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铮
@ 吴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公共卫生继“非典”之后,再次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极度关注。此次的公共卫生“热”,同“非典”疫情之后的情况同出一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社会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在逐渐降低,这与公共卫生的性质有关。与临床工作相比较,公共卫生面对的群体是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人,预防效果不能在短时期内显现出来,常常不会有临床医生“手到病除”那样的效果,民众的感受度、获得感不强。这也决定了公共卫生做了大量工作,但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成效,会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重视不够。疾病防控工作做得越好,往往就越没有“事情”发生,政府可能就越不重视。近年来,部分地区政府对疾控中心财政保障未完全到位,人员工资总额偏低且缺乏增长机制,在分配上存在“大锅饭”倾向,人员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国家应该认真研究,按照公共卫生的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做一个长期的顶层设计;同时,需要有制度安排让政府长期重视这项工作,并慢慢形成重视公共卫生的社会氛围。
@ 张其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
今年是我政协履职的第八年,每年我都会提三四件提案,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传播提的。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中医药在抗疫中表现突出,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彰显了中医学的威力,而且也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多年来我一直呼吁中医文化和国学经典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所以今年我提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小学中医文化教育”的提案。此外,面对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我还提了两个提案:一是建议在医卫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为,加强医患互动,化解医患矛盾;二是建议逐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要去市场化,回归公益性,要建立一种保障水平更高、个人支付比重甚微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让医患不再是利益关系,而是纯粹的医疗关系。
@ 王松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防控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体系在体系设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和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构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模式”。国家负责公共卫生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把公共卫生体系作为国家安全和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管理;理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增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常态管理。二是建议“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审视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医生的专业救治能力和救死扶伤奉献精神受到广泛赞誉,但同时也显现出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能力不足、应急医疗人员严重缺乏、医学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从根上来分析审视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广“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以多学科整合理念进行疾病诊疗的能力,并且要加强应急防控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加快推进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 王黎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在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2020年,我的提案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助力”。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的传播方式更加自由、主动和灵活,能够重塑文化数字性表现形式,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积极优势。同时,新媒体能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普惠下沉。例如:利用直播课堂等形式开展线上美育教育、文化艺术教学,为各地文化馆站进行师资培训;通过互联网赋能,让更多的乡镇县级文化馆(站)了解、运用互联网并在其中受益,提升其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联合全国各大文艺院团、音乐院校举办线上音乐会,海内外实时共享视听盛宴。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一是要强化资源整合,让新媒体更充分地拥抱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二是要完善政策保障,以组合拳的方式迅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释放文化活力,让线上平台的传统文化传播、师资培训等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 熊思东(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
面对疫情“大考”,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引入智能信息技术,开展有质量的线上教育,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习革命”的深入推進,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首次探索。线上教育引发了理念、结构和价值重塑,高等教育模式在创新中发生着嬗变。与此同时,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的观念与理论、制度与治理、生存与竞争、安全与隐私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经历线上教育洗礼后,高校及师生在教育理念、知识获取方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也对未来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破题线上教育未来发展之路,我们要从疫情防控期间的新应对向新常态转变,不能把云中教育和线上教育作为应急之举,而要让其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态,这既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新趋势。我们还要牢牢把握智能信息技术的优势,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探索构建“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和“实践教育”三足鼎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学习时空无边界、知识体系无断档、师生互动无间隙、虚实切换无压力、精准管理无死角的高等教育新形态。
@ 施大宁(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疫情发生之前,对于将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教学过程,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都还有些滞后。疫情的爆发,反而成为线上教学巨大的外部推力。就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模式转变而言,此次疫情是“危中有机”。借助此次疫情,我们确实应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力度,推动知识传递从面对面教育转向网络化教育,从而切实拓展课堂的空间。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在线上教学中,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管理平台,所有课程都必须要在管理平台上建课。通过管理平台,我们能够实现对教师资源的调控,对教学效果的监控以及对每门课学生参与度的把控。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存储,形成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从而“既有监控手段,也有评价手段,还有优化手段”。这一体系可以总结为“1+N”模式:“1”是教学管理,要实现对学生“不散养”;“N”则是信息传递。按照这一模式运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处于同一个平台,从而形成管理的闭环。
@ 孙宝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稳就业的具体目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同时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从高校来讲,重点是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担当起“六稳”“六保”政治责任,充分利用国家、各省市就业利好政策,举全校之力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就业工作,把就业和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研判、全面统筹、精准施策、层层压实,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就业服务不断档。此外,要建立机制,多方联动,形成从学校领导、学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全员参与,到家校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局面。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通过各方面的服务,全方位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开拓就业岗位。一方面,企业要复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也要挖掘潜力,提供更多的渠道。
@ 范迪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艺术教育应反映时代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古往今来,成为艺术经典的作品总是鲜明地反映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特征和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巨变,新时代中华民族朝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团结奋斗精神,中国悠久的艺术历史积淀起来的丰厚传统,都是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因此,深入生活、关注现实、表现人民、守正求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无论表现何种主题、题材,运用什么形式语言,都应该以真正从生活中来的真情实感为出发点,在作品中反映时代精神。艺术院校应自觉承担起重大主题艺术创作的重任,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把学府的治艺精神投注到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中;艺术院校在培养新型艺术人才时,要更加注重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把青年艺术学子从校园的“小课堂”引导进入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通过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形成创作的理念和方式,以不负时代的高远志向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