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秀珍
[摘 要]在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中,预算绩效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也不利于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然后就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政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2.065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2-0-02
0 引 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体而言,应着力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以此增强财政资金的作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可见,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资金分配与政府工作绩效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保证政府工作效率提升,而且能够促使财政资金合理高效利用。目前,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面临许多困难,不利于提高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能力,有必要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1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路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预算编制。在进行县级财政预算编制时,首先需要对以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预算支出标准及预算目标管理要求编制预算方案,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②预算执行监督。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绩效跟踪管理,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具体而言,在进行预算审批时,要根据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审查结果进行,并对预算绩效管理意见进行分析,确保预算执行有效进行。同时,建立动态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施预算执行的跟踪管理,进行全面化监督。③预算评估。预算评估即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重点对财政支出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績效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同时包括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定期评估和预算公开,只有进行全面预算评估反馈之后,才能不断提高现金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2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薄弱
由于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县级财政部门虽然认识到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仍然受到传统财政管理观念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县级部门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情况,对财政资金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只需要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做到不贪污、不浪费即可,忽视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这不仅不能满足当前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不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2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力度不足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广度和深度的不足上。首先,许多县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范围较小,大多数县级财政部门只是将一般公共预算项目资金作为绩效评价的内容,忽视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绩效评价,没有整体地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也没有全面地对财政政策进行绩效评价,以至于许多财政资金出现损失浪费、闲置、利用率低、使用效果差等问题。其次,由于许多县级财政部门不重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管理水平较低,而且大多数存在重形式、轻实践的情况,导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只是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表象进行评价,没有深入地对财政资金实际使用的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导致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不合理,不能真正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2.3 缺乏专业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人才
人才匮乏是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在县级财政部门中,在岗人员的数量相对比较少,专业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人才严重匮乏,加之原有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经验,导致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同时,许多县级机构并没有设立单独的绩效管理部门,或者有的地方存在一人多职、预算绩效管理与执行人员混岗的情况,使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严重影响了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缺乏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且经过不断实践,基本已经初步形成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绩效评价对象具有不同的性质,绩效评价内容涉及范围较多且差异大,加之许多县级并没有能力建立完善的、与自身相适应的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而上级制定的指导体系还不够具体化,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导致县级缺乏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5 未充分应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
目前,县级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充分应用。由于缺乏完善的指标体系,往往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加之未与财政资金规划与安排相结合,不能及时编制财政预算、调整政策,导致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不能发挥作用,难以实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
3 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
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县级单位部门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宣传,通过培训活动、科学讲座等方式,强化基层人员绩效管理的认识,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促使更多人参与绩效管理工作中。②建立预算目标绩效管理机制,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并制定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细则,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加强内部协调,促使预算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形成“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氛围,促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③县级政府要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的解读,在强化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不会审”“不会评”的问题,有效提升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3.2 加大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具体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财政资金列入绩效管理范围中,以此进行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切实发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不放过县级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真正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二是实施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严格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工作,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并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模式,以弥补预算资金分配的不足,强化预算管理和政策的作用,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3 加强人员培训,构建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队伍
要想有效提高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素质水平高的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因此,县级单位要加强原有在岗人员的培训,结合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对原有的在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此外,各县级单位要建立合理的岗位机制,明确各个人员的分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实施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工作模式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以此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职能的逐渐过渡,整体提升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3.4 构建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支撑。对此,各县级单位在构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邀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实地开展项目调查和研究,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易操作、适应性强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提高縣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保证县级财政稳定发展。此外,各县级单位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系统,提高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3.5 加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首先,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通过公布绩效评价结果和财政预算指标的方式,让社会大众参与到县级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过程中;其次,借助各个立法机构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各县级单位应定期编制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报告,并交由相应机构进行审议;最后,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成立专门的专家小组,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县级财政发展。
4 结 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十分重要。但目前在各县级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县级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财政预算和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切实发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代绅.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贸实践,2018(18):287-288.
[2]陈雪梅.关于县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2018(8):174-175.
[3]朱菲菲.浅谈如何提高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绩效[J].财经界:学术版,2017(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