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走进一个孩子的诗园

2020-07-06 03:27周天赐曾楚燕李莎
师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儿童诗诗人诗歌

周天赐 曾楚燕 李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春天,一定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镌刻进每个人的生命。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与孩子们相聚在“云端”,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点亮每一个朴素的日子。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学校“春天主题课程”之下,我们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走进了“一个孩子的诗园”,开启了儿童诗学习之旅。

赴一场春天的诗会

春天是自然的主题,春天是永恒的生命。萌发在春季的万物,用灵动的生命演绎着一曲曲春天的颂歌。季节的律动带给我们的体验是最直接而切身的,我们能够闻到春天的味道,看到春天的色彩,听到春天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温度……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与大自然紧密交织的关系。

在学校多学科融合的“春天主题课程”里,我们把儿童诗引入到孩子们的视野中,希望孩子们可以沿着这条小路,采撷到不一样的春之美好。

有人说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也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孩子们的眼里,花儿会舞蹈,鸟儿会歌唱,草儿会说话……而儿童诗恰好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以灵动简洁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不受拘束的思维,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丰盈多姿的世界。

在诗歌课程的资源选材中,我们沿着“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线索,为孩子们提供了《初春》《花籽》《春天在哪里》《春天被卖光了》《打翻了》等一系列带着盎然春意和生活气息的诗歌。一个个原本孤立的诗歌文本,经过用心编排呈现后,成为孩子们触摸五彩春天的芳香小径。

受限于线上录播教学缺乏互动的现实困境,我们在指导赏析的音频中试图帮助孩子们建立他们与文本的关系;让孩子不再仅仅冷静地分析诗歌,而是走进诗歌,甚至成为其中的核心角色;让孩子们在儿童诗的浸润下,对身边的事物都葆有好奇,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仿写训练,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以《春天被卖光了》这首诗的教学为例——

春天被卖光了

作者:杜荣深

春天是一匹

世界上最美丽的彩布,

燕子是个卖布郎。

他随身带着一把剪刀,

每天忙碌地东飞飞,

西剪剪,

把春天一寸寸卖光了。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觉得它很奇妙,春天怎么会被卖光了?被谁卖光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孩子开启了对这首诗的品读。读完不禁莞尔一笑,原来这首儿童诗这么有趣。诗人把春天比作一匹世界上最美丽的彩布,把灵巧的燕子想象成一个卖布郎,燕子把它美丽俊俏的尾巴当作一把剪刀,到处剪春天,把春天一寸寸地卖光了。这里诗人把春天的景物拟人化了,这些奇思妙想一下子让现实的世界变得灵动极了,这就是诗的力量。除了诗歌的想象之外,在孩子们眼中春天还可以是什么呢?于是,我们在学习单设计中给孩子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启发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诗歌,极大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大自然的敏感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创编一首新诗时,这首新诗倾注了孩子们对大自然与生命的思考。这时候,诗歌已经不单单是诗歌本身,还提升了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对诗歌的理解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与爱。

春天赋予人诗情,春天也同样给予人期许。当孩子们创编的一首首诗歌精彩呈现时,一场春天的诗会就这样火热地开始了……

与儿童诗人共舞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有感情的。天真浪漫的儿童视角其实就是童诗创作的来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了创作的来源,但下笔成诗还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学写诗歌亦是如此,刚接触到诗歌的孩子需要优秀的童诗做拐杖,在仿写诗歌的过程中把自己奇妙的想法表达出来。为了让孩子们有迹可循,有杖可依,我们在设计学习单时,采用了填补空白词语或诗句的方式,用这种方式降低孩子们初写诗的畏难心理。

写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为了调动孩子们写诗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我们精心设计了学习单的版面,力求简洁美观。我们往往选用诗中的事物或与诗有关联的图案作为配图,让学习单的设计符合诗的主题,带给孩子更加美好的学习体验。在仿写诗歌的部分,我们特意设计了作者一栏,孩子们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成为小诗人,拥有自己的诗歌。我们对于学习单的精心排版与设计,是希望写诗能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美好而有仪式感的事情。

我们抱着期待的心情等待孩子们的诗歌,而孩子们带来的惊喜超乎想象:

春天是一个/世界上最神奇漂亮的化妆盒/蜜蜂是个化妆师/他随身带着一只化妆笔/东点点/西画画/装扮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蓝天打翻了/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白云打翻了/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雨打翻了/引来一群活蹦乱跳的鱼儿/鱼儿打翻了/游进小孩的笑声里。

…………

看着孩子们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我们不禁感叹,儿童真是一个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在和周围的世界互动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特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诗句里有著他们对世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孩子们的诗里我们找回了自己童年所在的神奇世界。

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们比喻、拟人的概念是什么,但是我们用儿童化的语言和他们交流,给予仿写诗歌的拐杖,孩子们的诗里很自然地出现了这些精彩的用法。在儿童的眼里,蜜蜂每天忙碌地东点点、西画画,在为春天化妆;风是个卖画郎,东涂涂、西画画,就把春天这幅美丽的画卖出去了;春天是一张最精彩的报纸,东呱呱西呱呱的青蛙是个卖报郎……孩子的视角就是这样独特而有趣。

老师们迫不及待地将孩子们写的诗整理成了一本小诗集,借用软件配上了精美的封面与目录,一个班级的诗集就这样诞生了;还有老师收集了孩子朗读自己诗歌的音频,以视频的形成呈现孩子的作品。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老师们对孩子诗作真诚的欣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和肯定。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儿童写诗,诗写儿童。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让儿童诗意地栖居,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儿童诗意的语言里有我们小时候才得以窥见的星辰大海,倾听孩子们的童言童语、童真童趣,与儿童诗人共舞,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让我们诗意地成长

和孩子们一起读诗品诗的日子里,老师们的认知领域也被极大地拓宽了。我们以好奇做舟,以探寻为桨,在诗歌的海洋中徜徉。冰心、金波、樊发稼、谭旭东、林良、方素珍、金子美铃、惠特曼、谢尔·希尔弗斯坦……读着一位位诗人的作品,我们在文字构筑的世界中觸摸到了儿童的真、生活的善、艺术的美。

为了让孩子们对诗歌产生丰富充盈的感受力和品鉴力,我们不断调整课程设计的思路,在以音频为主导的赏析语言中,反复琢磨呈现的内容和方式。诗歌原文如何读出味道?赏析语言如何产生点拨?和孩子互动的语言怎样才能亲切自然?如何建立起诗歌文本和孩子生活的链接?学习任务如何设计才能满足孩子们个性化的表达需求……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边思考,一边实践,一边完善。

课程组的老师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去深入了解儿童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基于儿童的审美特点进行选材。在录制线上教学音频及微课时,大家精益求精。有时一首诗的赏析音频要反复录制七八次,直到大家听来觉得有趣有味,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算满意。在日复一日的点滴浸润中,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诗歌。

“老师,最近孩子沉迷写诗,有时晚上都躺下睡觉了,忽然来了灵感,从床上爬起来就写!”“童诗课程是孩子最喜欢的课程,除了老师提供的资源以外,我们还买了金子美铃和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集,孩子每天都要高声朗读几首。”听到家长朋友的反馈,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个可爱的儿童诗人的形象。孩子们创作的热情被点燃是老师们的快乐源泉。

我们常常在思考:诗歌的学习将把孩子们带往何处?我们致力于培养诗人和作家吗?不,这不是我们的初衷。

诗人惠特曼在诗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如是写道: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他目光所及的那个东西会在那一天或者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循着诗人的思路,当我们向孩子们呈现美好时,他们也会向美而生。早开的紫丁香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自由歌唱的鸟儿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父母的温和、整洁、慈爱和老师的公正、善良、明亮也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展开诗歌赐予孩子们的翅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童看到了春天的斑斓、生命的蓬勃和大自然的奇妙。而这段略显特别的时光,不正是孩子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吗?

诗意的课程,聚焦孩子们的诗意成长。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美和趣,让文字的力量如一道光照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希望他们多一种方式感知世界,多一种方式与世界建立连接,在成长的路途中,面对周遭,不觉孤独,遥望未来,有爱可依。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儿童诗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