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飞
(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高密 261500)
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攻关技术试验田设置在项目区大牟家镇西刘家村,面积10 亩,其中8 亩水肥一体化管理,2 亩传统灌溉管理,其它操作相同。
播种的小麦品种为山农32,播种时间10 月18 日,播量11 公斤,无畦播种,平均行距16 厘米,每亩施用成品有机肥200 公斤,三元素复合肥(17-17-17)70 公斤,采用播种与铺管一体化机械,于小麦播种同时铺设滴灌管道,每60 厘米铺设一根管道,因播种前后墒情适宜,播后未浇水,冬前浇冬水,春季拔节水一次,拔节水时加入20% 氮肥40 公斤,15% 有机肥10 公斤。8 亩水肥一体化追肥通过施肥器溶解化肥流入主管道及滴灌管,2 亩传统灌溉采用撒施后浇水。
由试验调查看: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时间短,可及时进行大面积灌溉,不耽误农时;二是无土壤板结或很轻,利于提温保墒,减轻冻害;三是浇水均匀,渗透好,抗旱性强。从而表现为播种出苗率高,基本苗多,出苗齐、匀、壮,缺苗断垅少;冬前分蘖次生根多,单株分蘖多,冬前群体大。
水肥一体化麦田春季拔节前的次生根17.8 条,比传统灌溉多5.4 条,春季最大分蘖多,达到154.8 万个/ 亩,比传统灌溉每亩多33 万个,单株分蘖7.1 个,多1.3 个,四叶以上大蘖3.5个,大蘖占比例高,比传统灌溉多1.6 个/ 株,亩穗数51.5 万穗,比传统灌溉多6.4 万穗。从穗粒数和千粒重看,水肥一体化麦田也要多于传统灌溉。
不同浇水模式对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原因分析:拔节前后的冷空气和干旱等不利气候条件下,不同浇水模式,水分在土壤中保持时间不同,水肥一体化麦田很少有裂纹,传统大水漫灌的砂浆黑土在地表容易出现大裂纹,非常不利于水分的保持,也不利于根系的生长,更不利于抵御冷空气侵袭。因此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比传统方式穗粒数多4.2 个,千粒重多2.5克。
从收获前测产看,水肥一体化麦田的产量达到707.2 公斤,比对比多190.4 公斤,灌溉及人工费用按年度算,小麦季每亩节省40 元,按每公斤小麦2.2 元算,每亩多收入418.88 元,增加经济效益458.88 元。水资源方面,每季小麦节省用水20方左右。
附表:
“水肥一体化” 与“传统灌溉” 麦田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