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开学第6周的周一,学校针对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排查。周三下午,心理老师给了我一组数据。分析显示,我班的曾燕有强烈的焦虑症、抑郁症和明显的自杀倾向。因忙于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我没有及时找她了解情况。
周六放学后,曾燕一直都没有回家。深夜,警察打着手电筒在文科楼的楼顶、视频监控的盲区找到了她。看着瘦小的曾燕把头深深埋在膝盖里,缩成一团孤单地靠在角落里,我莫名地心酸与心疼起来,早忘记了寻找她时的着急与恐慌。
“跟老师下去吧,这里的蚊子太多了。”我轻轻说。
“我妈不会愿意看到我的,我这次又没达到本科线。”曾燕终于开口讲话了。
我恍然大悟。
“没有达到本科线很正常啊!咱们班有一半的同学没有达到本科线,你是不是给自己太大压力了?”
“老师,我能没压力吗?我父母当年因为家里穷没有读过书,来广东打工也只能做苦力,辛苦赚钱供我和两个弟弟读书。以前我妈气我不能考第一名,现在我只要达不到本科线,她就骂我不争气,说不如现在就去打工挣钱。我现在对学习一点信心都没有,想到成绩就恐慌得睡不着觉,这次大考前10分钟我手都在抖。”曾燕的眼中,泪光闪闪。
“她也太逼迫你了!”我才意识到问题比我想的更严重,这个女孩子原来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为我这个班主任的失察感到愧疚。
“你已经很优秀了,你是咱们班外省学生里成绩最好的一个。而且你的年级排名一直在提升。”
“我妈还是生气为什么我不是最好的,她对我还是不满意。”曾燕呜咽着。
“你得学会控制压力,太大的压力会压垮一个人。你别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着,你得让你妈妈知道你已经非常努力了,让她不要逼你,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我在内心里也检讨自己这个班主任工作太不到位了。
很晚才将曾燕从楼顶劝下来,我对她妈妈特意叮嘱:若不想孩子继续出现异常情况,今晚的事情不要追究;也不要提与成绩有关的话题。
曾燕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度期望值”焦虑症,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超出子女能承受的能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皆如此,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父母,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或成长的家庭原因,自己没能读书,就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生命的延续——孩子身上,希望子女能通过读书这个渠道脱离体力劳动,不轮回上一辈人的宿命。“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不成器”,这些本是正常现象,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期望往往没有基于对子女实际能力的分析,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在巨大的思想包袱面前,孩子会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适得其反。曾燕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她了解到父母无限美好的期望之后,担心自己不够好,不能达到目标,困扰心绪的担心与压力渐渐使她焦虑,不断的焦虑又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终日处于惶惶不安之中,注意力不易集中,干扰学习能力的发挥,比如失眠和考前发抖。
孩子一定要更好才算是好吗?俗语说:跳一跳,摘个桃,但如果怎么跳也摘不到桃子就会使人失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如此:高不可攀会令人丧失信心,久而久之,无数次的失败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里有个实际的例子,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潜力。家长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孩子确立带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发挥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而曾燕妈妈提出的目标超出了曾燕能完成的范围。那个桃子,她怎么都摘不到。
针对曾燕的现状,我发动了各方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
曾燕妈妈:我专门请她来参加班会课,观看视频:科学家把一只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在笼子的上方用竹竿吊着一只香蕉,不停地挑逗诱惑那只黑猩猩。但每当黑猩猩跳起来企图抓香蕉时,科学家就把竹竿提高一些,不管它怎么努力跳,都始终摘不到香蕉。刚开始,黑猩猩非常兴奋主动,竭尽所能跳起,奋力去抓香蕉;屡次失败以后,开始显得焦躁不安,慢慢地激情退去;最后,科学家把香蕉放到黑猩猩的头顶,只要稍稍伸起胳膊就可以轻松摘到,它对此却无动于衷、视而不见。
视频让曾燕妈妈颇有感触,为什么黑猩猩最后对摘香蕉完全失去了兴趣?因为每次努力都归于失败,让它丧失了摘香蕉的信心。父母对子女寄予一定的期望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些期望需要结合子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曾燕,初中转学以后才开始接触英语,而本地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正规系统学习了。英语基础薄弱对她而言,是无法忽略的客观事实。因为妈妈的期望值过高,在沉重的思想包袱下,曾燕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够好,反而影响和阻碍了学习。就好比视频里那只黑猩猩,一次次失败后,最后陷于失望与无助。若任由事态发展下去,莫说成绩不会提高,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都将受到损害。
因为高三要求全体学生住校,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都通过学生宿舍里的固定电话。我要求曾燕妈妈配合我们的工作,周内上学期間没有重要事情不要和孩子联系,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周末回家尽可能不要提成绩的事情,曾燕这样的学生此刻需要的不是责骂,而是理解与鼓励,因为她自己已经给了自身足够的压力了。我告诉曾燕,如果这一周妈妈又骂她不争气,就带齐生活物品,周末继续呆在学校,无须回家。还好直到高考结束,她妈妈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终于理解了孩子的努力与辛苦。
心理老师:针对曾燕本人,心理老师专业系统地训练她学会控制压力,懂得适当释放情绪,运用合理的发泄方式,别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着。要求她每周去心理辅导室进行半小时心理催眠,科学的心理辅导逐渐稳定了曾燕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心理老师还教会曾燕深呼吸和放松肌肉法,只要几秒钟的动作就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让身体松弛下来,心情放松下来。然后,让曾燕每天留5分钟时间给自己写一段话,赞美自己。做个“星探”,发现自身的优点;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合,进行内心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我不是最好,但我已很好”“我很棒”“我一点都不差”“我已经足够优秀了”“我是独一无二的”……和自己对话是处理压力的好方法,它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发问、倾听和思考自己的问题,如此一来,视野才不会变得狭窄。
科任老师:英语老师对曾燕的帮助更是落到实处。针对曾燕的英语弱势,英语老师专门给她开了小灶,每天额外单独辅导她20分钟,只要求她记10个英语单词和看半个小时的语法。不要求她完成班级同学的日常英语任务,而是从基础抓起,只要她每次测试能把基本的分数拿到就可以了,不期待不切实际的分数,在60分的基础上能考70分就是胜利。另外,科任老师们针对曾燕的学习总体状况制定了一个方案,高考是对总成绩的要求,不仅仅只考英语这一学科,语数英三科成绩到高三基本已经稳定,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占了半壁江山的大综合不一样。老师们指导曾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综合科目的训练与提高,取长补短,争取实现高考分数最大值。
同学们:周围的同学得知曾燕的情况后,更是对她伸出了友爱之手,除了辅导她的学习之外,每个不下雨的晚修课间10分钟,都会有同学陪她去操场跑步。规律性运动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最佳方式,有时候我这个班主任也会加入其中,甚至鼓励她站在升旗台上对着漆黑的夜空大喊:“我已经很好了!我很优秀!”喊出这一天的疲惫和困惑。白天的课间10分钟时间,会有同学在教室里播放音乐,放松心情的音乐由乐器慢慢地、静静地演奏出来,使人身心宁静。曾燕的同桌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女孩,她组织周围的同学(包括曾燕)在每天的第9节课,特意给自己留5分钟空白时间。几个学生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不做,不说,她们称为冥想,进行心灵的自我放松,把自己的紧张、烦躁和焦虑不安放下来。来自同伴的帮助让曾燕明白,压力每个人都有,这个世界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能够达到90%就已相当成功了。接纳自己,包容自己,肯定自己,表扬自己。
在高三接下来的日子里,曾燕过得很单纯,很宁静。心理老师甚至要求她不看成绩单,只要求她问自己,有没有每天都尽力?只要尽力了,就安心睡觉。最后,这个勤奋努力而又资质平庸、基础薄弱的女生,高考成绩虽然才刚刚过一个普通师范学校的本科线,却已经是高三全年历次考试的最好成绩。
是的,你不必更好,也很好。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