课率的同时丰富音乐课程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二)多管齐下,优化教师资源均衡
面对校际之间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河源市东源县已开始推行县管校聘的管理方式,将全县的教育资源全部进行统一安排,加大教师的流动性,加强教师资源的平衡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东源县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
音乐教师专业结构不均衡需要如何改变呢?笔者认为,一是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本校的音乐教师专业结构,合理招聘教师。二是加强在职音乐教师培训,促使音乐教师向一专多能发展,满足不同模块的教学需求。三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青少年宫、文化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合作,或者聘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到校兼课,改变音乐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的现象,丰富音乐课程选择,增加音乐课堂的活力和动力。
(三)加大投入,全面改善教学条件
基本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设备是开展音乐教学的物质基础,有了物质的保障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发动校友捐赠、企业帮扶等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满足音乐课程教学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积极探索,拓宽教师成长路径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扎实师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基于现状制定培训计划及培训考核评估措施,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使音乐教师培训系统化、有效化、长效化。
(1)丰富培训模式。除了聘请专家开展讲座、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与珠三角地区结对帮扶等传统培训模式外,积极探索借助网络资源及现代媒体组织教师收看、自学、座谈交流、教学研讨、专业互动等培训模式。
(2)实施分层培训。对普通高中音乐教师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个人档案,根据教师的教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分层培训,同时将培训情况纳入档案。如,科组长培训,以校为单位。每校一组长,促进学校音乐科组组建和发展,为校内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可以起到引领、示范及辐射作用;青年教师培训则可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3)加强培训结果管理。每次培训既要有效,也要长效,培训效果评估考核、进行阶段性及终结性培训总结及后续知识运用检查等都可以作为培训评价方法,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2.搭建平台,提供多样展示机会
积极组织音乐教师开展各类比赛、竞赛、展示活动,如,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论文比赛、教学设计大赛、优质微课展播、优秀课例展示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五)完善机制,全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1.完善音乐教师管理机制。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教师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充分肯定艺术类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绩效考核及评优评先等方面与高考类科目一视同仁。建议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粤教教研〔2020〕1号)要求,尽量配备专职音乐教研员,有专人负责才能更扎实有效的指导学校开展各项音乐教学工作。
2.建立系统科学的音乐学业评价机制。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的教学与评价建議,加快制定普通高中音乐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建立系统科学的音乐学业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使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在科学的体系中得到全面体现,从而提高学校音乐教育质量。
[本文系河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项目“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号:hy18048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杜宏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情况的区域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13(2):13.
[3]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