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会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要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017年秋季河北省开始使用的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形式。因此,当前积极探索指向语文素养的教学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板块大单元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真正成为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
一、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板块大单元整合
板块大单元教学不以单篇课文和教材单元为单位,而是站在整本教材的高度,立足语文素养,确立大单元主题,深入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以此统整课内课外阅读资源,成为独立而完整的几个板块。教师积极发挥知识内部串联作用,让学生用整体思维方式去阅读、去感悟。
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在一篇篇课文的精讲细挖中获得的,而是在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板块大单元整合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力求真实。在设计单元内容时将真实体验作为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二是语文素养。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统整大单元学习内容,对课内外资源进行定位分析,把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材料、名著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合。三是人文主题。教材是按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为原则建构单元体系的,板块大单元同样遵循同一人文主题原则。四是阅读量。根据学生实际确定阅读量,一个学期16周授课时间,学生除教材外要读6册语文主题丛书、3册整本书,阅读量约是原来的10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阅读品质与能力也随之提升。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板块大单元整合编排设计如表l所示。
二、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板块大单元教学课型
整合学习内容是板块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这需要设计不同的课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板块大单元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在课型设计时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设定目标、监控进展,并对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二是有效沟通。学生能够在阅读、写作和口头演示中进行有效沟通,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信息、倾听,并给出反馈。三是掌握核心学习内容。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奠定自己的学术基础,使用正确的语言,并利用他们的知识来完成新的任务。板块大单元教学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课型设计分为以下五种。
第一,单元整体预习课——积累语言,整体感知。这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下发预读单,预读单包括整个大单元的学习篇目,学生要先读一遍,梳理整个单元的词语,把初读文本产生的所有问题记录下来。单元预习课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文本、积累字词、文学常识以及独立感知文章大意的预习习惯。课型定位是对大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第二,单元整体教读课——学习语言,理解感悟。精心选择本单元教材规定的教读篇目和语文主题丛书的经典文本作為阅读内容。“教是为了不教”,单元整体教读课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后,再在自读课上加以运用。单元整体教读课,有利于学生把握单元整体内容,在内容上建立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语文学习更加系统、牢靠。课型定位是阅读方法与策略的迁移。
第三,单元整体自读课——运用语言,提升素养。本着学生自主阅读的原则,阅读内容是统编教材自读课文和语文主题丛书中的文章。引导学生运用单元教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统编教材有较为完善的支架系统,如知识支架、方法支架、程序支架,这些支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会的、通过思考和同伴合作可以解决的内容,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对于学生疑惑的或者不能理解的地方,教师要着重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迁移,反复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型定位是学生将教读课习得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运用于多个文本的自主阅读实践。
第四,单元课外阅读课——拓展阅读,举一反三。阅读内容来自课外和整本书阅读。教师对整本书作者、时代背景、写作意图进行简要介绍,学生用课上一部分时间和课下时间完成整本书自主阅读,读完开展专题讨论。从单元教读课到单元自读课再到单元课外阅读课,从单篇阅读到多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和宽度,提高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课型定位是通过整本书阅读让学生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养成阅读习惯。
第五,单元写作探究课——主题写作,读写结合。统编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写作旧有的做法,突出综合能力,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每个学期共6次写作课,每个单元一次,每次突出一个训练点,按照教材内容顺序设计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在阅读课上,教师注重对写作的指导,让阅读为学生写作打下较好的基础。这种课型将写作与前面几种课型结合起来。课型定位是以单元写作目标为方向,发挥文本“样本”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搭建现场写作平台。
三、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板块大单元教学过程
板块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探求语言共性,寻找差异,通过教师教读、学生自读,完成对文本的感知、理解、鉴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板块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重在学生的参与、体验,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下面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板块大单元整体教读课为例进行梳理。
单元整体教读课的定位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进行“1+x”或“x+x”文本整合,发挥经典文本的定篇、例文的作用,教师主导,贵在教“法”,引导学生把从教材文本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迁移到其他篇目阅读中。
【大单元课题】文明的印记—建筑与园林之美
【学习内容】《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晋祠》
【学习目标】
1.默读三篇文章,把握说明文的顺序和说明对象及特征。
2.能够找出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
3.体会说明文严谨的语言特点。
4.能够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介绍熟悉的建筑和景点。
【教读流程】
活动一:自主学习晓内容。
阅读三篇文章,分别概括每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主要特征。教师教读说明文文体知识、文章背景,教读阅读方法,筛选重要信息。
活动二:浏览文本品方法。
为了表达更加准确,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快速浏览三篇文章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两三处,并说说分别有何作用。例如:
在建筑技术上有许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方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福建江东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活动三:品读文本磨语言。
说明文语言很讲究用语的分寸,特别是表示时问、空问、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请从三篇文章中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准确的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例如: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这句话中“或多或少”说明各地园林都多多少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活动四:思维交流展观点。
学生就以上问题讨论交流并展示,方式可以多样:思维导图式、直接发言式、小组对话表演式等。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补充,评价。
活动五:实地考察写短文。
一课时考察物探大院公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出自己眼中不一样的公园。
一课时写作展示说明文片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出自己眼中不一样的公园,并評出物探公园美文奖。
由此可以看出,板块大单元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始终,引领、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活动中习得方法,又回到真实情境中加以运用,得以展示,这成为一个很好的学习闭环,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