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

2020-07-06 03:26郭琳琳
经营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

郭琳琳

摘 要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国家有关部门自2014年末发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起,陆续开启了整体布局、方向指引工作。2015年至2018年,随着《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等一系列制度、实施细则的出台, 2019年1月1日全面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受到深远影响。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背景,详细阐述了科学事业单位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阶段的特点及措施、日常会计核算阶段的特点、推进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科学事业单位 衔接工作 科研资金管理 信息化

科学事业单位由于其行业特性,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日常会计核算、信息化应用等实践工作中面临着较大机遇与挑战。要想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科学事业单位必须适应改革要求、领会改革要义、科学系统学习、抓住重点难点、立足实际落地、善于总结提炼,使财务管理整体工作登上新台阶。

一、科学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特点及措施

(一)科学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科目衔接特点

1.新制度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研发支出”科目的设置符合科学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解决了科学事业单位研发支出核算问题,是在原《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础上的一项创新。研发支出一般是指在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在期初设置时,一般做项目辅助核算,如有必要,可增加研究所(部门)等辅助核算。在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自行研究开发项目中开发阶段的费用按照新制度规定记账。

2.新制度设置了“专用结余”科目。该科目的期初数仅是原“专用基金”科目余额中通过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形成的金额,包括通过结余分配形成的“福利基金”,不包括以前年度通过计提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修购基金”。因此需要对原“专用基金”进行分类,以确定“专用结余”期初数。

3.区分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与非专项资金。新制度要求科学事业单位调整科技产品、应缴增值税、其他应缴税费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对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分出其中使用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付的金额和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付的金额。按照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付的金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使用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金额,要通过调整项目期初余额的方式调整至“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期初数。

4.细分业务类别。新制度要求科学事业单位在新制度规定的“事业收入”科目下設置“科研收入”、“非科研收入”明细科目。在收入、费用、预算收入、事业支出科目下分别以科研、非科研、管理为维度进行明细核算,以体现科学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别。

(二)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保障措施

1.组织工作要有序。在实施转换前,充分认识此次改革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立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组,落实责任,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集体研究制定衔接实施方案。分阶段组织衔接方案研讨会议,必要时咨询财务专家,务必使衔接工作组织有序,政策落地实施。

2.学习培训要到位。不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对资产管理、基建、后勤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相关人员均能理解掌握相应工作内容及任务。注重在学习新制度的基础上,以《关于科学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为支撑,掌握科学事业单位在制度衔接中的特殊处理方式,进而开展账目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

3.系统支撑要有力。具备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转换正确,满足新制度“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的要求。目前,一些科学事业单位与其上级单位已经实现了集中核算,会计信息系统的选择权、管理权归属上级单位,但本单位不能置身事外,要积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向上级单位提出信息系统建设修改意见,促进新制度实施顺利落地。

4.科目设置要符合实际、有实操性。立足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需求,在会计信息系统内置的会计科目基础上,结合实际完成会计明细科目、会计辅助核算项的设置,充分体现单位的行业特性、业务实质、财务制度、内部考核等方面特点。会计科目的设置不能过简亦不能过繁,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需要对单位业务有充分的理解,提出顶层设计方案。

5.衔接过程要留痕。严格执行规范的衔接工作步骤,分析研判单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衔接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包括科目余额明细表、新旧科目对照表、科目设置底稿、辅助核算项明细表、项目对照表等,作为重要的财务历史数据,留痕以备查。

二、科学事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合作项目款的账务处理

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中承担着几种不同的角色,包括项目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任务承担单位。对于前两类角色,科研单位收到项目(课题)经费后,应结合资金到位率及合作方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向合作方拨付科研经费。

第一,从付款方预收款项时,新制度规定,按照收到的款项金额,在财务会计下,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在预算会计下,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事业预算收入”科目。而以往存在某些单位不区分科研经费真实归属,对作为项目(课题)管理单位而代收转拨的科研经费全额确认本单位“科研收入”。从制度层面上对账务处理方式予以明确后,杜绝了虚增收入问题。

第二,按照任务书规定将合作项目款转拨合作单位时,新制度规定,按照实际转拨的金额,在财务会计下,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预算会计下,如果是转拨当年收到的合作项目款,借记“事业预算收入”科目,如果是转拨以前年度收到的合作项目款,借记“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这一处理方式的优势,一是通过“预收账款”进行往来单位辅助核算,可以清晰地展示已预收可拨付合作单位科研经费余额,便于管理,减少多付少付情况的发生;二是在预算会计下,借记“事业预算收入”科目(收入类科目除年末结转外,很少有借方发生额,可见此处理方式的特殊性),使得该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净值,避免了从决算层面虚增事业预算收入,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单位的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第三,确认本单位科研收入时,新制度规定,按照合同完成进度计算的金额,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原则。

(二)项目(课题)资金购置设备费的账务处理

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使用项目(课题)经费购置设备费,按照收付實现制在发生当期记入“科研支出-设备费”,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贷记“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折旧、摊销不计入支出,只是在资产与净资产中进行逐月销减,是一种虚提的方式。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交付使用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记入该项目(课题)的“业务活动费用”,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科研支出”。

(三)计提和使用项目间接费用的账务处理

第一,对于管理费计提时,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直接记入该项目(课题)的“科研支出-管理费”。新制度下,财务会计的做法是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管理费”,贷记“预提费用”,相比之前除会计科目名称不同外,并无实质不同;而预算会计的做法是借记“非财政拨款结转”,贷“非财政拨款结余”,从结转到结余,意味着该项经费已经在课题经费中提取,转为单位可自行管理使用的一项结余资金,体现了管理费是给予承担单位某种补偿性经费的意义。在使用管理费涉及资本性支出时,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第二,对于科研人员绩效支出的计提与使用,《政府会计制度》只是在计提时预算会计不做账,两种制度的账务处理方法上,并无本质不同。

(四)科研经费涉税有关问题

上述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级项目(课题)(简称A类纵向课题),属于非税收入,在使用时不会涉及税金问题。而对于其他纵向项目(简称B类纵向课题,如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委托的科技项目)及横向课题(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合作或委托的科研、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属于涉税收入,在取得、使用经费时,产生应缴增值税。因为税金、资本性支出的影响,B类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下产生的财务数据亦不相同。财务人员要掌握上述事项产生的根源及影响,保持思路清晰,在查询项目总账、明细账、余额表时能够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方做到切换自如,不忙不乱。

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弊端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弊端

首先,由于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辅助核算项繁多,在人工录入会计凭证时错误不可避免。其次,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科研资金在科研收支层面需要以预算为龙头,及时反映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目前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一般仅内置了几个标准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入支出表等,无法满足科研资金信息披露的需求,导致预算与执行脱节。最后,对于绝大部分科学事业单位而言,除财政拨款收支、科研收支外,也有事业收支、经营收支等。单位需要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内部经济指标考核,但目前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报表功能无法完成内部考核报表的输出。

(二)从根本上缓解弊端的建议

1.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当前政府会计方面人才队伍无法满足现阶段政府会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着重强化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和培养机制,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养,加强专业业务培训,完善财务人员知识体系,推进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夯实新制度落地实施的人力基础。

2.升级现有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一是建立会计科目、辅助核算项挂接关系,如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部门与项目、项目与功能分类、项目与预算来源等多维度的挂接。挂接初始设置完成后,将大大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会计核算差错率。二是要立足本单位科研管理、内部考核等工作需求,建立自定义的报表管理模版,定期进行数据披露,为辅助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3.建立综合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建设,规范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数据标准,完善安全机制,提升财务服务,建成一个“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科学实用、可靠安全”,覆盖全范围的财务管理服务平台,促进财务制度标准化,财务流程规范化、财务监控实时化、财务分析智能化、财务管理服务化。

一方面,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实现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和决算各系统相互连接、实时监控、信息共享。按照业务流程构造一体化布局,消除信息孤岛,形成预算指标管理、网上报销管理、收入确认管理、自动账务核算、银政直连、报表管理等系统互相联通,数据一次录入,实时交换。在系统内循环的同时,预留外部接口,与外部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内外部数据交流的自动化。

另一方面,建立科研管理、财务、项目组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上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包括项目资料、预算内容、执行情况等信息,供相关部门查阅。加大科研经费管理力度,用机控代替人控,严格预算执行。项目组到财务完成报销手续后,科研管理部门能够随时查看项目执行情况,及时与项目组进行沟通,帮助解决困难或督促加快执行,使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事业单位要适应改革需要,不断探究业务实质与解决方案,加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在全流程中完善财务管理链条,提升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沈佳.新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时代经贸,2019(11):28-29.

[2] 蔡娱.对科研事业单位做好与政府会计制度衔接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9(05):21-24+31.

[3] 王秋萍.关于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18):136+138.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聚焦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2016信息化视听行业“Best of the Year”年度榜单
2015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榜(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