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会林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现在被引申为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一步。
我想其原意和西汉刘向在《战国策·秦策》中一句话相仿。这句话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一半而已。
党中央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要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个要求是说给党员的,也是说给各级干部和所有公职人员的。因为解民难、排民忧靠的是各级干部和所有的公职人员。这样的要求已经提出有6年了,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也的的确确在不断地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优化为民服务举措,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要求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努力克服“中梗阻”现象,打通“最后一公里”,避免推诿扯皮的问题发生,力争落实,落地,落到位,善始善终。几年来的变化有目共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向所有公职人员提出的警示和要求,也是每个公职人员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说明“最后一公里”是关键一步,就像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需要重点关注,同时,也需要每个公职人员在“最后一公里”的路途上“吾日三省吾身”。
笔者觉得,在“最后一公里”上,除了存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一些显性的问题外,还有一些在落实政策、规定和工作部署上存在的问题不可不明察秋毫——
一是打折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有的干部对上级政策和工作部署有选择性地去落实。选择的优先标准主要是围绕上级领导的关注点、上级领导的喜好、能看得见博眼球的显绩等等,考虑惠及群众、不能马上见效的基础性、铺垫性的工作少,在对上对下的结合上侧重于上,忽视弱化于下,就是人们说的“唯上”,眼睛只向上看,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不注重兴办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好事,不直面群众面临的难事揪心事。多是把能让领导高兴的事当成大事要事去急办,把群眾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当成小事麻烦事,去推脱或缓办。
二是注水的“最后一公里”。客观来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针穿,越往基层工作头绪越繁多,任务越具体。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千家万户,陷于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有时手忙脚乱,忙得不亦乐乎,无奈去应付,搞“数字工程”和虚假政绩,不能真正让群众得实惠。近年来,基层单位在“留痕”上已疲以应对,上级要材料和报表往往很急,基层来不及调查核实,有时凭感觉,靠“估计”。有一些地方上级检查考核基层工作目标在“留痕”上占有一定的比重,注水的数字显然与实际情况不会相符。工作落实是否到位,一定程度体现在“痕迹”上。
三是过当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基层干部对上级政策和要求在理解上不全面,在执行上有过当,在落实上有偏颇。有的层层加码,把任务越加越多,标准要求越来越苛刻,超出了基层的承受能力,自然不会圆满完成;有的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按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工作方法简单生硬,搞“一刀切”;还有一些执法执纪者对法纪缺乏敬畏之心,不能正确执行条文规定,对被检查者以不对称的力量去自我认定。比如曾有报道某市执纪部门到教育部门检查工作纪律,对某领导办公室存放的小说等书籍,还有零食等情况,都作为违纪问题上报,欲给予通报处理。消息一出,引起舆论哗然,遭到质疑。还有一些地方,在公路口划出交通标志线、设置红绿灯,本应是为了更利于车辆通行,但交通标志设置极不合理,造成大量车辆违章,司机怨声载道,痛斥为“钓鱼执法”。如此,岂不是对规章的滥用?!
打折也好,注水也罢,抑或过当之为,都是阻碍国家政策规定和工作部署正确贯彻执行、落实落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所在,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不可不克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