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年玥
【摘要】我国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才,教育部于 2001 年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志着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体系而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发展了近20年的历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伴随核心素养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应当回应时代的新要求。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发布,标志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新契机的出现,因此如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走深走实,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继续向前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博物馆教育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252-02
一、引言
1997年,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核心胜任力(Key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成为其他各国与组织政策制定的借鉴来源(罗生全,冯露佳,2017)。之后各国纷纷在此基础上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更加趋向于倡导课程关注儿童经验,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也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设计凸显了整合性、创新性、多元性,同时也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国家教育部门在 2001 年提出了“綜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志着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体系而出现。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发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新契机。
然而新课程的改革是伴随着对传统课程观的阵阵讨伐声而加以推行的,或许这种讨伐声已经在习惯了传统学校文化模式的中小学中造成了一丝丝不安、焦虑和茫然(张华,仲建维,200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失真”的现象,如“零实施”、“假实施”;活动课程学科化、简单化;教学方式、活动方法和评价措施不细化等问题。因此如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走深走实,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继续向前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二、基于博物馆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拥有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价值要求资源场域的开放性和生活性,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学习属性存在较高的适切性(王乐,刘春香,2014)。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开启了馆校合作活动,利用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将博物馆资源充分开发,例如:建立研学基地,通过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让学走进博物馆;或是开发校本课程,将“博物馆搬进学校”,走近博物馆;有些中小学更是建立自己的校园、班级博物馆。如何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如何设计博物馆课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新路径,是推动博物馆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的重要一环。
1.课程目标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回应了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色。通过 “走出去”,主动探索社会“第二课堂”,彰显育人价值。就课程的教育目标而言,博物馆课程凸显体验性、研究性,特色性,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就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有利于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建构多样化、综合化、完善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课程内容设计
博物馆课程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就必须考虑课程的适切性。博物馆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考虑两大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博物馆的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就博物馆自身特色而言,应从多维度对自身进行具体的定位,充分挖掘自身与所在城市环境、特定历史文化、受众群体特征、对外交流背景之间的联系,精准定位、突出亮点,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朱琰,马雯钰,2018)。就学生特点而言,要遵循目标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心理发展、思维成长、能力培养三大方面统筹考虑,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课程价值。
3.教学实施环节设计
想要保证博物馆教育的顺利实施,则必须充分考虑到“前——中——后”三大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实施设计。在参观前,教师以及博物馆人员必须做好先期的准备。教师首先要全方位了解博物馆的特色,之后进行对应整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寻找对应的博物馆进行整合。这样博物馆课程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既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又能使博物馆课程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有效参观的目的。
参观中,根据目前有关博物馆教育的研究,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参观+任务单”、“引导+体验”、“探究+发现”。采用小组活动形式,通过集体观赏、分析讨论、深度了解、建立互动体验课堂,从理论理解、实物触摸再到亲手体验全感官了解。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形成互帮互助、群策群力的学习氛围;在参观中形成主动探索、自主研究的学习习惯;在互动中,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观后,教师要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反馈分享。评价方式应该分为笔试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笔试成绩仅占50%,其余50%由成果展示法、过程性评价以及其他开放性评价等方式构成。通过这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化,其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博物馆教育之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一)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博物馆课程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界限,从课堂到户外,打破了学生的空间限制;从课本知识到亲身实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中小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地理位置,与当地博物馆建立联系自主研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博物馆校本课程,极大地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体现了该课程的两大特性,一是课程的融合特性,二是课程的活动特性。博物馆课程与打破了课堂的界限,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等一系列的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展,其教学模式与原来的传统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其本身就赋予了学生参与的自主地位,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博物馆所珍藏的文物,不仅代表历史岁月的痕迹,更为重要的是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个人价值观逐步形成与完善的阶段,学生们在学习中认识文化、了解文化、感受文化,更加有利于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结语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人才的关键一步,核心素养的落地最终还是体现在学校具体的实施层面上。探索博物馆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新路径,既创新了课程教学形式,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回应了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朱琰,马雯钰.国内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8(05):99-102.
作者简介:
杨洋(1994年5月18日-),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2017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哲学。
年玥(1996年1月9日-),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201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