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彬
摘 要:本文综合论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从技术策划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与构件加工图设计方面,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体流程,并简要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核心工序,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要求;主体流程;核心工序
1 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也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损害,并且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此,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满足实用性与环保性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为构建节约型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简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1)质量要求。建筑设计品质直接决定了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落实效果,换言之,只有不断提高生产质量,才能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
(2)进度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简化施工流程,缩短工期。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结构构件都是预先定制与批量化生产的,而且可以直接在现场拼装,形成完整而稳固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施工工期。
(3)成本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更具時效性,具体体现在压缩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方面,可以有效缩减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
3 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体流程
(1)技术策划阶段的主体内容。在技术策划阶段,设计方要全面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定位、建设目标和施工环境,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提升预制构件的标准化水平。同时,促进设计方与建设方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预先设定的技术路线,并将其作为后续设计的参考依据。
(2)方案设计阶段的主体内容。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将技术策划作为参考依据,制定完整的立面和平面设计方案。首先,完成立面设计方案,全面考虑构件生产加工表现出的可能性,结合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开展多元化、个性化设计;而平面设计方案,则需在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原则,优化预制构件设计,满足建筑标准化设计要求。
(3)初步设计阶段的主体内容。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注重加强协同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综合考量各类专业技术的应用要点。严格遵照规章条例与标准规范,设定建筑底部现浇加强区的参数指标。同时,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保证设备管线敷设质量。此外,客观评估建筑经济性指标,全面分析成本影响因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4)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体内容。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人员要依据初步设计阶段制定的技术措施,不断完善施工图。生产企业需根据预制构件设计参数,优化技术设备配置,保证整体生产质量。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预埋方案。再者,进一步明确建筑连接点位置设计的注意事项,如防火设计、防水设计及隔音设计等。
(5)构件加工图设计阶段的主体内容。预制构件加工企业应当与设计方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注重加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在必要情况下,可提供预制构件的规格控制图。且工作人员不仅要预埋预留临时性固定装置的安装孔位,还需充分考虑生产运输与现场安装所需的吊钩孔位,从而满足各个环节的基本需求。
4 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关键工序
(1)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对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总体概述,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内容。从预制构件与建筑设计空间的关系层面来说,建筑设计空间必须满足最大规格预制构件的存放需求,尽可能的减少吊装的次数,争取一次性完整起落任务。加强起重机设备与吊装设备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当然,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不单纯要考虑机械设备运转状态的安全性,还需考虑其它物件的安全稳固性。针对预制的辅助构件,必须有序放置,注重建筑设计地面的平整性与稳定性;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现场清理,维护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正式施工前,集中召开会议,对施工进度进行概述,无论是当日的施工进度,还是未来一周或半个月的施工进度,都需有相应的工程转达,促进后续施工的有序运转;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阻碍交通,同时,避免在非工作时间开展施工作业,以防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激化矛盾。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2)平面设计。在制定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时,设计师应当遵循模块化、协调性原则。在平面设计过程中,结合工程项目类型,调整模块种类与规格,保证内部预制构件与装饰元件的多样化与标准化。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压缩工程造价。在空间布局设计时,设计人员需优先对建筑大空间进行布局,且调整承重墙与管道等位置,确保空间布局满足功能性与审美性需求。
(3)立面设计。第一,拆分设计。在预制建筑立面设计中,采取水平分割设计模式,合理分割重要结构。但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拆分制作难度较大的构件;第二,拆分预制外墙。在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结构与剪力墙部分结构拆分墙板。为加强预制构件运输的便捷性,可以拆分建筑结构中的任何一道预制墙,并且与其它墙体结构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标注墙体结构的编号,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第三,应用标准构件。如今,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并逐步转向工业化发展进程,非标构件被拓展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标准构件设计日趋精细化与美观化,能够充分满足实用性与审美性需求;第四,应用非标构件。梁、柱与楼板等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结构元件。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可以选用部分非标构件。此类小规格非标构件可以实现批量化定制生产,满足业主方的个性化需求。
(4)预制构件设计。预制构件设计应遵循模块化与标准化原则,确保构件符合标准要求,且适当减少构件类型,压缩工程成本。在结构组件设计时,注意组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在预制外墙设计时,施工人员需保证其良好的隔热性与保温性。在选择内墙材料时,针对非承重墙结构,尽可能选择安装便利、隔音效果好且拆卸灵活的隔墙板。再者,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功能空间,优选主体结构与承重墙连接方式,进而优化墙体功能特性,增强抗震能力。除此之外,注重潮湿环境的设计。潮湿环境主要指厨房、盥洗室、干湿分离间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防水性能,保证空调、淋浴与构件的紧密连接。在选择楼盖时,优选叠合楼板。若楼层平面设计较为复杂,或者开放性空间较大,则应进行现浇楼盖施工,确保板与墙、板与板间的完整性。再者,将空调外机架与预制阳台联合设计,满足实用性需求。
(5)构件结构连接点设计。在混凝土剪力墙设计过程中,构件节点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首先,要确保预制外墙板较弱位置的构造节点以及材料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其美化建筑的作用。其次,对于接缝设计来说,设计人员应当结合施工环境与工程概况,优化防水性能,凸显节能优势。针对外墙板的垂直接缝,可采用防水结构与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整体处理效果。在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防水处理过程中,注重防水材料的物理性能满足变形要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各个重点部位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强化整体设计效果。通过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最终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祖鑫.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
[2] 张燕.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