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
“点赞”流行已久。它最初的“蹿红”,是人们热拥社交便捷化的结果。网络社交媒体对点赞功能的开发,可谓对社交心理的洞察,即在忙碌的生活之中,人们仍然渴望着社交需求得到妥善以及方便的满足。妥善,则是关心的思绪可以实现准确的抵达和及时的回应;方便,则是对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有效压缩。点赞,是时间稀缺的普遍压力下对关系维护努力之求解,但无形之中操作的简易也悄悄加大了情感的投机。
点赞有利于快速传达出关注之意,赢得一些简单的好感——它带来的好感尚待双方对朋友圈中点赞的分布的“分析”,即是专属式(特别地为个别人点赞)、择优式(只点赞优质的内容)、廉价式(频繁地为大部分人点赞)、随意式(随性的或偶尔的点赞)、还是“回报”式(礼尚往来)等等——但即便是较为诚恳的那一类点赞,可能带来的关系的柔和也不堪推敲。首先是点赞极容易流于形式化,过于轻松的操作使之难逃随意性的认定;第二,点赞还是容易沦为有心无实的“表演”,加上点赞的提醒功能,频繁地被打扰的同时,感觉私赏沦为众哗;第三,点赞可能变得复杂,在既是私人又是有一定公开性的朋友圈,点赞使关注可视化,这种“公开示好”可能因为置于“他者”目光而产生不适感,而使点赞慢慢变成诸多关系权衡下的选择。如今人们已是从习惯随手点赞变成吝为点赞,应是对形式化的一种倦怠,同时也是因为对点赞的“宽容”所至,一旦意识到点赞一定的随机性、盲目性,便可渐渐消解从点赞中得到的关注的满足。生活依然没有更改其忙碌的樣貌,点赞或许仍属费神之事,这是更可怕的发现。
点赞的情况如果符合现实的情感,则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但不免又感到有些无趣,人们还是隐隐希望有趣的社交媒体带来感情一些新的增长点;点赞若呈现与现实非常迥异的情形,比如一些人只是“塑料”友谊,却在朋友圈进行“蜜月”型的点赞和互动,则显得怪异和讽刺。点赞的确可能带来亲近的契机,但人们最终发现关系的建设还是赖于时间深流之中缓慢和用心的交流。点赞只是快文化的“出色”产品,虽然引起人们颇为长久的热烈投入,却始终因为浮于皮毛,而日渐成为“鸡肋”。但是失去了新鲜感的点赞还是顽留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在热词频出又闪退的流行文化迭代中,它已经成为元老级的存在。
“连结”的欲望时时在引诱我们抬起手指,虚荣、骄傲及随时泛起的疲惫又让我们按捺它的悸动。点赞省略了言语,拯救了贫乏的舌头,但又做出对这种贫乏的指涉。“点赞”之形式至简,但同样可以透露社交的复杂,它含藏许多微妙的心理,少为人所觉察,如为曲高和寡的内容点赞时,人们也能从中获得隐蔽的自我拔高的餍足。
在社交媒体,“自我”是一个艰难的词汇,我们总在呈现自我与严裹内心间徘徊,这跟我们意欲点赞又止住如出一辙,时间只是借口,人心之不痛快才是病灶。点赞虽枉担关注之名,但其轻巧过于契合不胜其重的生活体味而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