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骁辉
摘 要:本文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重点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高效性,并分别从小组实验教学、自主实验教学以及微课实验教学的角度进行解析,旨在为学生创设更为形象、自主和趣味的化学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动性,辅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规律,提升整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教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化学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忽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积极性被严重消磨。针对这种状况,高中化学教师应给与学生更为宽广的探究空间,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动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運用小组实验教学,增强教学实效性
实验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为每个学生安排具体的职务,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会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帮助,彼此心中拧成一股绳,促进合作实验教学的时效性,提升整体的实验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法授课,即让学生各司其职,又要学生密切配合,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性格,为学生安排具体的职务,比如,观察员、操作员、小组长和记录员。第二点,设置问题。教师设置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问题如下:你能够观察到钠的化学反应:“浮”“响”“融”“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三点,适时引导。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适时地针对有问题的学习小组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向性。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浮即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响和‘融说明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红说明反应物中有氢氧化钠。通过在反应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可以进一步进行证实!”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之间通力合作,提升整体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
二、使用自主实验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
化学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由站在学生身前引领,到主动站到学生身后引导,从而给与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思考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探究能力,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几种重要的非金属”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实验的方式,探究铝箔锡纸与氧化铝,在熔点方面的不同,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增强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进行授课。第一点,以境激情。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的画面:一位学生经过多次重复,仍旧不能点燃铝的氧化物。教师从生活常识中,创设认知冲突,适时地询问学生:“为什么碳可以进行再次点燃,而铝不能呢?这是为什么?可以运用实验真是真伪,并运用课本进行诠释!”第二点,设计实验。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说:“你们要认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与课本内容的是否一致!”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小陆积极地举手说:“铝箔纸在点燃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三氧化二铝。我运用点燃的铝箔纸想要引燃三氧化二铝,但是实验未成功,通过结社书本知识,我明白,三氧化二铝的熔点明显高于铝箔锡纸!”
三、巧用微课实验教学,增强教学高效性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以及教学精准性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微课,对重点内容,进行针对地讲授,从而让学生的化学更具有高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运用微课的方式授课,提升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授课,展示其中具有趣味,且有危险性的实验现象,在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度同时,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知识,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三点授课。第一点,展示现象。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水下发光实验”,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水下发光实验?你们可以从七氧化二锰的角度进行思考!”第二点,实施引动。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学习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第三点,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站的回答。他说:“七氧化二锰是一种强氧化剂,它是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产物,极易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并产生爆炸。而水下发光实验中的光,便是在发生爆炸反应。”
总而言之,在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灵活掌握不同教学法的特点,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从而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三者之间的融合,在降低学生化学学习坡度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官崇志.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2] 梁波.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