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
2020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快速蔓延,对昆明市旅游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所有景区、主题乐园、餐饮、院线,节日文化活动等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业态全部停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昆明市旅游业逐渐复苏,未来昆明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政府和旅游景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疫情对昆明旅游业的影响
直接影响。疫情对昆明市旅游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2020年春节假期旅游经济指标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昆明市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84.13万人,与去年同期向比下降81.84%;旅游总收入15.1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6.52%。交通、住宿、旅行社、景区、文化演出等方面均遭到了严重损失。
间接影响。首先,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下降。全国范围内的隔离举措、延长春节假期之后,很多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裁员、减薪甚至濒临倒闭,使得很多工薪阶层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疫情后人们的消费会更加慎重,特别在旅游方面的花费有可能会直接消减。其次,游客心理顾虑短时间内难以消除。清明节期间,昆明市累计接待游客90.27万人次,同比下降55.3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60.11%。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疫情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上,消费信心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极可能会晚于或迟于疫情的解除。再次,旅游从业人员的流失会对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和振兴造成二次损伤。
昆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抓观念转型,把握昆明旅游新方向。要将昆明从旅游中转站和集散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要转变观念,变“流量思维”为“留量思维”,提升二次消费和复游率,打造高品质全域旅游观念。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拆除景点景区管理围墙,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形成特色鲜明的主题片区,实现“特色留客”;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限制市场性投资开发景区门票价格,实现“实惠留客”;三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品质供给,一站式满足游客“吃、住、行、娱、游、购”需求,实现“需求留客”。四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责任共担、平台共享、模式共享、导游共享、利益共享等方面探索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留客”。
抓产品转型,培育昆明旅游新亮点。疫情加速昆明旅游产品迭代升级,要在改造提升、文化赋能、凸显亮点上下功夫。一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要谋求“新思路”。加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移动通信等新技術,全域实现网络支付、人脸识别快速入园、景区服务、客流疏导等功能,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用好“看不见”的基础设施。二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要体现“新价值”。聚焦景区文化遗产,挖掘景区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形成深度“体验式”“沉浸式”游览、文化市集、遗产课堂等消费业态。三是城市旅游产品开发要寻求“新创意”。避免同质化,依托独特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围绕“春城花都,好享昆明”,打响“花”品牌,在“享”字上做文章。全力打造“种花、售花、赏花、食花、用花、研花”花卉产业链,制造“云花”品牌,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知名度。依托中心城区商圈和重点景区,提振“月光经济”;弘扬少数民族特色,丰富“逛吃经济”;依托“四季如春”气候条件,做强“康养经济”;做优一批网红打卡地,促进“网红经济”;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开拓“红色经济”。
抓营销转型,激活昆明旅游新市场。一是成立专业营销机构。鼓励成立专业化的文化旅游形象营销机构,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推广宣传模式。二是调整营销策略。依托线上与线下的完美融合,加大线上文旅服务和产品的营销和开发。三是精准营销。旅游复苏期,散客、自驾游将占旅游市场主要份额,应加强对周边生态游览、休闲康养、露营自驾、文化演艺等重点产品的宣传;旅游业全面恢复后,面向全国、南亚、东南亚等国内外一类客源市场实施精准营销,推动市场快速升温。
抓技术转型,拓展昆明旅游新视域。一是线上虚拟体验游。加大力度推广“一部手机游云南”App、线上博物馆游、景区线上虚拟游等线上体验活动,积极开发文旅相关的游戏、影视、动漫、特色文创商品等在线体验产品,丰富线上体验游内容。二是线上短视频、直播。政府部门可以积极与“两微一抖”、小红书、携程旅拍、马蜂窝等平台开展短视频旅游相关合作,积极开展短视频和直播活动。三是线上预售。支持旅游企业通过旅游预售回收一部分现金流,平衡基本支出。但政府需积极引导,规避预售产生的系列售后问题。四是线上展销活动和项目招商。政府牵头举办“线上旅游展销活动”和“不见面”招商引资,促进交易、推动交流、累积流量,为旅游业疫后发展蓄能,有序推进项目落地。五是线上培训。文化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可通过网络课程等在线培训形式开展导游、讲解员等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支持企业利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