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摘 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土建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土建设计中加强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方面的设计,对提升建筑水平是有积极作用的,人们需要了解在现阶段的土建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对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造成影响,另外也是借助土建设计的完善,提升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当下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土建设计需要满足基本功能情况下,不断加强结构安全以及耐久性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设计;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分析
1 引言
本文研究土建设计中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能,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明确目前在土建设计当中,影响其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具体因素,意识到提高土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提升土建设计中的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能提供必要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帮助。
2 重要性
随着当前土建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样也越来越高,为了促使土建工程项目能够在后续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必须要切实围绕着土建工程项目结构进行重点把关,促使其土建结构能够具备理想的可靠性。基于土建结构的有效处理,设计工作的落实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基本环节,做好土建结构的设计工作需要关注于土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综合提升其整体设计水平,尤其是要保障土建工程项目结构具备较强安全性和耐久性能,能够在后续长期应用中提供最佳支持。
3 土建设计中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能的常见问题
3.1 存在诸多结构裂缝
在当下的土建设计中,很多的工程会存在开裂的情况,结构裂缝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土建工程的使用时限延长,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都是会有所降低。比如在某个工程中,因为工作人员本身非常依赖施工经验,并未对工程的情况展开详细考察,也没有严格参照技术要求,套用其他工程的土石颗粒级配以及水灰比,这样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导致了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另外是在土建设计的实际开展中,若是设计人员所選择的承载力系数不合理,就会导致结构真正受到的承载负荷。要超过本身的极限,那么就会让结构裂缝进一步增加。
3.2 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也是会对结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当下的土建工程数量以及规模迅速提升,为了让施工的进度更好地控制,很多的工程采用的是分包模式。在分包模式中。经过层层转包,很多的企业本身技术能力不强。也给工程留下一些安全隐患,在采购以及检验材料的环节,一些工作人员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但是没有质量保证的材料。或者是在材料的检验中,仅仅只是对材料规格属性进行简单检查,并未详细对材料的各类指标展开检查,导致在土建工程中,材料本身耐久性是比较缺乏的,不利于提升结构安全性。
3.3 缺少后续维护
将土建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定期对工程展开检查以及维护,否则就会对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造成影响。因为土建结构经过长期使用,混凝土结构受到雨水等因素的侵蚀和影响,或者是结构内的钢筋老化和生锈。这些都是会给结构造成一定安全隐患。若是缺少对后续的检测以及维护,及时对工程中一些质量以及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即便是当前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后续长期使用,也会让工程出现开裂甚至坍塌的情况,对工程的使用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4 土建设计中提高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能的措施
4.1 正确处理各种荷载
为了有效提高土建设计中结构安全及耐久性,首先需要对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荷载进行有效处理。为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立足工程实际,在全面搜集整理各项与土建设计有关的资料信息与重要数据的基础上,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确定合理的安全系数。例如在某土建变电站工程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利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设备,准确了解场地内各项岩土层工程指标,包括黄土状粉土与粉土的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等。如经检测,该工程粉土的天然含水率为22.3%,天然孔隙比为0.907,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其次,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所获得的各项参数信息合理配置受力钢筋骨架,确定可有效延长土建设计结构中结构安全及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等。如在上述工程中,测得20mm与120mm的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混凝土板恒载分别为0.4kN/m2与3kN/m2,将住宅楼面活载设定为2kN/m2的基础上,通过根据具体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将限裂钢筋安设在指定位置,并科学设置后浇带与变形缝,由此大大增强了土建结构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助于提升结构整体耐久性能。
4.2 严控施工材料质量
在土建设计中,要求全体人员必须主动树立起较高的安全质量意识,其各项施工操作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规范进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对工程现有各项材料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充分利用下,从正规厂家处按需购买质量有保障的施工材料设备。而对于所有进场的水泥等施工材料,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对照材料清单,对其材料属性、规格、数量等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抽样与逐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精准检验,并将得到的检验结果与规定标准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进场材料的真实质量水平。避免土建设计因施工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其结构安全及耐久性。
4.3 确保材料耐久性
对于土建工程结构耐久性的有效保障需要首先从材料入手进行优化,确保其相关材料能够具备理想的耐久性效果,这种材料方面的耐久性主要就是为了充分提升其应用性能,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威胁。比如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应用,首先应该做好水灰比方面的控制,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自身质量基础条件,然后做好详细检测,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以及密度进行检测和修正,保障其能够适合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需求,并且综合提升其整体施工规范性效果,将可能形成的各类威胁降到最低。当然,具体到设计环节中,其应该针对具体混凝土材料类型以及数量予以明确,促使其能够体现较强的指导性。
4.4 做好抗震设计
在土建结构设计安全性的保障处理中,切实做好抗震设计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基本条件,这种抗震设计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做到整体保障,避免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受损。这种抗震设计工作的落实难度同样也比较大,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比较多,比如从外界相关关联因素上来看,其需要重点围绕着抗震等级进行明确,了解该地区对于抗震性能的基本要求,如此也就能够设定较为合理的抗震效果,采取较为恰当的抗震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落实。结合这种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往往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各个土建结构基本构成单元进行详细分析,在一些节点的处理上更是需要进行重点研究,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合理性,避免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干扰和威胁,如此也就能够最终提升其整体结构抗震效果。当然,对于整体土建结构的延性进行详细分析,促使其延性能够得到较好表现,同样有助于提升整体土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终较好提升其整体应用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建设计中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保障而言,其重要性是极为突出的,为了保障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可以得到较好体现,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基本设计手段和方式进行把关,确保相应土建结构能够在后续长期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路晓琳.食品加工企业园林绿地设计研究——书评《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实例图解:土建及水景工程》[J].肉类研究,2019(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