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2020-07-06 03:28刘坚王正海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企业培训胜任力课程体系

刘坚 王正海

摘 要:根据多年从事员工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的经历,从一个内训师的角度,对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培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意义和必要性。综合国家职业标准对岗位的要求、公司生产经营对岗位的要求及直接上级的对岗位的期望,利用对岗位胜任力的分析,构建和优化公司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并提出企业课程系统构建及优化保障机制。

关键词:企业培训;胜任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2-0220-02

1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系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企业在长期开展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培训课程,但是缺乏对培训课程的梳理、分析、归类,使得培训课程体系的框架不清晰,不明确。造成在企业年度培训计划中,培训项目多,培训课程也多,但培训后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的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2)基层培训计划质量差:由于基层缺乏自己岗位、职位清晰的课程体系框架,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时,对“谁应该培训?培训那些内容?”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员工对培训认识差:员工大多对本岗位知识和和能力的要求不详细,对科学的课程体系框架认识不深,停留在只要基本能够干活就行的层次。

2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2.1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步骤

培训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从课程体系架构的建立和优化开始,逐步对每个岗位(职位)进行胜任力分析,确定每个岗位(职位)的能力项目及其项目要素,再将能力要素转化为对应的课程,进行课程开发,形成课程成果包,最后对课程进行梳理、形成企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2.1.1优化培训课程体系架构

优化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要从培训对象,培训层次、培训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1)培训对象分类。依据企业业务流程,企业的培训对象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员三类。

(2)培训层次划分。企业员工培训层次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在梳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考职称等级进行划分,技能人员可以参考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的一、二、三、四、五级标准进行划分。

(3)培训内容的分类。内容的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课程的管理,通常根据职位任职能力的要求,将培训内容分为: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大类。

根据企业对培训对象、培训层次、培训内容三个方面的梳理优化,就可以形成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框架,如图1所示。

2.1.2能力项目的确定和优化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点在于对胜任该岗位(或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的提炼。主要可以应用三种方法。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法。对于通用岗位,可以参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该岗位工种的鉴定要求,并结合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分析,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提炼出胜任该岗位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要素。

(2)上级期望法。对于有些特殊工种岗位,可以通过收集直接上级或岗位说明书对岗位的要求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和优化,形成这个岗位的能力项目。

(3)应用胜任力模型法。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结合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岗位(或职位)为基础,收集和梳理岗位的各类信息,并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提炼出胜任该岗位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要素。

2.1.3培训课程的确定与优化

(1)对能力项目进行分析。培训课程必须能够体现能力项目要求,对梳理出的每一项能力项目,都需要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梳理出行为要点内容。

(2)根据行为要点描述确定培训课程。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在于将能力项目的行为要点转换为培训课程。首先对能力项目的行为要点进行分析找出核心点,然后梳理、归类形成课程名称,最后根据岗位工作分析,将课程进行排序。

2.1.4培训课程开发过程的优化

(1)为了保障课程开发的质量,需要规范开发过程。内训课程开发一般可分为下列八个步骤:1)确定培训课程的目的;2)进行培训的需求分析;3)确定培训课程目标;4)进行课程整体设计;5)完成课程单元内容设计;6)阶段性评价与修订;7)实施培训课程;8)进行课程总体评价。

(2)课程开发的成果主要包括:培训师手册、学员手册、练习及案例手册、测试题库、演示稿等材料。

2.1.5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

收集已开发的企业培训课程和已使用的培训项目资料,按照培训课程要求的资料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培训课程资料包,然后按照培训对象进行结构化整合后,形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三个层次的培训课程体系。

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培养规划的应用和管理,完成各项内容的动态更新、优化,使得企业培训课程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2.2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预期效果评估

企业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能够动态管理的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后,企业培训的整体框架清晰,员工培训目标明确,培训计划编写有了依据和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实施有了监管依据。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做好企业培训的一个基础工作。

3 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机制

优化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不仅从建设过程中进行优化,还需要从政策、制度、内训师队伍建、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创新发展,培训管理与督导的完善等方面建立一些保障机制。

3.1员工培训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公司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有良好的公司培训政策的引导,使领导层,员工层都积极主导的关注培训;有顺畅的员工职业生涯上升通道,使员工心甘情愿的参加培训。

3.2内训师队伍的建设

在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中,由于内训师都是各岗位的精英,对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非常清楚,对岗位的人员情况、培训需求了解透彻,是培训课程开发的最佳人选,也是企业培训课程的授课人。因此加强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也是企业课程系统优化的关键。

首先要為内训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引导;其次应该提高内训师的课时费,激发内训师的授课热情和责任;第三要加强内训师的培训管理,提高内训师的课程开发的规范性和授课程的技巧性。

3.3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企业培训就是将培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转化成为企业员工的能力的过程,培训形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课程的转化效果,所以培训形式必须与讲授内容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也是课程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现对常用的培训形式进行分析,如下:

课堂面授形式:课堂面授形式是企业培训的主要传统形式,教学过程面对的互动性强,在课堂上直接能够处理学员的问题,适合于大多数的偏知识性的教学。缺点是:学员需要在同一时间集中在一起,对工作影响大;需要有较大的教学场所和设备;对教师要求高,能够管控教学过程。

课程小组讨论:由内训师抛出问题,学员针对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查找解决方案,内训师通过不断的组织和引导,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法。这种形式比较实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分析,管理中的问题探讨等。优点是:学员参与度高,问题探讨透彻,效果好。缺点是:对内训师要求比较高,具有较强的过程控制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现场讲解形式:由内训师在工作现场进行生产系统的结构、原理、操作要点等内容的讲解和示范。适用于实操课程的教学,这是企业培训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优点:直观,易学,可以现场训练,实用,知识转化率高。缺点:场所限制,场所要噪音小,有一定的空间,不影响生产安全,能够确保学员安全。

e-Learning形式:指数字化学习形式或网络化学习形式。为了企业培训课程系统的发展,在正常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完成课程的数字化转换(特别是一些基础类共性的课程),形成数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利用非涉密互联网建立和完善企业非涉密内容的互联网培训平台,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部分内容通过建立移动培训平台,开展非涉密内容的培训活动;利用内部涉密网络建立涉密内容或技术的专用培训平台,进行涉密内容或技术的培训活动;这种培训形式的优势主要有:数字化课程可重复再现,便于推广到各种教学平台;网络化教学形式,实现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节省了企业培训和学员学习的成本,是课堂教学的最好的补充形式。缺点:是需要学员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很强的自控能力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交互性不如面授课程。

总之,培训课程的培训形式,各有特点,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培训形式,让培训形式适用于培训课程要求和特点,并且紧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培训课程最高的能力转换率。

3.4培训管理与督导

培训管理与培训督导是培训课程体系正常运转的保障。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培训岗位的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培训课程的开发是否规范,内训师是否合格,培训场所是否符合培训要求,培训课程的实施是否严格执行,培训效果的评价是否真实等,都需要由培训管理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随时给予指导。必要的培训管理和督导有效的减少了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使得培训课程体系能够正常运行,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企业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实现企业培训的意义。

4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的展望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完成后,会促使企业员工培训走向规范化;有了能够反映或代表岗位胜任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课程体系,就能够利用网络化在线考核平台、专家组或直接领导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估,确认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训计划,组织培训,使培训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员工的能力;有了完整的课程系统,进行企业培训的数字化就有了一个基础,推进培训的网络化进程,发展移动网络培训平台就更加容易。在兰铀公司的未来,企业培训系统必然是一个传统培训形式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培训的融合体的现代化培训系统,在这种企业培训系统下,员工可以在工厂、在教室、在家里,不受地域限制的随时随地的接受培训,通过网络,通过面授与内训师进行交流。企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培训系统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考核、评估的私人定制,使得企业培训更加有针对性,有个性特点,培训更加贴合员工实际的需要,员工能够通过这种高贴合度的培训,迅速提升自己的岗位胜任能力,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田俊国.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敢这样搞[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 刘英飞.企业培训管理中的E-Learning构建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21-27.

[3] 李芳.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五步法[J].企业管理,2011(08):82-84.

[4] 何国银,张昕.多维视角下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5(24):240.

猜你喜欢
企业培训胜任力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知识管理下的企业培训模式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培训的技巧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