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从经验中得出,实践在认知中升华

2020-07-06 03:26陈玉侠种即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题学科

陈玉侠 种即飞

摘 要:在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随着认知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研究经验的积累与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提升。本文以2019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为例,从明确概念、寻求依据、总结方法、升华认识四个方面,对本课题研究的要义予以梳理提炼,以期能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提供方法启迪。

关键词:理论 经验 实践 认知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通常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种认知实践的过程,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经验的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的建构越来越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一个个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问世,研究者对于课题研究的概念、依据、方法、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下面,笔者就以正在进行的安徽省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为例,对教育科研的“理论从经验中涅槃,实践在认知中升华”予以阐述剖析,以期能给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方法启迪。

一、明确概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涉及“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三个关键词。三个关键词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上位概念,它不光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学生群体的特殊素养,而且适用于一切情境、所有学科和所有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没有提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学语文教学”,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与策略,将语文学科涉及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母语)运用经验、提高语言(母语)运用能力、丰富文化积淀、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特殊的实践活动。

第三个关键词“策略”,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引导学生开展好有效的语文学习的计策或谋略。

根据对上述三个关键词的解读,我们对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界定是:以区域内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程中,学生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逐步掌握必备的语言(母语)知识,锻炼提高语言(母语)实践能力,形成正確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必备品格;为了顺利、高效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拟定并采用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措施或方法。

二、寻求依据

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要明确研究的依据。就文献而言,本课题的依据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其他相关文献。就课程而言,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三级课程”。就学段而言,包括初中、高中(含职高)两个学段。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是我们课题组的初中语文老师已经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了,他们通过单篇、群文、整本书、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借助纸质材料、电子文档及其他相关的媒介资源等,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中阶段,参研的普高语文老师,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职高语文教师,则依据班情、学情,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不管在哪一个学段,也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所独有,而其他三个方面的素养并非语文学科的专利。

至于如何有效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策略,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单篇课文、写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等,均有成功者的案例,例如《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黄厚江)、《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詹丹)、《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余党绪)、《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孙绍振)等当代语文教育教学名家的专著中收录的案例,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这里的“操”,告诫我们躬亲实践的重要性;这里的“观”,是让我们博采众长。近几年,种即飞名师工作室购买了一些新近出版的书籍,大家一有空就借阅,学习借鉴名家的教育教学智慧并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比如,就单篇阅读教学而言,品读文本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好策略,种即飞老师根据教学实践撰写的《咸亨、隔壁有隐喻,偷书、别人无悯心—〈孔乙己〉关键词语解读》一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期上。

三、总结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是多样的,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图示法、行动研究法等。以本课题研究为例,我们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

1.调查法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含有初中和职高两个学部。初中学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课题研究工作比较容易组织实施;职高因是怀远县现代职业学校的一个教学点,语文教师少,并且年龄偏大,课题研究工作相对较难开展。针对这一现实,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初中学段相对独立,高中学段多校统一的研究思路;并且将研究范围细化为:初中语文教师注重单篇、单元(群文)、整本书、写作、综合实践的教学策略研究,职高语文教师以怀远现代职业学校为主阵地、以怀远师范为领头雁,注重传统文学研究(怀远师范的非物质文化—花鼓灯很有名气),普通高中注重十八个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范围明确以后,各校语文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顺利开展下一步课题研究提供了材料支持。在这方面,笔者撰写的《县域内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的调查报告,较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该报告已被《安徽教育科研》杂志录用。

2.图示法

为了直观地表示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预期全貌,我们选择了图示法。现梳理如下:

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课题研究是以三个一级标题展开的,即“对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认知”“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路径”“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资策略实践”。换言之,“认识”是前提,“路径”是通衢,“实践”是灵魂。这样的图示具体形象,提纲挈领,清楚地显示了本课题研究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了哪里、还需要做什么及最终成果是什么等。

3.集中培训法

本课题于2019年9月获省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批准后,申请参加研究的老师很多,图示法也给出了研究成果的样态,但是每个人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什么成果呈现却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9年10月21日,由县教研室理论科程超老师牵头,种即飞老师主持开展了由怀远一中、怀远三中、怀远师范、双桥中学、褚集中学、君王中学等课题组成员参加的课题研究培训会,提出了课题组初中语文老师要对单篇、单元(群文)、整本书、写作、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策略整合,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案例予以参照;高中语文老师依据新《课标》,结合十八个任务群,对教材及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策略研究,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案例予以参照。这些案例大多来自于《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此后,经过进一步的文献学习和听课评课等活动,又增补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任务分工,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予以参照。而且种即飞老师在撰写研究综述时,进一步从逻辑思路上予以优化,总结、归纳出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撰写了《策略有径,大象无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策略研究”的概念与要义》一文,已被《新课程研究》录用。

4.行动研究法

课堂教学活动,是开展行动研究的主阵地。从教学过程看,本课题的行动研究经历了痛苦并快乐的三三部曲:第一步,文献学习明认識,立足于研究原则与依据;第二步,教学设计助转型,立足于基于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设计;第三步,课堂教学大赛促提升,立足于校内、校际学习交流。从教师阵容上看,行动研究吸纳了夏玉桥(正高级)、冯国瑜(蚌埠名师)、姚峰(蚌埠名师)、马定(蚌埠名班主任)等蚌埠市中学语文教育界名流形成专家团队,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材料收集、整理、形成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研究核心成员都亲身实践,率先垂范,起到了领航的作用,保障了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四、认知升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认识也在提高。比如写在申报书里的创新之处“通过其他研究文献和两个新《课标》,梳理出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和优化,总结出经过实践检验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系统化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这个所谓的“系统化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到底是什么,如何呈现?研究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系统化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应该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其他文献,对于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单篇、群文、整本书、写作、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概括,超越罗列现象与事实,使其具有理论高度的教学策略;这一理论高度,是站在客观性、规律性、创造性与具有推广价值的制高点上的。

事实上,课题研究过程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的认知过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整理、归纳、概括、提炼,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如基于原则的视角,应遵循“立意新颖、价值突出、意义典型、分类分级、操作测评”五项原则;基于依据视角,提炼出的教学策略,应该符合“课标落点”“教材基点”“发展力点”“考试要点”的依据;基于体系视角,可提炼出“单篇教学”“单元(群文)教学”“整本书教学”“写作教学”“综合实践”五种课型;基于建构的视角,可提炼出支撑单元知识课、单元基础课、单元单项能力课、单元整体建构课;基于学习方式的视角,可提炼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内学习、课外学习、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几种形式等。不管选择哪种视角,落实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矫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过度分析弊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共同旨归。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深刻体认语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广阔天地,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程先国《基于经验的理论提炼》,《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12B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超学科”来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