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郁
“网课和答辩太多。本周四次网课,两整天答辩,精疲力尽。”
6月的第一周,采访完影评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我在微信上一边和他确认稿子的细节,一边追问他,大概哪天能写完这一届“十荐”的综述和影评。他有点抱歉地给予上述回复。微信语音里透出街道的喧嚣声,恰似他这些天的忙乱。
他终究还是在6月8日晚上发出了综述,没有违背他一周前在微博上的承诺:“综述和短影评估计这个周末能弄好。”
原本,“十荐”就是纯个人的项目。没有任何官方或非官方机构要求张献民做这件事情。2017年末,他在微博宣布,自己会在网络征集独立影像作品,集中一段时间(20-30天)看完后推荐10部他心目中的佳作,并撰写一篇综述和获推荐作品的影评。
在中国独立电影界,张献民的影评有见地,他做过监制、办过响当当的活动,还在不同代际导演的作品里当过演员,是个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两年多前,国内影展不乏,但有组织的独立影像展示空间已渐渐式微。一个人的观影和影评,有“气魄”,也相当耗费体力和脑力。进入首届“十荐”的好几位创作者,后续都凭借他们的作品入围了国际影展,且斩获奖项。
那这一届的片子及其作者和上次会有哪些不同,他有哪些体会?今年四五月间,一得知他在征集第二届“十荐”作品,我便立刻和他联系。
他说自己还在“闭关”观影中,等全都看完后可择日受访。
一等便到了5月下旬。
那天,在黃亭子张献民的工作间和楼下的串吧里,他的讲述持续了半日。
见他以前,原本以为,一个人的影评和推介,在外人看来也算是件功德之事。以张献民的段位和阅历,对种种争议与压力也足以“四两拨千斤”。没想到,见面的头一个小时如同一场漫长的“说明会”:第一届“十荐”出来,“北电教授不务正业”等争议便缠绕着他;继续做这件事的合理性在哪儿;个人话语权与作者期待之间的关系;不论他还是媒体,言说的空间有多少……他都存着疑问。
“‘十荐这事儿,就是给他们(年轻的创作者)多续一口命吧。”他说了好几遍。
当然其中的一些作者并不这么看。入围首届“十荐”的新作者郑陆心源毕业于南加大电影学院,是个蛮笃定的女孩。张献民不光看了她投递的短片《在死海里醒来》,还看了有她出演的《然后》,和《feverish》。“三部短片讲述了主角从感情的低谷经历一个高潮或爆发期再重归感情低谷,从剧作的角度,都相当完整和凝练。”
他也会关注到一些细节和伦理问题。“因为我拍的是我在美国的室友,有些镜头拍得比较私人。他会问我,对方是不是了解自己在什么处境中,是否知道可能会有更多人看到这个影像。”郑陆心源说,“我告诉他,这算是半虚构,不是观察式的纪录片。大部分时间对方都自知,场景有架构。像其中女主角使用安全套时拿着番茄酱,她的演示有错误成分,这会引来观众认为她无知的判断。但其实这里有演绎和设计。演员不是一个被利用的生命素材。他是顾忌这里头有没有伦理上的危险性。”
无论有没有“十荐”,像郑陆这样有自我意识和个人美学的作者,都将沿着自己开拓的轨迹走下去。她和其他“十荐”入选者后来在国际影展获奖,张献民为他们高兴,却不希望自己与他们之间有所谓的“强绑定”。“好像他们是因为我才怎样,未来双方‘绑在一起,绝不要这样。”
采访初稿里,曾提及他趁着去西湖纪录片大会,和郑陆心源、祝新一起吃了顿饭。张献民看完立马给我电话纠正:“那天因为日程繁忙,只匆匆忙忙聊了三四十分钟。服务员给我们倒了点水,饭是一口也没吃。郑陆心源她还是特地结束了家庭旅行后,从萧山机场过来,这件事我特别不好意思。和祝新还有过几面之缘,但私聊也几乎没有,还蛮遗憾的。”
稿子里还写到他在耿军等人从影路上的扶持,他说,“你们媒体自行处理吧,但我看着还挺肉麻的。”
他身上兼有学者、讲师、艺术家和活动家的气质。评论影像时一针见血,发言时不留情面;熟稔之后,他待人多半谦和、妥帖,在乎他人感受;曾经在创作者、评论者、产业、管理部门之间穿针引线,开启对话。也会给人留下“不知所云”、“谨慎圆融”甚或“冷淡”的印象。娄烨写道,“实际上,你过段时间慢慢地就会懂得他为什么那样去说,那样去做,他也不着急非得让你明白什么,爱懂不懂,随你便,没关系,没我什么事,这就是张献民。”
六七年前,我行我素的张献民曾去各地拜访独立电影人,他称之为“回访”。他看见,董钧的办公室堆满了学生的作品,王我的空间一直被建筑材料占据,周浩在当时供职的媒体的狭小办公室里,有台报社的PC电脑。那一趟趟的“回访”里,他从昆明去曲靖、从深圳坐大巴去东莞、坐夜车从古丈经过张家界去石首、从厦门坐大巴去宁化、坐绿皮火车离开开封等。然而那些对谈,十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多数嵌入记忆而已。过眼云烟。”
在曲靖他找到宋川,后者请他喝苞谷酒,说苞谷酒多数是假的,自己矿泉水桶里的是真的。而且他将要拍的就是真假苞谷酒的故事。然而访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着说着,希望他不要再录了;有人用饭局酒局来推辞安静和正式的交谈。有人不愿意谈自己,只愿意讲未来要拍的各个故事;还有的问别的导演是否收入比他更好。
“有朝一日,那次回访所得,会形诸文字吗?”
他没有给予确切的答复。但以他的心性,我觉得迟早会——无论是否有面世的一天。
这届“十荐”综述在影视新媒体“第一导演”出来,有读者跟帖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追问何时能看到影片。也有提意见的。综述结尾张献民提到某几部作品“灵感来自电影的影片,有时难以判断它是否模仿得比较精良,或是一个游戏”。几小时后,一位参演投递作品的女演员留言,对“模仿”一说表达了不满。
“第一导演”于是跟帖回应:从评论的角度“模仿”这个词没问题,它不是狭义的抄袭之意,就是表达滞后,而从创作的角度导演表示反对也没有问题,这关乎创作现实及尊严维护,不存在定论,这就是争议……
虽然这并非张献民本人的答复。但我猜测他的心绪大抵是:“尽管来吧。各种声音溅起,远远好过,一切都在水面之下。”
他注定要做那个扔石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