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瑞 付文苑 马超 冉华光 杨丽娟
摘要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 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营养价值高和成本低等特点,是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种。本文总结了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育苗、选地整地、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油用牡丹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用牡丹;栽培技术;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S5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2-016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多年生油料小灌木[1-2],具有适应范围广、耐干旱、多年生、耐瘠薄的特点[3],其根可入药、籽可榨油、花可观赏制茶食用等,具有较高的藥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4],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资源,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提高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能够贯彻精准扶贫政策使农民快速脱贫,同时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丰富农村产业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1 贵州省油用牡丹的发展条件
1.1 自然条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 100 m左右,平均气温15 ℃左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立体气候明显、降雨日数较多。贵州省气候湿润,地形复杂,环境多样,能够为引种油用牡丹提供适宜的自然条件。
1.2 发展优势
2011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为牡丹籽油市场提供了依据。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关于加速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为牡丹籽油的发展指明方向。贵州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各州市积极引种试验,科学规划、全方位保障油用牡丹产业的顺利实施,将油用牡丹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项目来执行。我国的食用油市场空间巨大,据2016年统计,我国进口成品食用植物油和食用油籽的总额逾500亿美元,食用油对外依赖程度已达到67.7%,早已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
2 贵州省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油用牡丹品种主要有凤丹和紫斑[5],一般以长势好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该品种结籽量相对较多,有助于增加产量;适应性较强,生长范围广,易于存活;出油率较高,增加经济收益明显,可满足贵州地区对油用牡丹的种植要求。
2.2 种子育苗
油用牡丹种子育苗一般在9月中旬进行。苗圃用地需要提前选定,并注意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pH值以6.5~8.0为宜。为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播种前对油用牡丹种子进行前处理。首先,将种子浸泡在常温水中,浸泡时间48 h左右,每天换水1次,保证种子吸水膨胀含水量充足;然后,放入适量的多菌灵、敌克松等药剂对种子进行适当时间的浸泡,做好消毒处理后即可播种。播种方式包括点播和撒播,种植行距0.2~0.3 m,播种深度4~5 cm,播种后在上方覆盖2~3 cm的土层,有助于控制水分流失,同时注意覆盖地膜保温,以利于种子萌动生根。
2.3 选地整地
油用牡丹具有喜凉厌热、耐旱忌涝的特性,选择种植地块时,宜选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田地[6],土质以砂质壤土为佳,质地黏重、涝洼、重茬及盐分过重的地块不宜栽植。种植前1个月要对地块深耕翻晒,深度30~40 cm,同时注意清除土地中的杂草,通过曝晒促进土壤熟化,杀灭病菌和虫卵。翻地前施用腐熟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600~750 kg/hm2作底肥,同时施入多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菌剂,减少有害细菌的含量。栽种前浅耕耙细整平土地,然后做成高畦,畦面整理成弧形,利于排水。
2.4 栽植
牡丹露地栽植一般在秋季,种植时间以9月最佳[7],使根系在入冬前有时间恢复,能够长出新根。一般选择二至三年生苗定植,栽植前要剪去病残根、过长根,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50%福美双800倍液全株浸泡10~15 min消毒,捞出晾干后待植。
油用牡丹的栽植密度要根据苗龄、土地利用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3种:第1种是栽植4.5万~6.0万株/hm2,株行距为40 cm×50 cm;第2种是栽植9.0万~10.5万株/hm2,株行距为20 cm×50 cm;第3种是栽植15.0万~18.0万株/hm2,株行距为20 cm×25 cm(或15 cm×30 cm)。
栽植时,用铁锨插入地面,掀开缝隙放入牡丹小苗,拔出铁锨,苗向上轻提,使根茎部稍低于地平面1~2 cm,轻踩使根土密接[8]。栽植后用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高10~20 cm的土埂。二年生苗栽植深度一般在25~35 cm,过长的根要剪除一部分,以栽植后根部不蜷曲为准。
2.5 田间管理
2.5.1 松土除草。在油用牡丹生长期内,要定期锄地松土保墒,同时灭除杂草,特别是定植一二年内树冠尚未郁闭期间,杂草易于滋生。牡丹春季开花之前需要进行深锄,锄地深度达3~5 cm,以防旱保墒;开花后要浅锄,深度可达1~3 cm。夏季多雨,杂草滋生,要锄地多次,避免杂草与牡丹争夺肥料,影响牡丹的生长。入冬前,牡丹行间注意深翻土壤约20 cm,有利于杀菌、促进土壤风化、增加肥力。
2.5.2 肥水管理。牡丹喜肥,充足的养分供应是牡丹丰产栽培的基础。若栽植两年生苗,在栽植后的第1年可不施肥。从次年开始,每年需要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下旬,追施氮磷钾比例为2∶2∶1的多元复合肥225~300 kg/hm2。第2次在5月中旬,此时花开消耗养分,花后叶片正值发育,花芽开始分化,施用油用牡丹复合肥1 125 kg/hm2左右。第3次在11月上旬入冬前,施用有机肥2 250~3 000 kg/hm2,同时还需施用复合肥600 kg/hm2,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助于牡丹的越冬保护。小植株的牡丹可于株间穴施或行沟施,多年生的大植株可用撒施,然后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油用牡丹的根属于肉质根,抗湿能力较低,需要保证土地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在雨季时应注意及时排除水沟淤泥,受害植株应剪去腐烂部分再行栽植。生长期如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但注意不宜过多。夏季应在早晚时浇水,春季及初冬浇水应在天气暖和时进行。
2.5.3 整形修剪。为了使植株保持均衡适量的枝条,减少病病害的滋生,从定植后第2年春季开始可对油用牡丹整形修剪,根据苗的密度、枝条强弱、灵活端芽体,或者从近地面3~5 cm处的腋芽上留1 cm平剪,促使萌芽分枝增多,增加产量。栽植3年以上的苗,采取春季抹芽、秋季剪枝的方式,及时旋钮主枝,形成适度开张且较为牢固的丰产树型。每株选留3~4个主枝,在主枝上逐年增加侧枝,每株花枝数视生长空间保持在12~15个。
2.6 病蟲害防治
油用牡丹栽植地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叶斑病、灰霉病、立枯病、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开花后14 d,可喷施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杀菌剂,防止病菌侵害叶片,药效一般维持14 d左右,连喷2~3次。5月下旬,可喷施百菌清和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混合的杀菌剂1次,以有效防治牡丹叶斑病等病害,15 d后可喷1次铜、锌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剂,效果更佳。7—8月,可选用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粉锈宁等杀菌剂喷施,一般9 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如果发现有金龟子等食叶害虫时,可适量加入氯氰菊酯类杀虫剂。10月下旬会有干枯叶片下落,应及时清扫田园,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5 °Bé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洒全株进行防治,以降低次年的病虫害的发生。
3 结语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油用牡丹的生态效益也日益突出。油用牡丹产业符合中央的扶贫政策,符合贵州建设生态绿色强省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 参考文献
[1] 杨敏.油用牡丹种植[J].云南农业,2019(10):67-69.
[2] 杨序成,何佳丽,胡博凯,等.油用牡丹在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引种表现[J].贵州科学,2016,34(3):11-13.
[3] 王健波,卢雪征,张小庆,等.北京市延庆区油用牡丹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1):156.
[4] 杨艳丽,马平平.油用牡丹栽植技术探讨[J].新农业,2019(16):46
[5] 范莉,张强,高立均.重庆地区油用牡丹种植气候论证及区划初探[J].南方农业,2017,11(34):20-25.
[6] 丁锋,郑自君,马锦炀.论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2):20-22.
[7] 徐勤羽,杨晓莹,王德信.油用牡丹“凤丹”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9(10):74-77.
[8] 李春龙.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7(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