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2020-07-04 03:35吴海俊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吴海俊

【摘要】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占有重要比重。伴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混凝土结构形式也日益多样复杂,而混凝土裂缝作为该材料的一种特性,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更影响其正常使用及结构耐久性。因此,混凝土裂缝防治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建筑工程施工角度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1、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分类

1.1按照裂缝的成因划分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

结构性裂缝也称荷载裂缝,是由各种外部荷载引起的裂缝。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差、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这类裂缝是在结构的变形受到限制时引起的内应力造成的。非结构性裂缝在工程中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尤以收缩裂缝为主导。

1.2按照裂缝产生的时间划分

根据裂缝产生的时间,可分为施工期间产生的裂缝与使用期间产生的裂缝两大类。

施工期间产生的裂缝包括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施工操作不当出现的裂缝、早期冻胀作用引起的裂缝以及一些不规则裂缝。

使用期间产生的裂缝包括钢筋锈蚀膨胀产生的裂缝、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引起的裂缝、冻融循环造成的裂缝、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以及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损伤累积引起的裂缝等。

2、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

2.1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型材料,它是由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及外加剂加水拌和而成。因此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的质量及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2.2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影响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当,也会对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如: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太随意、混凝土的浇捣时间不正确、混凝土的振捣方式不合理、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不恰当等。

2.3模板及支撑体系等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稳定可靠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模板及支撑体系存在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漏浆、漏水、支撑刚度降低、支撑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进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一般来说,混凝土裂缝主要出现在梁的跨中及支座处、板的负弯矩筋、角部放射筋末端部位以及板内布置线管附近等位置。其主要原因除去设计因素、混凝土的收缩特性以及温差作用以外,与上人及上荷载时间也密切相关。如:盲目抢工导致的上人、上荷载时间过早,操作面物料堆载不合理等都是造成梁板等构件裂缝的影响因素。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3.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并严格配合比设计及计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及要求选用相应的水泥种类;不得采用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拌制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等技术参数,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如:大体积混凝土水泥宜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宜选择粒径5-25mm级配良好的碎石,细骨料应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掺合料宜选择粉煤灰,并应控制其最大限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25%)等;严禁在运输途中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对于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

3.2加强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

3.2.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具体要求核查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内容,按规定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进行逐车检查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

3.2.2钢筋绑扎与管线敷设

施工现场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其间距应符合相关要求。

预埋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应敷设在楼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施工过程中应对管线的布置位置及布置方式、间距等进行严格要求及检查,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3.2.3混凝土浇捣与养护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并应根据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出厂时间,确定混凝土浇捣时间,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捣找平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混凝土施工缝不得随意留置。在按规定留置的施工缝处,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紧密结合。混凝土楼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确保振捣质量。

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抹压。板面抹压工作结束后,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满足相关要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提前制定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及工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

3.3强化落实模板及支撑体系、严格控制上人上荷时间

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进行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严格落实。其中,后浇带作为混凝土裂缝的频发部位,应采用独立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并严格控制后浇带两侧梁板底部支撑的拆除时间。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依据规范及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板面上人及上荷载时间。楼板等操作面吊运材料时应做到少吊轻放,避免集中堆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楼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楼板造成的冲击。

建筑工程主体验收前,应对建筑物墙、柱、梁、板、梯等主要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形成记录。

结语: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在详细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基础上制定专项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以严格落实,才能切实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凯峰.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

[2]谢中山.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