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20-07-06 01:03主持人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敬畏理性生命

主持人:熊 辉

校长顾晓斌导语

“不要浪费一次危机!”丘吉尔格言中的思辨力量发人深省。每一次灾难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在激发人类的潜能,淬炼人们的意志,催生文明的智慧!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对于生于“非典”前后的高中生而言,是他们第一次全程经历、真实面对的重大灾难,更是一场深刻体验人类危局的人生际遇!同学们虽有居家学习的束缚和局促,但抗疫斗争的宏大场域正激荡每一位同学的内心!面对突如其来裹挟众生的灾难,面对人们与灾疫忘我无我舍生忘死的博弈,我们在感动之余也见证了英雄的平凡与伟大,见证了人性的拔节生长,见证了人格国格的优劣高低!灾难,也许正引导我们看得更远、更清,催生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孜孜追索人类更加适当的方向,寻求文明发展更加和谐的路径,建构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令我倍觉欣慰的是,江苏省兴化中学学子在“战疫·我在”征文活动中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思考勇气、不一样的观察维度、不一样的生命张力、不一样的人格情怀!我由衷地为大家自豪、骄傲!

2020 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面对疫情,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冲锋陷阵;广大基层人员守望相助、传递希望,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了。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虽然我们没有身处疫情暴发的中心,但我们时时都在关注疫情,特别是很多同学,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特殊时刻,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佳作示例

负重前行,苦难生花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18)班 刘逸珩

2020,岁晚律回,春意萌启之时,新型冠状病毒却席卷全国。一夜间,武汉封城、各省接连启动一级响应……病毒肆虐,物资匮乏,辱华言论与歧视,不断触动国人心弦,一句“我太难了”已不足道出重压下的辛酸与血泪。

用急促的短句,概写新冠疫情下,各方所面临的重压,揭开现状。

所幸,重压之下,我们开始审视口腹之欲引发的无穷祸患;我们再一次体会生命脆弱如苇草,存在的价值得以重新定位;我们看到苦难中绽放的生命之花,相信温暖与大爱依旧在人间默默坚守……所幸,我们选择以敬畏之心正视苦难,以理性思考担荷苦难,在平凡的生命中选择不凡,负重前行,在苦难中怒放千树繁花。

摆出中心观点,重压下看到生机,以敬畏理性之心担负,负重前行。

诚然,遥远的地理距离与肤浅的认知,依旧催生对苦难的轻蔑。无论是针对武汉的段子、表情包,还是所谓秘辛的爆料,都有蹭热度、带节奏之嫌。将他人的苦难作为解嘲对象以博取流量,无外乎是对苦难之消解与轻慢,恰如柴静所言:“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这更要求我们坚定内心,永葆对生命的敬畏,不轻蔑不怠惰,以良知与敬畏正视苦难。病患统计置顶,数据日日更新,暴增的数字前,君须谨记:数据与抽象符号背后隐藏着鲜活的生命。我们要穿透冰冷的数字之墙,触碰到真实存在的面孔,要在大时代的苦难中,看到一个个“人”。恐慌蔓延的情态下,这些温热跃动的面孔是个体存在的最佳证明。

视角独特敏锐,抓住冰冷抽象数据后的真实生命的存在,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正如舒衡哲所言:“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因为抽象鼓吹拉开距离并且常常赞许淡漠。”生命的意义被数据化时,唯有永远怀有对个体生命虔诚的敬畏,才不至于对苦难麻木,方能对无尽的远方、陌生的人们倾尽善良,方能以良心与思考托举生命的羽翼。

论证逐层深入,敬畏生命,方能在苦难中理性思考。

轻视苦难固不可取,脱离理性思考的肆意沉缅,亦暴露轻信盲从的弊病。李文亮医生逝世,悼念与吊唁的同时,执法人员一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地方政府固有渎职,但那个不具备医学知识的警察,亦不过在履行维持治安的职责。沉痛哀悼的同时,不要让真相流失在涕泪交加之中。不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超越束缚双足的泥沼,才能担荷人世间的万般苦难。

敬畏生命方能正视苦难,而理性的思考才具备担荷的力量。宅居家中,网络成了宣泄情绪的唯一途径。疯狂转发的谣言,所谓知情的真相,狂飙的舆论中,我再一次想起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困惑:“我们为何没有从苦难中吸取教训?我们为什么一次次遭罪?历史为何依旧成为我们的重负和命运?”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总是随便什么都相信,并且相信得彻底而固执。狂热的舆论中,阴谋论与偏见横行之时,唯有以理性的力量对抗狂热,方不会丧失本心。唯其如此,方能脱离事物的蒙蔽与局限,方能担荷前行的重任,坚定跋涉的步伐。明辨是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进一步论证理性思考的价值,在狂热的舆论中,理性是利剑,刺破蒙蔽心房的阴霾。

一言以蔽之,疫情之下,唯有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同情他人的苦难,不轻慢,不滥情,以理性思考负重前行,方能在生命的贫瘠之地浇灌出血沃之花。

总结上文,以形象化的语言,突出强化理性思考,负重前行的意义。

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灾难面前,没有什么比内心的信念更加真切,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力量更加坚韧,像光线穿透风雪,像火焰点燃阒静。这信念与力量,将腾迁生命的双翅,趟过烈火,抵达天明。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你面对考验的抉择,你挺身而出的担当,你的用力与坚守,你的鲜血与热泪,你逆行的背影、战斗的姿态,你“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你对苦难的正视与担荷,时间会定格每一个负重前行的身影。

用第二人称,排比整句勾勒一个个勇敢担当的画面,向负重前行的人们致敬。

“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钓,但我们可以面对苦难的诘问化为觅渡的力量。”疫情之下,只有承担苦难之后的不屈不饶,才称得上是灵魂的一种坚实状态,才称得上是源自坚强又返回坚强的精神性存在。

“在我们的时代里,你也一样,不诞生于水,诞生于火”,既是激荡岁月中的铜莲,便以那不妖不染的风骨 “传送着古远芳香”,传递着生命的炬火。以良心正视苦难,以思想担荷苦难,负重前行,上下同欲,风雨同舟,战必胜,春必回!

篇末深化观点,苦难危机终将逝去,而这株精神的铜莲,已然与春天同在。

(指导老师:钱 艳)

佳作示例

活着,担当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19)班 李敏印

毕飞宇定义鲁迅为伟大作家,汪曾祺不是;吴冠中称100 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显然这探讨的不是美学问题,而是担当。

开篇即笔带气力,借毕飞宇、吴冠中对鲁迅分量的比较性评断,顺势带出“担当”这一题意,颇具阅读撞击力。

海德格尔说:“有担当才有自由。”极力逃避,终究是徒劳的。别存在侥幸心理,疫情肆意蔓延,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热干面”,不存在身份差别。拒绝隔离,隐瞒病情,甚至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这些都是很愚蠢的;自以为时代的一粒灰落在自己头上不会变成山,这是很天真的。事实上,在灾难面前已不存在个人命运,有的只是集体遭遇。唯有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活跃,让其各司所职,各负所责,各尽所能,才可以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只有消灭了产生灾难的土壤,个人才能从不安全感中解脱,疫情防控阻击战才能宣告结束。

强调灾难面前人的无差别性,否定只顾自己的利己行径,突出命运与共的集体精神。

不可否认,担当重量会有碍前行,减慢速度,以至大大提高付出的代价。“防护服”笨重,穿脱麻烦;口罩使面颊脱皮,汗水使双手泛白。因为“性命相托”,每一根神经都必须高度紧绷;因为“健康所系”,宣誓的“天使”必须按上红手印,完成逆行。相比之下,远离担当,表面上看似乎免除了负重之下奋力前行的艰难苦辛而获取了轻装前行的自在,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一旦放弃担当,于身轻的同时也在让“人”的分量变轻,以致灵魂退化,精神羸弱,渺小感蔓生,终而朽蚀为不起眼的沙子,徒然挣扎在人们的明眸善睐间。正因如此,不少伟岸的生命才不惮于担负重压勉力向前。鲁迅先生只能将横眉冷对凝聚成生命的姿态,余华注定一生都处于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钟南山院士不得不多次强忍泪水坚毅地挺起脊梁。虽然他们走得吃力些艰难些,但却走得更稳健。

这一段运用对比论证手法,先承认相比之下担当的付出之大、行进之难,再从精神层面展示担当与否对于人生意义的不同影响,从而使担当不担当、外在与内在,是非立见,很有说服力。

别害怕担当重量,须知惯于担当的人才能双脚踩地,站立起峭拔身影,任历史的风尘吹拂;而喜欢轻身的人,只会飘浮在空中,虚蚀去存在的痕迹。“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道理尽在不言中。

当然,担当是有场域标尺的,需要肉体与精神同时到场。白衣天使逆行江城,以生命守护生命,这是担当;普通百姓居家隔离不逾矩,为切断病毒发散路径作贡献,这也是担当。因为这些都是肉体与精神全在场的人。至于那种只会夸张地空喊口号、两脚并不着地的轻飘者,那种身与神并不同步、假临场不实干的作秀者,则无论如何都是与担当挂不上半点关系的。

深挖一层,提出肉体与精神同时到场的衡量标尺,对虚夸、作秀式的假担当发出棒喝。

余华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活着就是去担当的……

引余华之言收结,强化活着就是去担当的题旨,照应文题。

(指导老师:徐地仁)

佳作示例

阳和启蛰,人间如春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15)班 周灏妍

2025 年

武汉的长街翻涌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地上响彻着欢笑声、各种小吃的叫卖声。

文章开篇新颖独特,通过对未来的想象,从2025 年的武汉写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欢快的生活画面。

“过早没?”

“走走走,嗦粉去!”

“老板,来碗热干面!要三鲜豆皮!”

早餐店里水汽氤氲,一碗热干面配上热豆浆,食客咂巴着嘴,心满意足,仿佛一天也美好起来。偶或有一两瓣樱花飞落下来,任谁见了都是心里一暖。老人们都出门,聚着谈天说地了,上班族行色匆匆,穿汉服的少女笑靥如花,玩滑板的男孩压低了帽檐扮酷。喧闹之中,一位姑娘坐在街边长凳上,安安静静地看手机,任身边车水马龙。

手机屏幕上,一条新闻推送:“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

……

此处承上启下,巧妙地将我们的视野拉回到现实。

2020 年

女孩站在窗前,想着自己被隔离的日子已有多久。

窗外,清冷的街道上只有一盏盏路灯,没精打采地发出昏黄色的光,偶尔有一两个路人,也行色匆匆,惶恐而不安。两旁街道的店铺大门紧闭,原本热闹非凡的大街早已悄无声息,留下令人压抑的安静。

距疫情暴发,已是一月有余。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每天确诊的人数都在以令人心惊胆战的速度增加,刷新疫情实时地图成了女孩每天必做的事情。高速被封了,城市被封了,小区也封了,而首发疫区武汉,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女孩轻轻叹了口气。

曾经烤面包的味道,弟弟放学手中烧烤孜然粉的味道,晚归父亲手中芝麻饼的味道,橘红落日和夕阳的味道,黄昏包裹着的漫长而热闹的街道,溢出的,都成为此时让人鼻酸的记忆。

正当唏嘘,眼前飘落一粒晶莹的雪花,女孩心里一惊,呀,下雪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武汉也下了一场大雪,自己和弟弟打了雪仗,和爸爸妈妈堆了雪人,一家人是多么开心、自由、幸福啊!女孩禁不住翻开手机相册,两行热泪划过脸颊。

平时看似寻常的生活,只有当失去的时候,才能真切感受到它的珍贵,才让人理解平凡就是幸福的真谛。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女孩的思绪。

社区医院的护士准时来量体温,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送来了晚餐。

“以后你们就不要来了,我会按时量体温的,我可以发信息告诉你们。还有,吃的可以放在门口,我自己拿。万一我也感染了,会传染给你们的。”

“那哪行啊!这是我们的责任!”

“哦,对了。今天我问了医生,你爸妈的病情很稳定,你弟弟的精神状态也很好,他还说等病好了,要你带他去放风筝呢!”

“嗯。”女孩使劲地点点头,忍住没让眼泪流出来。

此时此刻,一群人在死神手中救人,一群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希望靠近。一群人和一群人,以他们的责任与担当,让这个春天变得温暖,让这个国家变得坚强。

此处的概括非常深刻,危难时刻,更能让人理解什么是责任、担当、奉献与坚强,也更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钟南山院士说:“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中国十四亿人,终会共同战胜病毒,迎来阳和启蛰的那一天。

2025 年

前后呼应,文章结构紧凑。

姑娘滑动着手机页面。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院士南山,耄耋之年,临危受命,星夜驰援。八方医护,齐聚鄂地,且九州一心,共战疫情。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

“姐姐,你在干什么?找你好久了!”

她抬起头,会心一笑,阳光和暖,人间如春。

结尾蕴藉有力,余味无穷,让人既欣慰又温暖,也许这就是幸福的力量,而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让人为之动容。

指导老师:熊 辉

主持人点评:

三篇作文各具特色,有对生命意义的反思,有对“活着”价值的考量,有独特精巧的构思。《负重前行,苦难生花》通过分析社会众生之相,提出敬畏生命,以良知和理性担负苦难、负重前行的观点。《活着,担当》则着重从战“疫”中人们的“担当”来反思“活着”的价值及意义。《阳和启蛰,人间如春》则采用第三人称,以全能视角塑造了一位在武汉亲历疫情的女孩形象,通过未来与现实的转换,来展现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情,全文构思精巧,匠心独运。

渡尽劫波,对所有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从疫情带来的灾难看,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家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该如何去感受他们的伤痛,如何去抚平他们的创伤。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否有超越“小我”的“大爱”?是否有对生命的敬畏?是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愿意去温暖他人的善良?

等疫情散去,等我们再次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沐浴和煦的春风,聆听老师的教诲,体会同窗的温情,你是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是否会认真思考:书,该为谁而读?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猜你喜欢
敬畏理性生命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敬畏自然 敬畏设计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签字权”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