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华
对氨基水杨酸钠是治疗结核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具有高度选择性抑菌作用,与其它结核病药物合用,不仅疗效增强,还可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减轻药物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对氨基水杨酸钠很少引起严重毒性反应,临床常见的副作用是肠道刺激症状: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引起发热的临床报道很少,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历简介
例1:患者男,50歲,因持续发热、胸闷、憋气1个月,诊断浸润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收住院。痰查结核菌(+),入院后给予异烟肼0.4克、对氨基水杨酸钠8克、卡那霉素0.75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吡嗪酰胺0.5克口服每日三次,并进行胸腔穿刺2次,共抽出胸水2700毫升。用药40天,病人体温仍呈不规则热,偶达39°C,除发热时表现为热病容外,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缓解,痰查结核菌阴性,胸腔积液减少。此时,病人因故回家一周,嘱咐其每天测体温,并口服异烟肼0.4克、吡嗪酰胺0.5克、乙胺丁醇0.75克,肌肉注射卡那霉素0.75克,病人偶然发现体温恢复正常。返院后继续原方案治疗静脉用药2天,体温达38.5°C,之后异烟肼、卡那霉素静脉滴注无发热,试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静脉滴注,体温达38.5°C。
例2:患者女,45岁,因不规则热、咳嗽、吐痰20天,入院诊断润型肺结核。治疗方案同例1,用药5天后,病人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其它症状减轻,用药第三周始,每天静脉滴注约30分钟时,病人体温上升达38°水杨酸钠,体温恢复正常。
例3:患者男,24岁,因发热、咳嗽、胸痛、阵发性腹痛、周身乏力2个月,诊断浸润型肺结核收住院。患者住院前曾用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常规剂量静脉滴注,利福平450毫克口服每晚一次,用药当天体温达39.3°C,经严密观察发现,每天静脉滴注过程中病人全腹胀满不适,上腹疼痛,液体滴完4~8小时后,体温达38~39°C,用退热剂可使体温迅速下降,可在3~4小时内自行退热。停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静脉滴注后体温恢复正常,胃肠道反应消失。10天后病人体温又达38.2°C,经查明病人自行服用对氨基水杨酸钠2克,嘱其停服,体温又恢复正常。
2 护理要点
一旦发现原因是由对氨基水杨酸钠引起,须通知医师立即停药,给予降温。
2.1 物理降温 如果体温超过39°C,可用冰袋冷敷头部或酒精擦浴。
2.2 应选择合理的降温药物 如安痛定、萘普生。萘普生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选用地塞米松作为退热剂,此药能抑制机体免疫力,而使结核病变扩散恶化,加重病情。还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排毒、利尿、散热,在降温过程中应避免病人大量出汗防止体温骤降而引起病人虚脱,因此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水电解质情况,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在用解热剂后,及时测体温,以观察药效。
2.3 做好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人们往往对其据而远之,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利用晨晚间护理,做治疗期间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对待他们要态度和蔼,体贴关心他们,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使其相信护士,他们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所需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达到药物的心理效应,促进病症早日痊愈。
2.4 绝对卧床休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之发热时病人体内新陈代谢率加快,消耗大量的热量,卧床休息是发热期间护理措施之一,同时可减少热量的消耗。
2.5 病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用84消毒液擦地,还要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尽量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发病病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6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 发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减少而影响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大量消耗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因此,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进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补充水分和分解代谢的消耗。由于发热时水分大量丢失,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通过静脉滴注补充水分。
2.7 给予必要的皮肤护理 发热病人在用退热剂后往往出汗较多,应随时揩干汗液,勤换床单、内衣,以防着凉。病危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和协助病人经常更换卧位,检查受压部位,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2.8 口腔护理 病人在发热期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导致维生素缺乏和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易引起口腔炎和黏膜溃疡、腮腺炎等并发症,护士应在晨起、饮后、睡前督促、指导病人0.9%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
2.9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发热病人抵抗力降低,应嘱其多饮水,每晚睡前洗外阴。
2.10 做好呼吸道护理 结核病人痰量较多,发热时水分丢失,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嘱病人多饮水或轻拍背部,也可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增强肺通气。
3 体会
通过对3例病人的护理,发现对氨基水杨酸钠引起发热出现时间各异,可发生在首次用药期间,也可发生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再用而引起发热。对病人体温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再度发热者应引起重视;持续发热的病人有时则不易与结核中毒症状严格区分,如例1,因偶然机会停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遂发现发热消退才悟出发热的原因。因此,应注意区别不同原因在病程不同阶段引起的发热,尤其对应用含有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方案的患者。如病人发热的病情不相符,不伴有症状加重与周围血象的变化,痰查结核性或病变已钙化吸收而呈持续或不规则发热者应首先考虑对氨基水杨酸钠引起发热的可能。
总之,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临床第一线的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