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爱书之人,我的藏书量要用两个书房来装。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等到有一年年末,家里打扫屋子时,我才讶异地发现,书实在是有点太多了,不仅如此,光床底下的报刊就有半个我之重。母亲稍微有点生气,因为书堆得很乱,但又有点高兴,因为她觉得这些书能卖不少钱。这当然只是句玩笑,卖书我是万万不肯的,于是只得把书粗略地分类整理了一下。可无奈啊,书实在是多,而书房中,地板是属于我妈的,桌子是我爸的,我只有四面不高的墙。而更无奈的是,我家并没有书架,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妈作出了让步,于是我得以把书堆满了两个书房的地板,当中只留了一条小小的过道。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书呢?这我也回答不上来,似乎这些书都是大风刮来的,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我家的,其中的某些书,我早已没了印象。我看着忙活了一下午才整理好的书房,心中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也有了几个疑问,我是真的爱书吗?我买这些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炫耀吗?还是……我不敢再问下去,我突然觉得我是那么无所谓,这都是真的吗?
我记得我当初还是想得挺单纯的,就是想找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在院中放一把搖椅,一张小茶几,一壶碧螺春,再添上几块小茶糖,我慵懒地躺在摇椅上,捧着一本书,晒着不刺眼也没很热的太阳,吹吹风看看书,听听鸟叫喝喝小茶,惬意得很。于是我就开始买书。
买书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我近似疯狂地买书看书。我还特别喜欢逛各种各样的书店,我在网上找宁波各家值得去的书店,不管路隔得有多远,我都会一家一家地访遍。我去书店的目的很纯粹,我就是为了去看书。我还根据书店的装饰风格来决定看什么书,在“三联”读艺术,在“枫林晚”读古代文学,在“左岸与城市之光”读人文社科,在“猫的天空之城”看清新小说,这才是我想要的阅读,去了就看,觉得好看就买。不功利不空想,看得实在不做作。
我还有闻书的习惯,我买书时会去闻书中残留的油墨味,这也许在他人看来会很奇怪,但是我就是这样做了。由于每一家出版社使用的油墨印刷机不同,用的油墨也是复杂多样,甚至同一本书不同批次用的温度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所以也就导致了每本书的味道都有区别,我曾用了一整天在书店里去证实这个结论。我用一枚小针将塑封袋划开一个小口子,看不出来也不会损坏书,去闻它的油墨味。印象深的是《理想国》这本书,它居然有着一股淡淡的奶油味。我也不敢多闻,怕闻了上瘾,但又实在不肯放下,最后还是悻悻地买了回去。那家出版社的书我足足买了十多本。
但有时会由于囊中羞涩,我不得不舍弃一些心心念念想买的书,钱总是不够花,但书又是不能不看的。
有段时间我很迷历史,又不愿读《史记》这种中规中矩的书,我就去那种路边书店淘野史。野史看得多了又觉得不对,就又看回了正史。直到有一次我闲来无事翻着电视频道,翻到“百家讲坛·易中天”,觉得他讲得挺好,就去了趟书店,“点名”想要找易中天,一看那书,好家伙,挺贵的,咬了咬牙,发现牙都快咬碎了还是买不起,只好白走一趟,回到家,想想还是来气,就把往期的“百家讲坛”都看了一遍,大概十来期,半个暑假都在看,我妈以为我“魔怔”了。每看一期,我都会提前找到相应史书,对比着看,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有时破口大骂,有时对着书痴笑,缓不下来的那种。笑也笑了,骂也骂了,对历史的感情也愈来愈深。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伯乐,我虽不是千里马,但她绝对是一名伯乐,她就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跟着她读书、写作,评论古今人物,谈笑时事风云。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她的教导,才使得我将读书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往,我只是将读书当作一种习惯,现在它是一个意识,人没了意识就成了植物人,我不读书就不是完整的我。我曾问过初中同学对于我的印象,他们都说印象最深的是我和老师面对面在课堂上的争论,这争论几乎一周就要上演几次,两方都不肯让步,一本一本地“码书”,说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看法,我们从各个名家的书中找句子,书累出一本又一本,但时间不会超过半节课,用她的话说就是上不完课是要扣工资的。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应该读书的,不然上课就没有了大部分的乐趣,所以阅读成了我的生活。
我又看着两个房间的书,回答了那几个问题,我是真的爱书。我读书是为了丰富生活,使生活完整,使我自己完整。我读书并不是为了刻意卖弄和炫耀,读书就是读书,哪来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念头。我不虚伪,相反,我认为读书令我充实,我既学古人的含蓄内敛,又学赤子的直爽率真,我活得很自在。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饭后我习惯散步,一边散步一边听广播,里头有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夜色阑珊,书香为伴。我们读书,所以不孤单。
(指导教师:刘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