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
【摘要】就现代化城市而言,其道路路面基本都是硬化路面,有着明显的不透水性,通常都是利用道路的排水系统将路面上积水排出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水源的污染及浪费问题,也会给土壤、植被及渗透层等对水的天然循环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增大热岛效应或洪涝灾害等问题发生的概率。鉴于此,应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道路上雨水及径流渗流及扩散的过程,再加上有效截污处理排入绿地中,通过相关的专业的设施及设备来完成雨水的渗透、储存、净化调节及利用等工作,达到“海绵体”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既要具有透水及过滤水的功能,也要具有存储收集水、净化水及水循环利用等功能,其中透水性是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工程建设中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工程;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进行雨水的渗透、滞留、蓄积、排除、净化与利用,缓解城市中的内涝问题。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强化断面设计力度、合理选择道路路面材料、设置相关的海绵城市道路系统,改善道路的性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海绵城市修筑理念概述
众所周知,海绵这种物质有很好的吸水功能,海绵城市代表此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如同海绵一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把多余的水分汲取,给整个城市平常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一般而言,海绵城市表现在城市的建构时期,使用定点设计一些地块,设置吸收技能优异的海绵体原料,放置在都市的休闲区和生活区。当雨季到来时,雨水会在预先设计好的海边地块被吸收,因海绵地块比之前的地块有更强的吸水性,所以地块降雨不会出现大范围的连片径流行迹,可以在对应方面避免市内出现涝害。利用海绵地块接受降雨,进而经由物理和化学净化处置,以供居民使用,为都市的供水供应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效应对了城市用水问题。通过对雨水进行合理的汇集、净化、反复使用,为绿色城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海绵城市的修建涉及面较广,涉及部门较多,设计标准较高。因此,在对这一城市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对应区域进行长期规划安排,同时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以便让其城市市政体现的升级作用得以体现,在规划城市、市政更新等多个环节为完成海绵城市修筑的有关技术留下充足的空间。
2、市政道路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意义
2.1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尤其是雨季的雨洪污染问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改善目前的发展现状,有效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净化,可避免环境受到污染,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2有助于进行城市水资源的调节
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调节城市中的水资源。主要因为在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之下,可全面改善城市中的排水系统,使得基础设施优化,最大程度上缓解城市中的蓄水压力,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预防因为雨水过多所出现的水灾,同时还能将存储的雨水应用在干旱季节,预防出现内旱的现象,提升水资源的调控效果。
3、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3.1设置道路透水结构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行车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为优质透水沥青设计法,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可用于缓解热岛效应、地表径流二次污染以及暴雨内涝的问题。透水沥青道路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土基、底基层、基层以及透水沥青路面。在拟定设计方案时,应保障路面的耐久性与强度,当路面结构经过雨水时,可以实现临时储水的功能,令水可以有效渗入土基。在道路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分為三个不同的结构类型,为全透水结构、基层透水结构以及面层透水结构。全透水结构的应用中,城市支路、停车场、校园道路以及公园道路的使用较为广泛,此类道路对承载能力的要求不高,所以很适合设计全透水路面。基层透水结构在机动车的道路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动车行驶中,对路面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道路基层机构的设计中,必须将基底体积刚性基底科学合理的设置,使其能够满足机动车的行驶需要。而在城市的主干道与快速路机动车道的设计中,需要采用面层透水结构。因为在此类路段中,具有比较大的车流量,对路面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设置透水面层,能够满足对市政路面耐久性与承载力的需求。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保障道路的施工质量,工程人员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并确保材料具有环保性能。
3.2对绿化带的设计
绿化带的建设必须结合对城市外表、空气改良以及涵养水源等一系列因素开展,按照道路建设雨水收集以及过滤等过程开展建设。绿化带和街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让绿化带上的水资源能够顺利汇入地下集水体系,不会出现积水状况同时也能科学布置绿化,对于降水的处理过程开展集水时要设计多个出入口,让降水可以从周边汇入地下集水体系从而完成储水。大多城市存在化工厂,进一步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直接使用降水会对绿化带以及街道造成一定的损坏,经过处理后把收集的雨水中的酸性杂质过滤干净,让其可以进一步循环、不伤害绿化带。把植被生长的土质以及附近水道开展建设工程,运用海绵城市对其开展合理的土质改良,对绿化带的集水系统以及储水系统开展进一步改良设计,让降水在处理以及收集过程中所流经的水道能有功能区分,把降水处理干净后的质量指标当作规划设计的标准之一。
3.3对路缘石与雨水口的设计
路缘石可以把主体街道包围让降水沿建设高度开展收集,使道路两边的排水系统可以集齐路缘石周边的雨水,增强排水力度以及集水功效进一步环节城市内涝问题,因为建造时的高度与道路高度有所差异,其排放体制也不尽相同。和街道高度一致的路缘石按照实际情况,将降水收集到距离集水口较劲的区域开展排水。比街道高的路缘石要将降水引向同一排水口,用水流自带的清洁作用对街道开展清洁,如此不会使街道发生大面积积水状况。集水口对降水开展有序排放以及少量涵养,运用海绵城市把现实中的水资源状态以及流量情况开展规划,按照水量运算公式把城市存有的集水口数目以及集水面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让路缘石以及集水口可以按照城市四季的不同集水量开展建设,用以作为改良城市街道污染以及生态恢复的管制主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内部积水以及内涝的防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中,要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了实现内涝防治与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要综合考虑雨水滞留、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在最大程度上令市政道路满足城市各项基本功能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丁锡峰.“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231-232.
[2]阳琪琪.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