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 李沁桔 王卫民
摘 要:工程造价是建筑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因此,建设工程相关人员必须拿出更好的对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有通过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和详细分析,才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接下来通过对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招标阶段不完善
在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中,一些设计单位中标后,往往根据工程总造价和建筑实际规模收取设计费,导致一些設计公司故意扩大建设工程的面积和规模,随意进行项目设计,导致实际建设项目运行不合理,不仅浪费资源和材料,而且不利于投资者的整体利益。
1.2 专业的高素质的工程造价师稀缺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仍然很少。目前,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一些工程造价工程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理论体系,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工程造价阶段,他们机械地照搬国内外的书本知识或经验,不按现状执行工程造价。一些工程造价工程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他们为满足自己受贿的私欲,在制作成本时为不法商贩提供便利渠道,造成建筑材料质量低下,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
1.3 造价管理落后, 政府干预过多
由于仍受以往定额计价方法的限制,许多工人对项目管理成本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案。虽然目前许多城市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在建设方面,地方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方式控制建材价格,提高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使建筑价格为建筑企业所接受。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关系,人们没有市场观念,政府也对项目干预过多。此外,工程造价管理仍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工程造价无法实现真实性。
1.4 监督机制缺乏健全性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还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施工期监理人员职责不清,监理效率低。比如,一些企业在施工前采购不合格的材料设备,虚报价格,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削弱了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由于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理,操作人员态度分散,不能保证工程进度,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1.5 工期结算质量差
项目建成后,在进行资金结算时,资金数额与实际情况不符。比如,施工期企业高估了一些重要材料的成本,对材料价格信息和种类缺乏了解,后期结算存在一定误差。此外,一些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在结算期内擅自变更价格信息,导致工程竣工后结算金额出现偏差,难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2 控制要点研究
在任何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考虑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实际情况,控制容易发生的具体问题。成本控制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分析成本管理的要点,才能找出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找到成本管理的核心。
2.1 推动造价管理创新研究
加强对影响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企业概算关系的控制因素的控制与创新研究,就是对施工阶段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选择过程进行控制。现在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预算控制要求也逐步提高。要加大对人员因素的管理,注意材料的成本控制,特别是一些预制材料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重大成本问题。这就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企业概算关系控制因素的控制研究,加强对施工项目的概算控制,确保工程进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成本实施计划和与成本相对应的材料计划的工作内容,将对最终确定的成本创新分配和安排计划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编制成本研究工作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成本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网络成本,特别是在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对成本设计方案进行相对合理的评价。建设项目将涉及到许多造价方案,特别是地基处理费用。我们应该优先管理它。加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确保工程造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2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和运用
搞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目前,建设项目管理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加强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研发,企业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只有及时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避免资源浪费,合理利用信息系统资源,及时更新信息系统,顺应时代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充分发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首先,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需要相关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有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发展。最后,企业应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掌握信息系统的水平。定期培训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2.3 加强造价管理工作体系
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混乱,对建设工程各部门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要解决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的作用。首先,要求建设项目相关人员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新的项目成本管理理念,从而提高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其次,我国政府部门应从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分散或减少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干预,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目的操作。最后,我国工程造价法律法规存在一些漏洞,应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如果发现违法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严厉处理,对违法人员或将要违法的人员给予警告,维护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秩序。
2.4 对工程进行规范管理工作, 创建工程造价市场
现在,由于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越来越完善,这项与成本管理有关的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但是,在监督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在大型建筑施工中,政府应让造价管理部门全面控制造价,将所有的造价工作交给资源市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市场体系。
有形市场形成后,由于工程结算审查要由市场来完成,政府的监管应该扩大。发现违法企业,政府要依法予以制裁,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监理工作更加公平。此外,利用已建立的有形市场,可以为项目成本创造优质环境,也可以防止涉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前期应重视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培训,实行招投标制度。其次,完善项目设计方具体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落实建设项目成本的具体方案。相关专业人员要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分析研究工程造价的具体内容,学习国内外专业技术和造价方法。最后,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项目造价工程师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合合同的具体规定,与其他项目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工程结算。本文发现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使施工企业获得相应的效益,防止不法分子和队伍对工程造价进行虚假报价,促进建筑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8):188~189.
[2] 杨华.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6).
[3] 常峰.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