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2例,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及心肺功能。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F(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水平均较常规组高,LVEDD(左室舒张末径)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肺功能,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护理;心理护理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随症状加重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康复护理为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重要护理方式,但在对其治疗护理期间,受临床不适感、预后恐惧感等因素影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护理依从性低,因此在对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强心理护理尤为关键[2]。为此,本次研究选安阳市中医院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其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2例)、研究组(42例);常规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49~76岁,平均(64.56±3.24)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6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48~79岁,平均(65.03±4.5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7例;组间患者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血液指标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意识状态清晰;均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明显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沟通障碍者;研究期间脱出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用药指导、加强心电监测等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
常规组:①被动训练: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实施床上被动运动,包括四肢关节、肌肉远心端至近心端屈伸及按摩,10min/次,2次/d;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拍背,2h/次;②主动训练: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后实施床上关节、肌肉主动训练;协助患者端坐于椅子、床边端坐训练及双肩、颈部等医疗体操训练,训练时间为10~30min/次,并逐渐加量;实施平地步行训练,初始步行100~200m,后逐渐延长步行距离,并联合上下楼梯训练,15~30min/次,2次/d;③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腹式呼吸,保持呼吸均匀,不要憋气,以训练膈肌功能,10~15min/次,3次/d;④饮食护理:结合患者喜好向其介绍低脂、低盐、低热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少食多餐。
研究组:①加强沟通: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与其主动沟通,沟通期间保持态度温和,并给予患者充分尊重及理解,以拉近护患关系;②针对性心理护理:询问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真实感受,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包括讲解冠心病成因、负性情绪状态对冠心病影响、康复训练重要性等,以提升患者对情绪自控能力及康复训练依从性;③指导情绪舒缓方式:指导患者以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排解负性情绪;与患者家属沟通,叮嘱其增强对患者理解与情感支持,使患者提升康复信心、提升康复护理依从性;康复训练期间加强对患者鼓励及积极心理暗示,以不断提升其康复训练及饮食积极性。④邀请心理专家:对于负面情绪严重,且很难疏导患者,可以通过邀请心理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结合具体患者的个人问题、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相关的疏导,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后(出院时)情绪状态,以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表示,SDS(SAS)≥53(50)分后,分数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严重;(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后(出院后6个月)心肺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6min步行距离。
1.5统计学方法
选SPSS24.0软件行本次统计计算,情绪状态、心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Χ±s)表示,t检验,男女性别占比等计数资料以(%)表示,c2检验;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患者心肺功能
两组患者护理前LVEF、LVEDD、6min步行距离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F、6min步行距离水平均较常规组高,LVEDD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为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若未能及时控制则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3]。护理干预为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重要缓解,具有缩短其康复周期、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相关研究中发现[4],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其心肺功能、提升护理效果,但患者康复护理期间受负性情绪影响,康复护理依从性较差,难以实现理想康复效果。因此在对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期间,加强其心理护理尤为关键。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为,在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及康复护理期间,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可最大程度上抑制负性情绪的产生及发展;在针对性心理护理中,通过讲解疾病成因、情绪状态对冠心病康复影响,以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及情绪自控能力;并通过指导其情绪疏导,可提升其治疗护理信心、激发其健康生活热情,进而达到缓解其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中发现,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LVEF、6min步行距离水平均较常规组高,LVEDD水平较常规组低,考虑原因为,对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对康复护理重要性认知水平提升,使其在康复护理期间保持高度配合,可保证患者肢体功能、心肺功能快速恢复,并因其情绪状态好转,内环境稳定性高,可进一步促进其生理体征恢复、提升康复护理效果。高秀英[5]在研究中发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可提升其左心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试验水平,并可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与本次研究观点一致。由此可见,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康復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对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利于病情的好转,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功效,取得成效十分明显。
综上,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肺功能,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琴, 郑桂香, 王娣, 等. 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 2019,14(6):7-9.
[2] 韩颖, 郭松奇, 王楠,等.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9):1253-1255.
[3] 刘静, 邢杨波, 许芬娟,等. 延续性4C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7):2006-2008.
[4] 刘卿.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1):120-122.
[5] 高秀英.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