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
【摘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构建生成式教学课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生成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就需要理解生成式教学的内涵,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之中。本文立足生成式教学的内涵,分析了运用生成式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指出要设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以及教师发挥作用,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式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50-02
生成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性和生成性,也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产生具体的学习成果,比如图形、表格、图像等等。这些成果的产生,需要有学生的学习参与作为支撑,要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用心领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运用生成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课堂参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基于生成式教学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方案指导,要想有效实施生成式教学,那么就需要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切入,设计合理的生成式教学方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先确定目标。在生成式教学的模式下,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感悟,然后用具体的成果来表达自己的学习认知。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就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过程体验,二是成果产出。其次,合理设计教学流程。生成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更多,因此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给学生营造充足的学习空间,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和教师共同探讨,这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方法。
二、切实引导学生参与产出成果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加强引导,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实现学生学习参与。首先,角色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角色表演是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让学生带入课文角色表演课文情境,这不仅实现了学生参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代入蔺相如、廉颇等不同的角色,对课文故事展开表演。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表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自己扮演的任务,可以通过图像绘画、语言文字描述蔺相如或是廉颇等人物的形象,这样就实现了成果产出。其次,思维导图。这是一种思维逻辑图,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利用这一工具,对课文的脉络情节进行梳理,构建起课文思维导图,这样也就得到了具体的学习成果。
三、教师发挥作用实现多方联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生成式教学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并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还需要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观点新理念,对教学活动予以即时创新,让可以富有变化,从而向一个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比如对于上文提到的《负荆请罪》课文的教学,可能会有学生当堂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廉颇没有向蔺相如请罪,反而更加憎恨蔺相如,那最后会怎么样呢?通过这样的新观点,教师便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拓展。不仅如此,还需要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的多向关系,实现多方联动,通过三方的交流对话,推动知识的生成。具体来讲,可以基于课文文本,构建起课堂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课文文本进行表演还原。在表演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就形成了交互,同时产出了课堂表演活动这一具体的成果,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评价学生成果优化语文教学
对于学生产出的学习成果,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要切实依据学生产出的具体成果,结合学生的学力水平,实现差异化评价。比如让学生针对一篇课文进行思维导图构建,低水平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可能并不好,但可能已经是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水平,对此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不应该批评学生。同时,也要悉心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改进,逐步提高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评价的完整性,也就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出发,将对应的知识点囊括进来,不能仅仅是评价学习成果的产出,更要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让教学评价得到不断的完善优化,确保语文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教师评价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
结束语
生成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實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且产出具体的学习成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这种方法灵活运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在模式上实现创新发展,以确保教学活动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陆小勇.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与“有效生成”的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136.
[2]丁彬.智慧学习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J].新校园:阅读版, 2017(1X):123.
[3]谷翠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5):172.