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华秋实,回顾展望,盘点自己,每每此时,回忆在勾兑,思绪在积淀,五味杂陈;打开电脑,慢慢梳理思想的脉络,编织自己的生命叙事,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吐出一丝丝的感动和感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990年20岁出头的我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学语文教师。初登讲台的我,虽然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但因缺少工作经验,总是感觉自己的教学缺乏“厚重”。如何快速地改变这样的一种现状,成了我当时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一次次听老教师的课,吸取他们的教学经验,但仍然有很多我不明白的问题。于是,我决定向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进攻,各种教育报刊、报纸、书籍都成了我的最爱,专业化书籍报刊,开启了我的教育智慧,让我的教学变得游刃有余。因为教学成绩优异,班主任工作优秀,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涛走云飞,花开花落。2009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任教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然而我的身体不适感越来越凸显,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口干舌燥,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琐屑之事也搅得我头昏脑胀……工作的力不从心,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糟糕现状的巨大反差,让我感到心理纠结、身心俱疲,我的教学生活遇到了瓶颈。曾经一度想松懈意志,平平淡淡的工作,得过且过!虽然心有不甘!可是我的教学生涯还是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0年,因为儿子要上一年级,我想陪他一起成长,于是,要求调到小学部。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教惯了中学的大孩子,当面对每天吵吵嚷嚷的一年级孩子时,我不知该用什么方法,能让几十个孩子立即安静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满嘴起泡,满脸疙瘩,喉咙嘶哑说不出话,这段生活对我来说,简直不亚于一场灾难。然而,或许是日久生情抑或是天性使然,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帮天真活泼的孩子。
2013年的夏天,我在无棣与新教育邂逅,那次学习培训点燃了我心底暗淡多年的星火,我牢记住了一个名字——朱永新。回来之后我迫不及待借来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迫不及待地上网查阅资料,迫不及待关注新教育团队的足迹。
整整一天,到凌晨三点四十分,我一口气读完了《新教育》。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真正的教育,使我振聋发聩,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教授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热爱,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内心的敬意油然而生,我对新教育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原来新教育是一种教育行动,是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渐渐地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记得朱永新教授鲜明地提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好书就是开启这方的净土和家园的金钥匙。
我决心沉潜下来,把工作以后那些被我束之高阁的大部头,重新细细品读一遍。一本好书翻开来,墨香萦绕于陋室,心态也随之淡定从容。李白、杜甫、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卢梭、鲁迅,还有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他们的著作,像阵阵春风,滋润了我的心灵,让我的心能静静地感受生命的脉动。
新教育使我将思维的触角伸向自我教育生命的更深层面,我开始对自己二十多年来亲历的教育细节进行反思。2014年新春伊始,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和生命在新教育里回回炉,重新来过!
2014年3月19日,經过一个月的策划和筹备,我汇报并邀请了学校三位校长和班级教导会及所有家长,见证了蒲公英班的开班仪式……随着开班仪式的结束,我们美丽的“巢儿”也有模有样了!教室里的革命,是静悄悄的革命。我期待给我教室里的孩子一个有梦的童年,让我的教室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完美教室,更是一个承载童年故事的人格场!在这间教室里,吹响童年的笛声,栖居春天的田野,处处都会有动人的音符。我班里有个特殊的孩子小雯(化名),是脑瘫儿,行动能力极差,语言表达口齿不清。于是,一场静悄悄的爱之旅在我们师生之间开始了,同学们和她轮流同桌,课间邀她一起聊天……现在,小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班集体,同学们也处处呵护她包容她,特别是和她做同桌最久的小琳(化名)同学经常教她写字,课间经常陪她画画,每天她都是那样的快乐!小雯爸爸屡次打电话,感动得几次哽咽。完美教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书写一曲美丽的童话!
一个完美的教室还是一个平和安静又意蕴深厚的图书馆。走进去,就能有扑鼻的书香,就会有萦绕回旋的书韵,这是一种阅读的气场,让人情不自禁地去亲近阅读,去品读文字的浪漫与睿智。教育需要一种意境和氛围,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的理想就是创设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让学生拥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童年。书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记录,我希望他们读的书,日后能变为一盏盏指路的明灯。“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研究,是我的一个市级课题,也是我和孩子们每天的常态。晨诵,用美妙的诗歌,开启孩子们生命的黎明,这是蒲公英班孩子的生活“仪式”。午读,是我和孩子们共读的时间,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秋天午后的暖阳透过窗子照进教室,映照在孩子们恬静的脸上,我们的目光追随着文字,也享受着这份静谧与美好。故事的吸引,阅读的滋养,让我们的教室不断延伸,不断生长,“小”教室变“大”了。暮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暮省中,我和孩子们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和总结,200个字的“纸微博”,雷打不动!暮省给心灵加油。我与孩子们同读共思,让晨诵、午读、暮省成为了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方式!我和我的孩子们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一路踏歌,一路花香!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罗素说:“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坦荡宽容的情爱和丰富多彩的兴趣,凭借这些情爱和兴趣,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情爱与兴趣的对象,便获得了幸福。”于是,我想到走进新教育后我的教育教学生活,此时,快乐的音符便跳跃在心头,对语文教学的流连,让我走进了生命的桃花源,真正体会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快乐。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蓦然回首,我的教学生涯已历三十载了,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我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付出了对孩子真心的爱,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常丽华教师曾说:“心平气和不抱怨,像一个农夫,静静的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农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室里开花。”只管播种,莫问收获,山高水低,各自随缘!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用诗意的痴迷静待花开。
继续向着明亮的那方……
当我要结束这篇新教育生命叙事的时候,深夜的窗外仍是秋雨绵绵,回首来路,展望未来,我告诫自己要时刻牢记习主席的话:“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继续与孩子们心手相挽走在教育的路上,书写好我的教书育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