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和科技的不发达,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之下,逐渐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重灾难中,国弱民穷强烈地激发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国人艰苦而执着地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無数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国人民才见到民族独立自强的曙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激发了五四运动,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铺垫与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回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不到30年的成长与壮大来看,几乎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操作手法:有强烈的主动影响与传播新思想于社会劳苦大众的意识与行为;有十分稳定的传播队伍——每一位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战士都自觉担负着发动群众(即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开展斗争的职责;充分利用了当时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杂志、报纸、传单以及黑板、墙壁等;对社会公众充分地尊重,传播行为是在完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赢得了最广大社会公众的支持与信任。从公共关系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自觉,成为了打败国民党政府、夺取全国政权、赢得最后胜利的重要软实力。
一、五四运动前后——公共关系活动的雏形
1915年9月,一场以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政治与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掀起狂澜。新文化运动中,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钱玄同等。作为当时传播新思想的大学教授,他们热情讴歌的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无情抨击的是中国旧的制度与腐朽的文化,依据的传播平台主要是《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和各类进步刊物。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后第一次在思想文化界展开的大规模传播活动,这一活动由社会上自由知识分子形成的松散团队,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整个旧的社会思想体制发起的一次全面而激烈的攻击。运动对全社会公众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次小型的公共传播演练活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的信息传到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李大钊、陈独秀、后来的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等人,很快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目标也变得逐渐清晰,指向普通社会公众,这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一定的队伍条件和公众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成为意见领袖和舆论的引导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重要的思想流派,大量进步杂志的创办成为新思想的载体,工农大众成为传播的明确对象。这一切构成早期公共关系活动的雏形。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大革命的洪流——清晰的公共关系传播意识
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成立时制定的《党纲》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对今后工作的活动方式、针对的对象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与以往政党或农民起义队伍迥然不同的特色。在《党纲》中规定:“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领导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坚决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类似党派断绝一切联系。” 这个内容非常明确地体现出新政党的主动传播特色,即学习苏联的积极革命精神,在广大社会公众中开展共产主义宣传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时,党确定了一名宣传委员(由李达担任),以此领导全党开展宣传工作,同时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工作就是发动工人,教育国民,唤起全体国人的觉悟。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高度关注传播媒介的建设,成立前期,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均特别注意创办杂志,如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机关刊物,后又创办了《劳动界》、《共产党》月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音》;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与妇女》;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周刊》,天津的进步组织创办了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又出版了工人刊物《机器工人》、《世友画报》、《伙友》、《工人周刊》等,连旅法的共产主义小组也创办了针对工人传播的《华工周报》。这说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着不同于前辈革命者的强烈传播意识,非常积极和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来影响目标公众,并具有长期持续的意识。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非常平等的姿态与自己的目标公众,即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进行沟通,对公众从内心予以平等对待和尊重,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与信任,形成了后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高潮。
1924年国民党与年轻的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由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误差、孙中山先生过早的去世(1925年3月12日)、以及国民党右派的破坏,使中国共产党逐渐丧失了合作中的领导权,尽管前期合作成功实现,也带来了显著的公共关系效果:中国共产党党员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党部,快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帮助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推动了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在南中国的蓬勃发展等等。然而,国共两党合作在组织上的不充分性和地位的不平等性最终潜伏下了巨大的危机,导致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的惨痛失败。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多次公开发表言论表示了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和对国共合作分裂危险的漠视,对全党有效推进革命、防范危险起到了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党内一些正确的言论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或者予以忽视,或者进行压制,无法通过进步刊物和其他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批判与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行为,丧失了在这次公共关系活动中传播沟通的重要作用。
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公共关系手段的主动运用与创新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带给中国共产党人极为深刻的教训,从此中国共产党人踏上了一条艰苦曲折的自我探索之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三湾改编,建立起军队平等沟通制度;通过古田会议,建立起军队内外教育制度、内部信息沟通规则等;通过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表面看似行为礼貌规范的规定,却从根本上改善了军民关系和军队作风。由此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建立起了一支完全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红军。1934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中央红军面对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军事“围剿”,被迫从是年10月起开始了亘古未有的万里长征。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甩掉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经过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西,迅速建立起陕甘宁边区,完成了长征。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了宣言书,红军队伍成为了宣传队,长征的过程成为了播种机。长征成为了一场自觉的公共关系活动。特别是为强渡大渡河,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成功处理了与少数民族的沟通难题,使大部队顺利穿过彝民区,实现了抢渡大渡河的战争奇迹。这种高超的公共关系手段是以前的军队从来没有过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正式开启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到达陕北后,很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救亡的传播工作中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布《抗日救国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等形式,确立了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7年9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与国民党持续8年的第二次合作。在第二次的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进退自如,不受国民党政府钳制的主动性,双方的合作始终处于信息比较对等、地位相对平等的姿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公共关系自觉性方面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在持续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最清明、最具活力的地区。陕甘宁边区的中心地延安先后有13位外国记者进行过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坦荡而自如地应对各种各样记者的来访。1944年6月、7月,先后有美、英、苏等国记者组成的“中国记者西北参观团”、美军观察团来到延安,对解放区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写下大量文章、书籍或报告,把中国抗日的实际情况传播到世界各国。
四、建立新中国——公共关系工作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更加娴熟地运用主动的沟通和传播手法影响社会公众、影响世界舆论。1945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蒋介石的邀请下,毅然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中国共产党设立了新闻发言人王炳南,在重庆谈判期间主动与许多外国使节、国际友人进行主动沟通,周恩来举行了多次中外记者招待会,王炳南娴熟地发挥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毛泽东更是在重庆与各路记者、国民党元老及上层、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爱国人士等进行广泛的联络或斡旋,赢得了广大民主党派人士及其他人员的深度感慨与真心认同,也把统一战线推到了巅峰,同时毛泽东还出席了一些国家驻华使节的招待茶会,也举行茶会招待了多个援华国际组织,接见了路透社、合众社记者等,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形象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公共关系作用。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冲破国民党的高压封锁和遏制,利用《新华日报》的平台,发表了大量新闻稿,占据舆论主动权,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心迹,抨击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险恶用心,还通过接受《大公报》的采访与总编辑的宴请,影响社会媒体。重庆谈判之后,《新华日报》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激起了新一轮的舆论高潮,被柳亚子先生赞为“主席弘诗一首,抵过百万大军,大军征服敌人,弘诗赢得民心。”
1945年重庆谈判结束后不久,国民党政府组织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参加的人员只有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3)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出席會议的代表共662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和人民解放军、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以及特邀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成功,也是公共关系的成功。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普遍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使上千万亩土地分配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手里,极大地从思想上、经济上解放了农民,赢得了解放区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广大农民在获得土地后,积极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男儿踊跃参军,妇女主动支前,使解放战争完全成为了一场人民战争,国民党军队彻底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成为瓮中之鳖。这种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这样效果的公共关系,只能让蒋介石望洋兴叹,自愧弗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传播媒介的运用方面日臻成熟,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等,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还充分利用了口号、民谣等,快速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于人民的口诛笔伐之下。新华社在解放区各地建立了若干分社,到1946年4月全国已建立9个总分社,40多个分社,形成了颇具实力的新闻通讯网,新华广播电台也在1945年9月5号重新播音,并在技术上得到升级,从此清晰悦耳的电波之声跨过千山万水,进入无数人的耳中,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影响力传播开来。
五、中国共产党人公共关系自觉的基础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完全不同于前人而具有了自觉的公共关系色彩?这样的自觉性基础何在?
(一)开放的视野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人中最具世界眼光和全球观念的先进分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五四运动的浪潮中逐渐成形的,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它不同于公车上书,不同于戊戌变法,也不同于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事业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事业,他们才一开始就明确反对中国传统的封建腐朽思想,高扬“打倒孔家店”的旗帜,信奉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目光关注的始终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下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抱有开放的视野,开阔的心胸,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宏大目标,不计得失、不计前嫌,主动与国民党进行了两次合作;面对中国最广大的公众,中国共产党持续20多年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先进思想和进步理念的宣传,其中有太多的优秀分子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面对外国记者、高级记者团等新闻媒体,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掩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打开大门请他们来报道,以最大的坦诚迎接社会公众的检阅。
(二)平等的意识
鉴定公共关系的试金石是平等沟通,这是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也是现代公共关系的根本。没有平等沟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而是伪公关。公共关系说到底是一种民主理念和民主机制。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十分明确地确立了自己的人民本色,始终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中国共产党非常智慧地处理了根据地政府与当地公众的公共关系,非常智慧地处理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使之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强大软实力。这种公共关系的高度自觉与成功运用,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公共关系专家。
(三)主动的沟通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唤起最大多数人们的觉悟,实现天下共同的富裕,因而,他们的传播意识非常鲜明与强烈,对公众的尊重极为自觉,运用社会传播媒介特别主动,开展的公共关系沟通活动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直至献出生命。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全部都与主动沟通——这和公共关系的特征有关系。当然,作为在极为艰苦和险恶环境下生存和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其自觉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有其特别的色彩,不能与正常市场环境下的公共关系完全等同。历史不应被忽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彩公共关系表现应该作为公共关系在中国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史册。
(作者简介:蒋楠,中国计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